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终身大事总算是有了着落,朱由检也算了结了一桩心事,接下来他就可以把全部精力用在对大明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上了。
以朱由检深植与脑海的思维和认知,前世德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是他最希望在大明搭建的。
以高科技制造业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基础,用做工精良的产业垄断全球市场的部分领域,然后再将获取的高额利润持续不断投入到民生工程中,从而使大明绝大部分平民百姓受益。
教育和医疗是社会福利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者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全民免费才是根本,这一点他已经与太子沟通过数次,并且将之写入皇明祖训中。
为了给后世打好基础,引进人才与培养本土人才,将会成为大明国策,内阁重臣们普遍都非常认同此项,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阁臣是施政者,他们执政观念一旦形成定式,那在选择承继者时自然会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朱由检并不介意重臣们挑选接班人的举动,虽然他们选择的大部分是世家子弟。
只要是能力出众、德才兼备的臣下,出身富贵或贫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班人会一直将优良的政策执行下去,不至出现于人亡政息这种糟糕局面。
重大政策的延续性是国力强盛之基础,朝令夕改往往让国家变得一团糟。
以大明现在的体制,只要个人能力卓越,想要在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并不困难。
科举已不再是唯一选拔人才的制度,没有了身份的束缚和制约,就算是一个县衙里的普通吏员,一旦表现出远超众人的眼光和能力,那他将来的前程也会一片光明。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无数验证。
温侃、郑芝凤、宋应星、孙克敌、李建业等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这几人都不是进士出身,但现在却一样身居高位,这其中,温侃与孙克敌是公认的政治新星,被认为是前途无量之人。
温侃从内阁中书舍人这种不起眼的位置,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现在做到正四品的襄阳知府,并且宫里有风声传出,只要不出差错,再过两年,湖北巡抚一职是板上钉钉的事。
朝堂中人都清楚,温侃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靠的就是真抓实干,以耀眼的政绩换来的,他那个已去世的首辅老爹,在儿子的升迁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今天的荣耀,基本是靠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争取来的。
当然了,这也与他有个前首辅父亲在背后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这种先天优势是祖上阴德换来的,谁也说不出别的来。
要是有人不服,那你可以翻开各种稗官野史看看,那可是历代文人专门搜集小道消息的第一手资料。
大明历代首辅重臣无数,家中子弟更是数不过来,可最后有几个成器的?
现任岳州知州的孙克敌与温侃的升迁路径极其相似,也是以在任上实干加巧干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政绩,从县丞到知县,再到现在正六品的知州,不到三旬的年纪便有如此高的品级,可以说将来的前景绝不亚于温侃。
这两位引人注目的政坛新星也就罢了,让知情人最为感慨的却是原本籍籍无名的李建业,这位出身一般的中年人能有今天的职级,其经历的确是相当不易。
现任青州府淄州知州的李建业本来只是青州府衙门里的工房书吏,其身份也只是一名生员,在府衙中打熬多年,一直碍于身份所限无法出头。
崇祯十五年时,青州府按照朝廷要求,于淄州淄河上游位置开建水库,但由于当地州衙缺乏懂水利土方的专门人才,工部派遣下来主持这项工程的主事突患重疾无法继续指挥,整个工地瞬间陷入瘫痪状态,这可让青州府几位主官记得着急上火,但暂时却也是无计可施。
上万名青壮召集起来可是费时费力,整个工程也已打好基础,可这时候主事的没了。
当时时值秋季,正是北方雨水稀少的时节,从那时到来年开春,四五个月时间都是农闲时节,最利于水利工程施工和建设,可要是没有专业人士指挥,这些劳力哪懂得如何修建明渠水闸啊?那可是真正的技术活。
府衙虽然立即派人火速赶往京师求援,请求工部安排专家前来指导,可这一来一去,加上中间的流程,至少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而到济南巡抚衙门要人也不比到京师省下多少时间,何况巡抚衙门工房吏目也都派往各县主持工程去了。
朝廷大兴水利的政策已在大明全面推广开来,各项工程展开的同时,也导致水利人才出现了紧缺的状况。
算来算去,工期极有可能大大地延迟下去,这可是朝廷关注的工程,也是青州主官们的政绩之一,现在中途夭折算哪门子事?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李建业找到了青州知府宋政远,毛遂自荐,愿意去工地担当主事一职。
李建业的自荐让青州府主官们在恍然之后随即笑逐颜开。
他们知道,自己虽说犯了灯下黑的老毛病,但以李建业的能力,去主持水库续建毫无问题。
别看这个李建业只是不入流的吏目,但人家可是水利世家出身,祖上数代就有治理水患的历史,家中藏有不少各种水利方面的书籍。
青州府钓鱼台水库就是时任府衙工房书吏的李建业的父亲主持修建的,当时十八岁的李建业也以生员的身份跟随在旁,全程参与了工程的施工,直到屡试不中、其父离职之时,不得不子承父业进了府衙工房。
虽说钓鱼台水库库容量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水库的所有设施相当完备,以李家数代传承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再有工部主事留下的图纸,李建业去淄河水库临时主持工程进展的确是目前的最佳人选。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