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郑芝凤奉旨南下,与葡萄人进行国事商谈并顺道回泉州省亲后没多久,在秋末冬初的阵阵寒意中,朱由检在阁臣孙传庭、卢象升、陈奇瑜、杨嗣昌,以及兵部堂官、五军都督府各都督的陪同下,驾临了天津卫码头。
这是穿越过来后,朱由检第一次离开京师,为此他特意下旨:出行一切从简,沿途不设行宫,地方官员无须至界区迎送。
尽管朱由检不愿意兴师动众,但他毕竟身为万乘之尊,在讲究礼仪的大明,很多事是有一定之规的。
在接获皇帝准备出行的旨意后,内阁及礼部、兵部、锦衣卫、勇卫营等相关有司便提前开始了准备工作,虽说从简,但还是足足准备了七天的时间,直到一切安排妥当后,朱由检乘坐着御用超大型豪华四轮马车从正阳门出宫而去。
大明皇帝出宫的仪仗是极其华丽壮观的,如果按照此前的规矩,兵部车驾司准备的卤簿就十分的繁杂,随员护从更需动用近两千人,这还不算内外围的护卫以及随驾臣子的数量。
卤簿在汉代已经出现,蔡邕《独断》中记述:“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汉应劭《汉官仪》解释:“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故曰卤簿。”
卤簿的“卤”在古代是“橹”的通假字,意思是“大盾”。卤簿的“簿”就是册簿的意思,就是把“车驾次第”和保卫人员即装备的规模、数量、等级形成文字的典籍。
卤簿的意义和作用有五个:一是保障帝王及随员的安全,二是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三是规范礼仪的等级,四是显示国家的综合实力,五是显示对自然神和祖先的虔诚。
卤簿旗幡仪仗是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的重要手段,可说是五彩缤纷,绚烂至极,包括华盖、扇、幢、幡、纛、旗、旌、黄麾、金钺、星、卧瓜、立瓜、吾仗、御仗等等在内,能让所见者无不为之目眩神迷。
不过说实话,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可是花费不小,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记载,但朱由检大体估算一下,少说也要十几二十万两的样子,语气花在排场面子上,不如用这些银钱救助更多的穷困之家来的实际。
不管是前世真正的崇祯帝,还是现在的朱由检来说,都是不喜奢侈的性子,所以,他传下口谕,兵部车驾司准备卤簿从简,锦衣卫出一千人负责内卫,勇卫营三千人负责外围安保即可。
就这种状况下,这次出行也得花费不少,这让本来想悄没声地出去一趟的朱由检也是感到无奈。
因为内阁诸臣对于他这种便装出行的习惯表示了坚决反对。
以大明现在日渐强盛的国力,皇帝巡视地方必须要有一定的仪式感,从简是从简,但该准备的必须准备,至于黄土垫道、清水洒街之类的倒是无关紧要。
随着水泥产量的提升,京师到天津卫的官道已经全部改为水泥铺设,宽敞平整的路况,乘坐感是非常舒适的,三百多里的路程,四轮马车跑的也是轻松惬意,加之沿途都已清道,所以朱由检一行在三天之后便抵达了天津卫,第四天,朱由检等人来到了天津卫码头。
朱由检这次是为大明北海舰队新建成的主力战舰而来的。
在荷兰方面的大力协助下,经过金州船厂一千余名工匠学徒三年多的紧张施工,大明北海舰队有三艘主力战舰建成并下水,随后北海舰队提督刘国能上禀兵部,经过朱由检同意后,刘国能亲率北海舰队主力战舰进抵天津卫码头,接受朱由检及朝臣的检阅。
经过戒严和清理后,原先繁忙的天津卫码头各种商船全都在外海停泊等候,宽大无比的码头边,三艘巨舰依次停靠在主码头边,粗大的缆绳系在码头的铸铁桩上,船身随着海水的波浪轻微起伏着。
“北海舰队提督刘国能参见圣上!
启禀圣上,臣奉命率北海舰队来到天津卫,现均已靠泊,还请圣上登舰巡视!”
一身黑甲的刘国能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过顶低头大声禀道,舰队所有将官士卒尽皆列队船舷一侧,面向码头上的朱由检等人行注目礼。
“免礼起身!诸卿陪朕登舰一观!”
朱由检神情庄重的吩咐一声,刘国能拱手起身,然后侧身退到一旁,朱由检举步踏上了两侧有护栏的船板,开始向巍峨高大的战舰登攀,孙传庭等人依次落后一步跟了上去。
朱由检登上的就是北海舰队的旗舰,也是一艘融合了这个时代各种先进技术装备的一级战列舰,总造价达到了三十五万两银子。
这艘战舰为双层甲板,下层甲板长度达到了近十六丈,约等于后世近五十米长,宽度为四丈左右,约合十二米,最大吃水深度为一丈五左右,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四千料左右,也就是一千两百吨。
此舰的武备系统包括十二门三十六磅(一磅约合一斤)火炮,布置于下层甲板后部、十六门二十四磅火炮,布置于下层甲板中前部、1十四门十八磅火炮,布置于上层甲板中后部、十二门十二磅火炮布置于上层甲板前部、二十六门六磅火炮布置于艏艉楼露天甲板的炮座上。
此舰的上下两层甲板采用连贯式炮甲板设计,露天甲板虽然拥有较长的艏艉楼,但并不连贯在一起,所以战舰仍看上去像是三层,其实仍旧是属于两层甲板战舰。
值得一提的是下层甲板的十二门三十六磅的重型火炮,这一磅数也几乎是这个时代火炮弹丸的上限,将作局的工匠足足耗费了半年时间,才将这十二门巨炮铸造成功。
朱由检等人一边沿着甲板及上下层到处参观,一边听着工部将作局相关官员介绍着有关该舰的详细资料,各人心头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据将作局官员称,帮着设计和建造的荷兰造船专家,在这艘巨舰建成下水之后,不由自主地感叹:也就是大明帝国才有实力建造这样的战舰,三十五万两银子的造价,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几个国家财政能负担的起的。
据那些荷兰人讲,这艘战舰是世界上火力最凶猛的舰船,无论是荷兰还是英国、西班牙等几个海军强国,都没有任何一艘战舰能与之抗衡,只要有几艘吨位小一些的舰船辅助和护卫,只要船员熟悉了各种操作,大明北海舰队的实力足可以横行与各大洋之上。
荷兰人之所以心甘情愿掏出技术家底,来帮助大明打造这种最先进的战舰,唯一的原因就是想获得大明的援助。
因为英国政府便开始出台各种法令,限制和打击荷兰商船在全球的贸易行为,两国之间已经争吵了几年,根据现在的形势判断,英荷之间的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
由于荷兰遍布各大洋的商船抢走了英法西等国的很多生意,所以荷兰在欧洲没有盟友支持,一旦与强大的英国海军开战,胜负难以预料,要是有一个强大的盟友支持,胜利地天平会明显的向荷兰倾斜。
在亲自给这三艘战舰命名之后,朱由检一行返回昆仑京师。
“昆仑号”、“补天号”、“裂天号”离开码头,南下后再转向马尼拉挺进。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