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公所言极是!
圣上以千古一帝之姿,开创我皇明盛世,此尚可用能者自能诠释,但长公主殿下以一女子之身,却现菩萨之为,其行举实为千百年来从未有者!我等身为臣下,除却敬服,再无他说!
种种吉兆,显是我皇明当兴也!此为我辈此生之幸也!”
朱舜水面上容光焕发,整个人也仿佛突然变得年轻起来。
吴伟业的慨叹引发了他内心极强的认同感,这位向以务实踏实著称的大贤,也不由得为朱媺娖的一系列创举而拍案叫绝。
朱舜水与吴伟业等诸多文人名士思想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圣贤所述大同世界有着无限的向往,但对于到底怎么去实现它却是从未找到最佳方法。
而从钱穆所带回来的这些有关圣源乳业的种种描述,却让身处迷雾中的他们眼前豁然开朗:这才是大同世界该有的样子啊!
并且这种模式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们想象中那种男耕女织、祥和安定的传统样式,而是开创出一种突破他们想象空间的崭新局面。
如果照此模板于大明全境推广开来,那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应该能够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华夏文明的诞生,如此美好的前景怎么不让人感到欢欣鼓舞呢?
“钱采编,你乃此次采编亲历者,以你之见闻,殿下这套良法可否于大明全面推行?”
一番感慨之后,朱、吴二人激动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朱舜水目视钱穆笑着开口问道。
“回主编所问,在下以为,此法虽良,但亦不急于在各地全面推行。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因大明江南江北情况并不相同,无论朝廷何等良策出台,均要考虑各地之境况,最好勿要以强令推之。”
与两位情绪激昂的主编不同的是,月余来始终在圣源乳业亲历亲见亲闻的钱穆始终保持这冷静,并没有打算借着鼓吹圣源乳业模式一事使自己扬名的想法,而是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回答了朱舜水的问题。
在将见闻编写成稿时,世居江南的钱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圣源乳业的模式,在长时间思考过后,他已经断定,这种模式在江北可以大力推行,但在江南怕是会受到冷遇,就算强推的话,效果也不见得多好。
由于刚从战乱饥荒中走出来不久,江北各行省辖区内的黎庶大部分虽已温饱无忧,但各地手工业发展却尚处在初级阶段,可以说朝廷想怎么样做都比较容易,只要肯舍得投下银钱,圣源乳业这种集体经济模式稍加改动便可以畅行无阻,因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江南地区就不一样了。
个体工坊多如牛毛,宗族大户遍布,官府要是想投资创办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的集体产业,规模很难扩大。
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一个管理的问题,要是制度不够完善,管理者不够严谨,这种官办企业很可能会因为生产成本太高而丧失竞争力,甚至最后因亏本而倒闭。
圣源乳业各项产业之所以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上至李大牛这样的管理层,下至割草喂牛的女娃娃,所有人,包括其家庭,都怀着一颗对朱媺娖感恩的心,在干活的时候都是认真细致,把场子当做自己家里的产业,不会因为各种无所谓的态度而浪费原材料,从而导致成本大幅上升。
在听完钱穆详细解释后,朱舜水和吴伟业面上都是略显失望之色,随即二人便陷入思索之中,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楚屿兄,小弟思想半天终是无果,看来吾这份才气并不在施政上,所以,小弟还是安心于报社便好!
时辰已至午时了,我看咱们还是先用饭,顺便给咱们的钱大采编接风洗尘,解决之道饭后再议可好?
若是我等实在想不出良策,那便将稿件整理一番送入宫中,由圣上及朝堂执政去考量,楚屿兄意下如何?”
半晌之后吴伟业揉了揉太阳穴后笑道,朱舜水也从万千思绪中解脱出来,笑着调侃了吴伟业几句,随后三人各自整理一番后,一边说笑一边走出报社公署,去往了附近的潘悦酒楼。
片刻之后来到酒楼,门口迎客的店小二自是识得朱、吴二人,在热情的迎上前去打过招呼后,转身头前引路上了二楼,将几人让进报社专用的雅间,吴伟业熟门熟路的点了几个下酒菜和一壶老酒,趁着小二上菜的当儿,几人之间的话题也转向了与消费有关的话题上。
在崇祯二十年朝廷颁布的律令里有一条,那便是各级官府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额的公使钱,也就是招待费,专供主官们使用,以便于支付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费用,皇明报社有一百银币的份额,用于公务接待以及编辑下乡采风时的各项支出。
别小看这一百银币,在物价异常稳定的大明,五枚银币便可以整治一桌上好的席面,这一百银币足够报社招待所用了。
公使钱自古有之,在前宋时,因为商业大繁荣的缘故,再加上两宋官家倡导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口号,所以各级官员都从朝廷处获取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太祖创立皇明后,有感于官吏对百姓的苛虐和盘剥,便在对待朝廷官员的待遇上提出了极为严苛的限制,别说公使钱,就连给官员的俸禄也是历朝最低的,这也是导致大明面临倾覆时,大多数官员无动于衷的原因之一。
现在既然是财政状况大好,为了更好的刺激经济发展,朱由检便下令恢复了这一传统。
整个大明朝廷,包括最基层的县一级,以及试点地区的乡镇公所,在恢复招待费后,每年总共有五十万银币,这笔公款要是全部花出去,可以使更多百姓从中受益。
肉烂在锅里,财富需要创造,更需要流动,尤其是在四海银行各项业务蒸蒸日上之际,货币的加速流动带来的是工商业更快速的繁荣。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