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苦“短”,此短还是彼短,各位自己细品就好。
在大婚后的第二天早上辰时,朱慈烺夫妇分别穿戴朝服和命服,依次到懿安皇后、朱由检、周后面前行礼问安,太子三跪九叩,太子妃三跪三叩,从今日起,王芝兰便正式成为了天家的一员。
随后,关于这场盛世大典上的一些趣事,也成为了京城百姓之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这些趣事都是发生在海外藩属国观礼嘉宾的身上。
比如某位参加宴会的朝官,亲眼看到酒酣耳热之际,某藩属国的嘉宾偷偷将桌上的盘子装进怀里的啦,某观礼嘉宾因为见世面少,误将侍女端来的饭后漱口水当做饮用水一口喝干的啦,某国王子看中一位侍女,想娶为正妻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被朝官们当做趣闻讲给了家人,没过几天,这些事就传的满城皆知,百姓们在谈笑的同时,都对自己身为大明人而倍感骄傲。
要知道这些藩属国嘉宾可都是本国的上层人物,在本国里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没想到竟然连大明的一个七品芝麻官的见识都不如。
蛮夷之地就是出蛮夷啊,这天下,唯有我皇明之人才配称华夏,看来大明教化天下的职责还是任重道远啊。
京城的百姓哪里知道,这些前来观礼诸如真腊、暹罗、占城、渤泥等等小国的王子,或者是高官贵族,在初临北京时,小小地心灵便被大大的震撼了一把。
在他们本国的国土上,何时见过北京这种宏大洁净的大城?何时见过如此精美绝伦的建筑?何时吃过品种如此繁多的美食?何时目睹过如此多相貌气质身材都属完美的妇人(宫女)?
大明京城的一切人和物,都让这群藩属国贵宾既感惊奇又觉自卑,原本在本国时,他们都自以为自己平时所享用的物质已经是天下最好的了,但是今天才知道,用井底之蛙来形容自己,可以说分毫不差。
等到应邀进了紫禁城后,这群嘉宾直接傻掉了,心里的自卑感瞬间渗透到了血管骨髓之中。
原来大明天子居住的地方,堪比他们本国的一座大城,相比之下,自己日常所居,简直就跟猪圈一样,及脏又小。
当有人好奇而小心翼翼地问道:大明天皇陛下所住的皇宫到底有多大时,鸿胪寺官员眼底的轻蔑感一闪而逝,随即轻描淡写的告诉这群土包子,这只是前殿,圣上所居在后宫,你们看到的这些,只是皇宫的一个角落而已。
在经历了一连串的震惊之后,这些嘉宾们都变得麻木了,但他们的内心深处正在重新定位自己国家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儿子辈降为孙子辈。
太子大婚仪式结束后的几天里,藩属国的嘉宾们在鸿胪寺官吏的陪同下,开始在京城进行参观和购物等活动,用大明银币购买大明的商品,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观光项目里增加了理工学院。
自从大明内阁下昂藩属国发出了“邀请”后,各国国主先后将自己的子嗣送到了大明理工学院人文分院学习,方以智把这些人分别与大明举子安置在一起,在叮嘱举子们与他们友好相处的同时,也恳请那些名士大儒好好教导他们,这次既是故乡有人前来,那自然要去看望一下,顺便给本国的留学生留下生活费。
来大明学习的费用可不低。
这些留学生除却每人每年缴纳两百银币的学费外,另外还要支付被服、食宿费、文房四宝费、课本费、辅导费、外出观光费等费用,杂七杂八加起来,每年总计需要五百银币左右,这还不算休沐时外出餐饮娱乐的花销。
好在前来留学的都是各国顶尖家族出身,不差钱的主,就算其本人在家族排不上名号,但是这点银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内阁辅臣们心里都清楚,这次各国打发来学习的所谓王室子弟,大部分都是在本国不受重视的那种,但这又如何呢?
在内阁制订的计划中,只要这些人真心热爱和仰慕大明的文化,对大明忠心,那等他们学成回国后,大明会动用一切力量扶持他们上台掌权。
这个策略会一直执行下去,要让藩属国从上至下,对华夏文明有彻底的认同才行。阁臣们认为,顶层决策者是最重要的,既然皇帝想要建设华夏文明圈,那各国的决策层必须要对大明朝廷的号令并行不悖,否则便应该被淘汰掉。
与朱由检心目中各国睦邻友好、平等对待的理念不同的是,在内阁辅臣们,包括绝大多数重臣心目中,这些藩属国与大明行省没啥区别,那些个国主不过就是一省巡抚而已。
不听话?换就是了,还怕没人愿意干?
这几年大明从藩属国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而这些利益既有助于改善民生,稳定大明局面,同时又让自己和家人从中受益匪浅,这种非常显著的收益,也使得朝臣们对增加藩属国数量变得更加热切。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对从大明百姓身上吸血感兴趣了。
因为大明太有钱了。
随着银币的大范围流通,仅仅是回收银两铸成银币的利润,太仓每年就可获利四百万两左右,而吕宋铜矿的开采更是另外一大财源。
四海商行以廉价雇佣当地人开矿,然后将作局设在吕宋的分局再将矿石熔化后铸成精美的铜钱,再用这些铜钱购买各藩属国的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大明百姓会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这些海外粮食,再用这些粮食喂养猪牛羊鸡鸭鹅,等到家禽家畜长大后拿到市面上销售赚取高额利润,这整个环节算下来,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大明百姓自产的粮食除了口粮外,以每石三钱银币的价格售卖给四海酒业,而采购的海外粮食价格却只有一钱银币一石,这一来一去,无形之中每石就赚了两钱,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大明百姓想亏钱都难。
其实有心人早就想明白了,朝廷这种策略,其实就是把原本该大明百姓负担的,转到了别人身上而已。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