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阁制订驱虎吞狼策略几天后,靖海侯府上的大管家郑七带着数名随从赶往天津卫码头,他将会从天津卫乘坐郑家的商船前往倭国平户藩,去拜访郑芝龙的故旧翁昱皇,说动翁昱皇极其家主松潘氏,联络其他对德川幕府不满的大名,以恢复天皇权利的名义与幕府进行武力对抗,郑家将会走私大明军械对其予以资助。
身怀利刃,杀心自启。
对德川幕府不服的大名大有人在,但因实力不济的原因,只能忍气吞声,如果有强大的外力予以资助,很多人的野心就会滋生蔓延,这个狭小的岛国重回战国时代的概率将会非常大。
在同意了内阁的对倭策略后,朱由检便不再关注此事了。
不管成与不成,这件事都不会很快就有结果。
如果内阁的第一套策略失败,平户藩不愿挑头与幕府对抗,郑家的人就会施行第二套方案:散布风声、伪造证据,让德川幕府对平户藩起疑,然后在其中施展一些小手段,使双方的误会加深,这样的话,幕府中的强势人物就会要求对平户藩进行武力压迫,以求杀一儆百。
在明知实力不济的情况下,郑家的军械援助说不定就会成为平户藩的必需品,如果这种情况被幕府“无意中”侦知,那双方不动手都不可能了。
朱由检相信辅臣们的能力和手段,尤其是陈奇瑜和杨嗣昌,都是善于谋划和制造内讧的宗师级人物,这事又不是对自家人下手,所以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尽情施展发挥。
在后宫当着周后的面,朱由检对朱慈烺最近的表现提出了表扬,夸赞他沉稳细致,对朝堂事物了解的较为详尽,以后多加磨练、增添阅历后,自己会很放心把江山交给他。
朱由检的这番态度让周后欣喜不已,也让朱慈烺心里小小得意了一把,不过随后朱由检也温言提醒他,切勿骄傲自满,只有经常反省和总结,才不至于因为取得一点成绩而膨胀。
朱由检告诫朱慈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狂妄自大,否则将会遗患无穷。
在朱由检的计划中,朱慈烺大婚之后将继续留在京师听政观政,等到有了子嗣,朱慈烺将会隐匿身份,去往基层担任知县,以便对地方官平时如何执政有一个直观上的认知,对黎庶的需求和困境有清楚的了解,在任期结束后方可回到京师这个权利中心。
虽然刚刚经历了四年的游学生涯,期间也与各色人等打过交道,见识到无数未曾想到的人和事,但朱由检认为,游学就像后世的跟团旅游,走的地方不少,但都属于走马观花的性质,与静下心来,在某一个地方待上足够的时间,这中间的差别还是十分巨大的。
在看到阔别四年归来的长子,从内到外都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后,周后对朱由检培养太子的后续计划没有了任何意见。
长在深宫里的太子犹如温室里的幼苗,没经受过暴风骤雨的摧残和洗礼,难以长成参天大树,朱慈烺目前的言行举止,与一直待在京师的永王、定王比起来,的确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身上已经隐隐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范和气度,如果再去磨砺一番,相信他会变得更加优秀和出色。
更令周后感到由衷喜悦的是,朱由检父子无论宫内宫外相处时,从来都是一副父慈子孝的样子,而且这种状态并不是其中一人刻意伪装出来的,作为最了解和熟悉这对父子的周后,从很多细节处便能感受的到。
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底下,朱由检从来没有呵斥教训过太子,遇到太子做错事的时候,朱由检总是耐心地帮他分析总结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让朱慈烺明白自己错在何处,然后再教导他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此类问题,正是在朱由检这种耐心教导下,朱慈烺才得以养成现在这种宽厚沉稳却又不是睿智的性格。
朱慈烺的一举一动同样受到了朝野各方的关注,但因事涉皇位,所以没有人敢公开置评,朝臣们都知道皇帝和太子父子亲厚就是了。
永王和定王现在也已经就读与理工学院,他们的封藩之地到现在为止朱由检也没决定好,不过,他初步考虑,把永王和定王,以及将来成人皇子的封地都封到南涯行省去。
而大明国内藩王的封地将来会进一步削减,甚至可以采取异地置换的方式,将国内这些藩王陆续迁到海外去。
这件事他打算在退休时给办了。
藩王们肯定不会同意,华夏自古讲究故土难离,但是为了不给后代留下后患,到时候朱由检会采取强行迁离的办法。
不能再让宗藩占有如此多资源了,想占的话也可以,海外有的是地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想留在故土,那没问题,王府田地就按五千亩赐封,究竟如何取舍,自己看着办好了。
皇子的问题就这样吧,剩下的就是公主了。
被封为大长公主的朱媺娖已经年满十八岁了,虽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顽皮跳脱,但却养成了泼辣直率的性格。
十八岁的年纪,在大明早就该嫁做人妇了,但朱由检却不顾周后天天念叨,一直坚持着让朱媺娖年满二十周岁才能嫁人的观念,而朱媺娖也是一副对嫁人之事没啥兴趣的样子,整日宫里宫外忙忙活活的。
自崇祯十九年起,朱媺娖又有了新兴趣。
为了增加农户的收入,朱由检下旨,四海牧业在京师四城分别建设了大型的奶牛场,每座奶牛场里都蓄养着两百到四百头不等的奶牛,每个奶牛场雇请的农户基本都是家境不算好的,奶牛场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份不错的收入,足以让他们过上温饱的生活。
在偶然一次外出游玩到过奶牛场之后,朱媺娖便对这种新奇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宫之后当即找到朱由检,连撒娇带绝食,软硬兼施之下,最后终于拿到了北城奶牛场的管理权。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