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卫系统与文官集团有着天然的敌对属性和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是根本无法调和的。
文官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傲气,自认为饱读诗书的他们,从心里便看不起这些没甚文化的将官校尉,自己的升迁也指望不上对方,而且这些家伙还是来监视自己的,所以绝大多数文官根本不屑与厂卫打交道。
厂卫系统的想法和文官们差不多。
在他们眼中,这些大头巾仗着自己读过几本破书,就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的,说话的语气里就带着让人不舒服的蔑视,这不就是标准的欠收拾吗?
这天下是皇爷家的,可不是你们这帮酸腐文人的,老子虽说没读过几本书,可老子们却是皇爷自家人,晓得只要天家安稳,我等就能世世代代跟着穿衣吃饭,老子们的俸禄,一家人的吃穿嚼用都是皇爷赏下的,你们这帮玩意算老几?老子吃你家还是喝你家的了?
爷爷们只要把皇爷一家伺候好了,只要立了功,到时皇爷一句话,老子青云直上,小旗到千户也不是没有可能,崇祯八年至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多少原本籍籍无名的校尉,要么因为踏实肯干立下功勋,要么豁出性命挣了功劳,最后还不都是从最底层拔擢到副千户、千户这样的高位?
咋地?这事你能给爷爷办成不?办不成你还给爷甩脸子呢?信不信爷爷大耳刮子抽你!
找刺挠不是?
正是在双方这种互相敌视的心态下,大明开国两百多年以来,吏治最清明的时代到来了。
这一切都有赖于厂卫对文官的全面监督,而这种监督也在无意间,推动着两个系统不断的完成自我升级和改造,这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结果却是他喜闻乐见的。
按照新朝规,在地方主官以及提刑按察使司审理案件时,驻地御史和锦衣卫必须派员旁听并记录,以防徇私枉法事件的发生。
在这种新机制下,审案者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前程,不得不打起精神熟读各种刑律,以免将来出现冤案时遭到清算和追责,这就使得大明地方主官以及提刑按察使司相关官员对律法的运用变得精确无比。
与此同时,随着参与旁听次数的增加,御史和很多将官校尉耳濡目染之下,被动的吸收了诸多律法知识,潜移默化之下,不自觉的成为了半个行家。
在旁听时,一旦有判案者用错某条律法,这些旁听监督者便会当场指出其错误,久而久之,大明冤假错案率有了极大的下降,大理寺发回地方重审案件一年也没有几件,从前发生在司法上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消弭于无形之中。
获悉情况后,朱由检也是欣慰不已。
权利只有在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才会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到促进的作用,要不然就是反作用。
这种极为有效的监督机制必须要保持下去,皇家不能失去对天下的控制力。
与士大夫共天下,这个也没问题,但是,你们文官拍拍自己的良心,这之前,你们是与皇帝共天下吗?
你们那是独掌天下才对!
你们凭借庞大的人数和力量,把历朝历代的帝王蒙蔽在皇宫里,然后你们为所欲为,你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一步步压缩皇权,最后把皇帝变成傀儡,或者是耳聋眼瞎的小丑。
朱由检的一系列策略,其实最终目的就是夺回属于皇帝的权利,厂卫就是最强有力的工具。
温体仁担任首辅时,对皇帝重启厂卫的做法从来未发一言,这也就是朝官攻击他媚上的原因。
作为内阁首辅,你不是劝着皇帝不要再用厂卫,反而对这种大事一言不发,听任皇帝放出一群疯狗,这个首辅之位你配吗?
皇帝不是对官员不放心吗?那可以重用督察院御史言官啊,那些可都是国之干城啊!
温体仁心里清楚,自己早就被文臣同僚孤立,堂堂大明首辅,与之交往的不过是寥寥数人,并且都非位高权重之辈,就算他放下身段想与他人交好,人家也不会与他同心同德,既然如此,那我干嘛还要去反对皇帝?
媚上就媚上吧,你们想媚上还没机会呢!
在孙传庭接任首辅之后,由于他并没有如前世般被厂卫逮治下狱过,所以总体上对厂卫并无太多直观的了解,也就是说,几无好感,也无恶感,再加上现在厂卫势头已成,所以在这件事上,他和卢象升并没有明确表态,其他阁臣也基本上如此。
只有吃过锦衣卫大亏的陈奇瑜曾经数次上本,劝谏皇帝削减厂卫权利,勿使其将来失去控制,从而出现成祖时纪纲之类的恶贼,引发不可测之祸端。
朱由检对这位能臣的上奏也是一笑置之,只是得空的时候温言安抚了几句,并暗示陈奇瑜,到了阁老这个层次,除非犯下十恶不赦之罪,否则不会动用厂卫来进行惩治,那样做的话,会让内阁权威尽丧,皇帝自会给朝廷保留体面的。
随着俸禄、分红以及各种福利的大幅增长,官员们的贪墨徇私之事也是大为减少,这几年已经很少有听闻厂卫又把某某臣子逮入诏狱的消息了,所以关于厂卫的相关话题也渐渐无人提起。
这并不代表厂卫的威慑力和权利在慢慢萎缩,这是因为在朱由检的授意下,锦衣卫下县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基层官吏的监督和处置,以及对社会治安的维护上,所以这才让文臣们觉着压力越来越小。
在锦衣校尉的眼里,不管你是尚书堂官,还是巡抚知府,只要皇帝一声令下,那你就跟街面上的贼子是一个身份,说拿就拿,说打就打,更别提底下那群不入流的小芝麻官了。
分驻各地的锦衣卫本来就是鼻孔朝天走路的心态,从京师下到地方后,甭管你是豪门大户还是士绅豪强,在锦衣卫眼中真就是土鸡瓦狗一般,你没犯事他们还想着找个机会敲一下子呢,更别提你犯了事了。
于是,进过锦衣卫数年无差别的打击和杀伤,地方豪强以及衙门里的恶吏不是被抄家就是被发配,大明吏治终于逐渐恢复了清明之态。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