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经过二十天昼夜不间断航行,北海舰队抵达日本长崎港近海,幸运的是因为东海海域已过风暴期,舰队一路航行途中并没有遇到巨浪滔天的险状。
在抵达目的地附近之后,李定国当即安排人手乘坐快船驶入港口,通过一直停泊在此的靖海侯府船上的留守人员,与留驻长崎的靖海侯府大管家郑七取得了联系,并随后将其带到了朱慈烺所在的旗舰“青州”号上。
作为奉命执行分化日本内部势力、挑起日本内乱的主要实施者,一年来,郑七数次奔波往来于大明与九州岛之间,在监督大明援助军械物资安全的同时,还利用他在平户藩的人脉,广泛搜集有关日本方方面面的情报信息,并将之及时反馈回京师,以供朝堂大佬们进行判断。
倒幕联盟处于瓦解态势的消息就是郑七安排人手传回大明的。
在得知平户藩突发内讧、田川昱皇等人遇害、几路外样大名纷纷领军回返后,郑七便迅速判断出,这次倒幕行动前景已经十分暗淡,朝廷此前的策略面临失败的风险,于是他立即将消息送回国内,以免因为信息传递迟缓而误了大事。
基于郑七务实严谨的作风和态度,以及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朱慈烺特意出面接见了他,并命随身太监赵信宣读了朝廷给他的嘉奖。
初授郑七为从五品奉训大夫,勋阶为协正庶尹,长子入理工学院读书。
这种嘉奖虽并非实授,但至少表明了朝廷的态度:有功必赏、不论出身。
郑七与郑芝龙是没出五福的近亲,自十几岁便跟着郑芝龙,替他打理各种俗事杂务,可以称得上是郑芝龙的左膀右臂,能力不可谓不强,但由于种种复杂难明的原因,郑七一直没有脱离郑家,
内阁建议朱由检给出的升赏,目的就是继续分化瓦解郑芝龙的势力,让他的主要帮手们纷纷自立门户,最后看准时机挑起郑家内讧,彻底化解郑家在海上的影响力。
朝堂重臣里,有相当一部分人瞧不上海盗出身的郑芝龙,更有一部分人觊觎郑家富可敌国的家产,总想着找寻错处打倒郑家,然后瓜分其丰厚的家产和海上渠道,要不是朱由检一直压制着,这位离开自己安身立命的老家、跑到北京求平安的靖海侯早就被吃抹干净了。
对于朝堂上某些人对郑家的企图,朱由检自是心知肚明,这一切都是因为利益。
在海军实力大涨的前提下,郑家已经失去了原先独霸海上的地位,朝廷对其依赖越来越小,而这时候郑家继续垄断与日本、朝鲜的海贸,据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削弱郑家是朱由检乐见其成之事,但仅限于此,妄想彻底清算郑家,这是朱由检绝不允许的。
郑家毕竟在他最难的时候出手相助过,为他挽回危局做出过不可或缺的贡献,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种事他可做不出来。
郑家垄断东亚海贸航线这种事根本无所谓。
谨小慎微的郑芝龙早就下令,郑家所有船队不再悬挂郑家认旗,也不再向其他商船征收保护费,郑家船队出入都要向海关足额缴税。
人家一切都按照律法行事,已经是大明守法公民了,你还想怎样?
只要照章纳税,你管他是不是垄断?
贸易就是竞争,你们有本事能把大明的商品卖到这两个地方去就行,至于抱怨说人家只认郑家的货品,那和朝廷有啥关系?
难道要朝廷下令郑家让出市场?
这不是胡扯吗?
朝廷是给你家开的呀?
你想咋就咋?
这次朝廷给郑七授勋衔这手玩得漂亮。
日本这事大功告成之后,郑七回到靖海侯府,郑芝龙也不敢再用他了。
奉训大夫可是朝廷从五品经制官员,要是还在侯府当管事,你郑芝龙这是想闹哪样?
还有无朝廷规矩?
只要郑七自立门户,不管以前两人是多么密切的关系,这一下子就会生出嫌隙来,郑七的人脉关系也会被他带走,郑芝龙的势力就会进一步被削减。
先是郑芝凤从郑家独立出来,现在混得风生水起,接下来是郑七,中间还穿插着南海舰队一些依附郑家的边缘人物被拔擢到北海舰队,这一步步下来,原本的巨无霸已只剩下个骨架了。
郑七万万没想到,竟然能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见到尊贵的大明太子,并且自己还能获得如此大的惊喜,在感激涕零的磕头谢恩后,郑七便将当前的局势做了简述。
现在的形势对联军已经非常不利。
上个月雨季九州岛的雨季已经结束,经过两个月充分修整的幕府大军,在道路状况恢复之后,兵分三路开始向西南方向步步推进。
幕府军的策略就是分兵攻击参与倒幕的外样大名自己的领地,让倒幕联军无法聚集起来与之相抗,这种各个击破的做法很快便取得了成效。
藤堂藩首先遭到幕府军围攻,在苦苦支撑数日后,只有一千两百名武士的藤堂氏最终不敌一万幕府军的进攻,家主藤堂雅虎阵亡,家人或是潜逃,或是被俘后惨遭杀害,到手还没捂热乎的田地财物丁口,眨眼间便成了别人的战利品,武士们战损过半后,剩余的大部分选择了投降。
紧接着,实力稍强的山内藩也被两万幕府大军攻到眼前,山内曲也率领一千八百名武士,以及刚刚整训不久的一千名幕府军战俘,坚守本藩十天后也被攻破阵地,山内曲也带着两个儿子和部分家产,在两百名亲信武士的拼死护卫下向南逃窜,但几天后还是被幕府军骑兵找到踪迹后俘杀。
松浦氏家主松浦余人在得知幕府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后,在明知无法抵抗的情况下,干脆带着家人财产,以及手下一千五百名武士直接一路南逃,并在十几天后找到了正在宫岭县赤木镇整修的联军主力。
没等池田辉政等人商议好对策,幕府军主力三万人已经气势汹汹逼到十里之外,双方与第二天发生激战,士气低落的联军再次败北。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