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外人才大量引进,所需住宅及配套建筑越来越多,皇家理工学院面积也随之一扩再扩,朱由检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大学城模式,里面综合服务设施都要建设齐全,以为人才及其家眷提供更必要的生活服务,使之成为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王国。
朱由检特意下旨,在理工学院成立一个专家服务社,雇请近一百人专门为这些人才服务,好让他们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当中。
只有专注才会成功。
衣食无忧,不用为家庭琐事操心,日常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有人帮助解决,资金问也无须担心,有充足的保障,这些引进的人才只要专心搞研究就可以,在这种环境下,不出成果都难。
蒸汽机就是例子。
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在经历过数不清的失败后,蒸汽机的研发终于有了进展,但由于缺乏橡胶作为密封材料,所以这台庞然大物还无法投入到实用之中,后续细节上的改进还在一步步进行当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走出第一步,那其他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慢慢改进。
在重奖了参与蒸汽机研制的所有人员后,朱由检又自內帑中拿出五十万银币,专门用于蒸汽机极其附属配件的研制,并放出话去,一旦有人能够在蒸汽机实用效果上取得进展,将不吝以侯爵之位酬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朱由检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自己的悬赏就能得到兑现。
无论蒸汽机还是其他重大科技成果,都属于时间的玫瑰,他对此充满信心。
崇祯二十二年九月,一连串好坏掺杂的消息接连传来。
好消息是,太子妃有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有八个月,朱由检就要升级为爷爷了。
没想到四十岁就能当爷爷了,朱由检在欣喜之余,也难免有些荒诞的感觉。
若是没有这场穿越,自己的孩子也就十几岁吧。
这个好消息在京城传开没过多久,浙江巡抚衙门、湖州知府衙门联袂上奏:致仕归家的前首辅温体仁病重。
朱由检闻讯后心情顿时变得糟糕异常,他立即下旨,让吴有性挑选医术高超的御医由锦衣校尉护送,即刻动身赶赴湖州府南浔县辑里村,为温体仁诊治病情,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救治。
当天下午,太医院御医方维信、李少华随身携带珍贵药材,在十名锦衣校尉的护送下,自通州码头乘坐官船连夜赶赴浙江。
湖州府南浔县辑里村中心位置温家大宅里,府内穿梭往来的婢女仆从都是神情端肃,彼此之间说话也都是刻意压低声音,生怕不小心引来主人的责罚。
自家老爷已经病倒十数日了,大少爷遍请湖州府内名医,到处寻药问诊,但诸多上门诊治的郎中在诊脉后也是拿不出对症之药。
眼见得躺倒在病榻上的老父亲气色越来越差,温俨在内心悲痛之余,原先温文尔雅的性格也变得急躁易怒起来,但凡看着谁做事不够顺眼,这位温家大公子便会疾言厉色加以斥责。
就在数天前的时候,一名仆从不小心将一个茶盏打碎,刚巧被温俨撞见,原本对待家里仆从十分宽和的他却是勃然大怒,当即下令管家用藤鞭抽了这名仆从十鞭,这在从前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福利的下人们在私下议论时,对此都表达了理解之意,府中不管是老爷还是大少爷,乃至各位奶奶,平时对待下人并无苛虐之处,每月的月薪也都是足额按时开支,大家伙儿对主人们也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现在眼看年近耄耋之年的老爷突染重疾,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府里从上到下,谁的心里也不好受,大少爷是至孝之人,在这种情形下发点脾气实属正常,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个眼力价儿,那就自认倒霉好了。
温府第三进内宅主房里,一股浓郁的药味飘散在室内每一个角落,雕花镂空紫檀大床上,温体仁仍旧昏睡不醒,看着自家丈夫原本消瘦的面庞现在更是皮包骨一般,坐在床边的胡氏和孙氏都是垂泪不已。
“莫要再哭了,老夫一时半会还不要紧!
去把俨儿喊来,老夫有些话要讲!”
就在胡氏和孙氏二人低头抹泪时,躺在床榻上的温体仁缓缓睁开双眼,浑浊的眼神看着妻妾悲伤的表情,声音虚弱的开口道。
“老爷你醒了?!天可怜见!
快去将参汤给老爷端来!”
“还有桂花莲子羹,妾身去一并拿来!”
胡氏、孙氏看到昏睡两日的老爷再次有了生气,喜不自禁之下也是乱了方寸,根本没顾得上自家老爷吩咐之事,胡氏招呼着两个婢女过来,将温体仁上身慢慢扶起,然后把一个柔软舒适的靠枕垫在他的背后,以便等来了参汤后容易喂服,孙氏抹了把眼泪后更是直接起身急匆匆去了前面的灶间,亲自给自家老爷端羹汤去了。
在胡氏的服侍下,温体仁服用小半碗参汤,精神头旺了不少,面上的气色也好了许多,随后又将一小碗桂花莲子羹喝下去,说话时底气充足起来。
早就闻声赶来的温俨垂手立在一旁,多日来糟糕的心情瞬间变好。
老爹病卧在床十余日,病情日渐沉重,从开始时还能勉力说上几句话,直到后来终日昏睡,中间醒来后服用汤药后,很快便再次因精力不济而陷入沉睡之中,像今日这般看上去精神头不错的情景还是头一回。
“夫人,你二人且去歇息,老夫有些话要与俨儿交代一下。”
吃完喝吧歇息片刻后,温体仁目视妻妾温声吩咐了一声,胡氏、孙氏虽说担忧丈夫的身体,但她们心里也清楚,自家老爷怕是没多少时日了,必须趁着神智清醒之时,把温家的大事交待一番。
片刻之后,胡氏、孙氏带着婢女仆妇离开主屋,屋里就只剩下了温体仁父子二人。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