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所谓的地缘政治以及信仰这两方面来讲,诸如奥地利、法国、普鲁士、沙俄,甚至孤悬海外的英国等欧洲强国肯定不会坐视不同宗教的奥斯曼帝国坐大,如果他们对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作壁上观,默许奥斯曼吞并两牙,那后果将会非常可怕。
横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帝国本就身躯庞大,要是再把欧洲西部一角收入囊中,那它的实力会进一步增强,野心会再也抑制不住,与其毗邻的国家很可能会成为继续扩张的目标。
朱由检判定,就算两牙政府还没打算向外界求援,奥地利、法国、沙俄等奥斯曼近邻也应该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只不过这些国家将会以何种形式参与其中,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以沙俄的尿性,估计应该会趁机出兵。
沙俄与奥斯曼之间常年冲突不断,但战争范围和规模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然而现在奥斯曼帝**队主力正在被调去与西班牙军队交战,这样一来,其东部与沙俄边界的兵力会因此而减少。
虽说此前两国通过谈判已达成停战协议,但同样喜欢扩张领土的沙俄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两个同样野心勃勃的近邻,一定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削弱对手的机会。
朱由检估计,沙俄政府上层保不齐就会突然出兵西进,到时就看奥斯曼东部军队战力以及防御能力怎样了,要是被沙俄军队在短时间内占了很大上风,对方军队惯有的散漫军纪下,破坏力可是十分惊人地。
至于更西班牙比邻的法国会不会直接出兵作战,现在还是个未知数,精明的法国人应当会给与西班牙人一定程度上的援助,比如粮食物资,军械辎重等,但派兵加入战团这种决定应当不会很快做出。
朱由检认为,如果沙俄率先出手火中取栗,法国人会视奥斯曼帝国的反应,以及双方战事进展做出相应的反应。
由于受距离欧洲太过遥远,信息传递极度缓慢等因素的制约,现在这场局部战争到底进行到什么样的局面,大明方面是很难得到具体准确的消息的,若想据此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应对无异于盲人摸象,朱由检也只能静待战局的进展,之后再做打算。
他当然希望这场本来是三方参与的战争范围无限扩大了,那可是上天赐给大明的良机,只要欧洲态势的进展附和他设定的条件,朱由检就会下旨,派遣大明官军参战。
不过,明军的参战必须是在受到邀请的情况下进行,名义当然是阻止邪恶势力吞并欧洲,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欧洲人民。
师出有名,这也是给世界各国立规矩。
任何国家不能依仗超强武力欺负弱小,要站在大义的高度,以最正当的理由行抢掠,啊,不是,是行解救之事。
胜利后的战利品能算抢掠吗?
那都是被解救的国家极其民众“自觉自愿”双手奉上的,至于从战败国获取的利益,那不是应该的吗?
大家排排坐,分果果,出力最多的当然有优先挑选利益的权力。
以大明官军的实力,获得优先权必然无可争议。
明军印度洋舰队会驶入地中海,对自恃强大的奥斯曼海军给与毁灭性打击,之后明军会顺势登陆,若是李定国做主帅,定会再次上演挥兵直插伊斯坦堡的好戏,以击其首脑来加速战事的进程。
不过,这一切是要有众多前提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
首先就是这场战事的规模要达到一定程度,至少欧洲主要国家全部参与进去,并且奥斯曼帝国寻找到强大盟友之后,在战场上建立了非常大优势,已经有统一欧洲的模样。
其次,大明要广泛搜集有关奥斯曼帝国的各种情报,包括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军队人数及部署、辎重如何补给等等,以便明军登陆后能够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减少因非战斗因素造成的大量减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本着这一原则,朱由检决定把朱慈烺和李定国召回国内,让张清源留在日本主持全局,军队由参将马成掌控,待到日本国内负隅顽抗的武装力量被肃清后,一万明军留下六千人,其余回返国内。
德川幕府已经覆灭,幕府军主力已被消灭殆尽,剩余的不管是亲藩还是谱代大名,就算想要反抗,但他们手中的武力不足以给明军构成什么威胁,张清源只要按照内阁既定章程行事即可。
交趾移民土地分配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日本现有人口本就不多,这次又有大批农民死亡,这些移民正好起到壮劳力的作用,张清源完全可以将土地分配权收回,然后酌情划分给交趾人就成。
这也算是对张清源以及其他跟随过去的中下级官员的一次考试吧,只要有人表现出众,那将来回到国内自会得到拔擢。
太子也见识了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接触了从前从未见过的物事,增长了阅历,留在日本也没有什么意义,还是赶紧回国看孩子吧。
在朱慈烺随军出征后的第五个月,太子妃王芝兰再次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男婴,降生时体重有八斤六两,这也让周后的不满得以彻底消除。
李定国的帅才终于在这场跨过征战中得以展现,也让诸如孙传庭、卢象升等大佬欣慰不已。
他们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对自己的领军本事也是相当自信,可现在自觉年齿渐老,而后一辈的文臣中很难找到文武兼备之材,而武将中多的是冲锋陷阵的将才,具有战略眼光的帅才也是一个也无,这让几人不由得担心,要是自己老去之后,大明再遇强敌,上哪去找大才担纲?
没想到的是,原先不显山不露水的李定国横空出世,单单这招直捣黄龙的斩首策略便惊艳全场,这才让一众大佬彻底安心下来。
朱由检召回李定国,目的就是要让他对那场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事早作谋划,以做到有备无患。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