现在银票的初级货币属性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主要得益于四海商行庞大的市场占有率。
四海商行名下的产业已经涵盖了目前市场上的所有方面,与之交易的工商业户更是数不胜数,由于大宗商品交易时,巨额银两及不方便携带,本身也不安全,所以四海票号趁势退出的银票,在经过许多商户几次验证后,已经在大明境内被众多商户所认可。
因为四海商行的背景已经人尽皆知,所以银票的信誉就有了最高层次的保障,基于此一点,未来两到三年内,银票全面占据大明境内市场上大额交易份额毫无问题,剩下的就是采取适当的策略,让周边国家地区也能接受这种纸币的价值和使用,并形成习惯。
至于能否向全世界推行,那就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决定了,首要的一点就是,大明必须具备强悍的武力,官军要有足以碾压天下任何军队的实力,再辅以其他手段,才能在长时间后让欧洲各国接受这种新货币。
银币的出现其实对平民和农户的伤害微乎其微,普通家庭日常所用基本是以铜钱为主,只有少数家境殷实的储备有一些银两,银币最主要的受害者就是那些豪门大户,但别说他们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就算知道了真相,可在大势面前,他们也无力反抗。
这种种劫富的手段,最后都会被朱由检用作济贫。
等到市面上流通的银两日趋减少后,朝廷就会行文天下,强制使用银币结算,逼迫大户们用储存的银锭兑换银币。
其实掠夺财富并不是朱由检的最终目的,有些理由可能看起来冠冕堂皇,很虚假的样子,比如民富国强之类的,但实际上也许就是提出这些目标之人的初心。
将社会财富以合理合法的手段集中起来,然后以其他形式再次分配,并且再分配的原则是向弱势群体进行大力倾斜,这才是庙堂之上者手中权利的真正意义。
在朱由检的心目中,一个文明社会的特征之一,不是对强权的崇尚和敬畏,而是对弱者的关爱和宽容,是人性的光辉成为整个社会中自然的普遍存在,是道德高尚者的乐园、卑鄙龌龊者的坟墓。
而文明社会的构建,是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的,现在他要做的是,尽可能为大明积累更多的财富,搭建各种优秀制度的基础,以便后来者施政时更有余力去发扬光大。
养济院制度便是朱由检的计划之一,也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具体形式。
自崇祯十年重建养济院的旨意下达后,随着各地官府财政情况的日益变好,所有县的养济院都陆续恢复并投入使用,据各地锦衣卫反馈的信息来看,至少在府州县城中,已经见不到乞丐的身影。
这几年随着户部下拨专项银钱的增多,虽说各地并没有做到应收尽收,但养济院中鳏寡孤独废疾者人数却是直线上升,这充分说明了大明大多数官员的良心并没失去,圣贤书还是没有白读的。
那些贫病无依者是弱势群体中最惨的一个群体,可以说是时刻挣扎在死亡线上,收拢他们,并给他们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一口热汤、一顿饱饭、一句问候、一句关心,让许多濒死之人,在离开人世间时感受到些许的温度,让他们的心里能多少得到一丝安慰,这样的话,朝廷赚来的银钱也算没有浪费。
朱由检心中时刻记得对群臣说过的那一席话:使天下黎庶永不再受饥寒冻绥之苦,使天下人有冤屈能得伸,使有才能者能得扬,使富庶者不骄奢,使贫穷者能糊口,使天下苍生皆能安居乐业!
这个梦想是他毕生追逐的目标,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幕实现,为此,他将不惜一切手段,敢于阻挠破坏者,就让他**彻底消失。
现在新成立的铸币局共有七台机器,每天可以铸造各种价值的银币达七千两左右,算下来一年可以铸造两百五十万两左右的银币,如果根据大明现在官方和民间的财富拥有量,银币的铸造速度可以说是偏慢的,户部尚书已经提出了增加铸币机的数量,加快银币铸造流通的意见,但朱由检并没有采纳。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总要给世人留出适当的适应期,像货币制度改革这样的大事,牵扯到千千万万个家庭,没必要急于求成。
这人就是不知足啊。
按照这个速度,现在单单是铸币给太仓带来的利润就能达到近六十万两之多,这可相当于原先大明每年的盐税总额了,要是搁在八年前,每年能多出六十万两银子的收入,当时的户部尚书侯恂睡觉都能乐醒。
现在户部太有钱了,户部上下眼界都高的很,已经到了百八十万两银子都不放在眼里的地步。
士绅一体纳粮新政的实施,加上各种新旧行业的诞生和发展,使得太仓岁入猛增到一千万二百万两左右的数额,并且每年还在持续增长着,由于新旧产业规模不断在扩大之中,所以每年的增长率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
而內帑收入也是迭创新高,因为银子太多的缘故,朱由检特意拨出一百万两银子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然后将这一百万两银子入股四海商行,以每年的分红作为基金会的支出。
慈善基金会日常由宗正府宗正、驸马巩永固管理,朱由检对这位驸马都尉的品德是极为信任的。
巩永固在四海商行中的股份,每年可以为他带来十万两以上的收入,加之他并非喜奢侈之人,府中风气也非常之正,所以不管是勋贵还是文官们,都对这位皇帝眼中的红人较为敬重,深受朱由检影响的巩永固,也时常散财扶危救困,是管理基金会最合适的人选。
按照朱由检的旨意,基金会财富更多的向妇幼倾斜,让更多缺少男劳力的家庭受益,基金会雇请的书办、杂役平日里的主要工作便是,收集京畿地区上述家庭资料,在核查无误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基金的发放额度。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