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安排太子去往地方任职,本意是希望朱慈烺尽快成长起来后早一天接班,这个天下人人羡慕的位子他已经不打算坐了。
自从崇祯八年来到这个世界,到现在崇祯二十五年,时间过去了整整十七年。
原本崇祯十七年灭亡的大明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这个功劳大部分要归在他身上,已经可以称得上功德圆满,正值壮年的他也到了享受人生的时候了。
前世本就是个普通人的他,对权力的**本就不强,既然太子已经初俱仁君之像,那他正好乐得清闲。
大明未来的发展道路都规划好了,未来不管是谁做皇帝,只要不是太过昏庸,那就大可以顺着历史潮流滚滚前行,就算有人试图改变这种局面,新的利益集团也不会让他轻易得逞。
至少目前来看,太子还是然他感到满意的,他创造的这些接班人制度也会继续贯彻下去,中间或许会有新的变化,但他希望都是往好的方向转变。
永王、定王也都分别与前年和去年大婚,迎娶的也是小门小户的普通人家,现在两家人都住在京城里新建的两座王府中,至于他们日常生活是一种什么状态,朱由检并不太关心。
儿女长大成人后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范围,做父母的尽量不要干涉而太多,能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就已经尽责了,其他的不要去过问。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朱媺娖也结婚一年了,前几个月已有身孕,朱由检特意吩咐太医院一名御医进驻公主府,以便随时应对某些突发状况。
据锦衣卫汇报,朱媺娖与钱穆夫妻二人平日里琴瑟和谐,言行举止间透着自然的亲密,结婚一年来从未听说二人有吵架不和的事情,这也是朱由检最感安心的。
朱慈烺、朱媺娖,包括永王、定王,这几个孩子性格脾气都较为和善,与人相处时并没有天家贵胄的架子,这种风气也是为京师百姓交口称赞的。
在皇家这种家风的影响下,京师里达官贵人们的子弟也少有行事张扬暴戾之辈,尤其是近年来,几乎从未听闻有豪门大户欺虐苛待平民百姓的事情发生,整个京师常年处在一种祥和安定的状态之中,而这种局面正是朱由检最希望看到的。
除了受到皇家的影响外,严格的律法约束以及厂卫的震慑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京城内常年有厂卫以明暗的身份四处巡视,但凡是发现有不法事,不管你出身何等高贵,厂卫都是一律先拿住送入诏狱再说。
就算事后犯事之人请托各种关系,将自家子弟捞出去,但在诏狱里已是吃尽了苦头,出去后借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再犯。
厂卫只认天家,其他人谁的面子也不给,正是有这种超然地位的执法机构存在,京师才会常年保持着井然有序的状态。
朱由检已经把任何时候都不能取消厂卫这一条写进祖训中。
这几年有不少文臣上本提出裁撤厂卫的建议,但统统被朱由检拒绝。
就在去年,被文臣们搞得不胜其烦的朱由检在召集阁臣会商国事时直接明言,永久保留厂卫已写入皇明祖训,以后但有人再提此事,那就会以居心叵测之罪论处。
消息传出后,再也无人胆敢捋虎须,就连向来正直敢言的阁臣李邦华也不再作声。
温体仁致仕病故后,阁臣中李邦华年纪最长,明年也到了致仕的年龄了,前几日君臣闲谈时提及此事,众人也都是感慨万千。
现任内阁中,李邦华与陈奇瑜、范景文、侯恂、杨嗣昌等人之间年纪相差并不大,也就是说,再有五年,这几人都将先后致仕归家,只有孙传庭和卢象升年纪与他们年龄有些差距。
孙传庭将会在十年后,也就是崇祯三十五年致仕,卢象升年龄最小,可以接班首辅再干十年。
十年后,太子也三十五岁了,这个年龄接班最佳,到时候朱由检会禅位,之后便带着周后她们离京,游遍神州大地,饱览华夏各地美景,如此也不枉此生了。
朱由检曾经把这个想法明确告知过周后以及太子,周后她们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太子却是诚惶诚恐的跪倒在地,口称自己从未有过与父亲争夺权力的想法,父亲与春秋鼎盛之时禅位,传扬出去以为是他逼迫所致,那样会有损皇家名声。
朱由检笑着坦言,这些话并非试探太子的心意,而是他的真实想法,他从来没有疑虑过太子有夺权之心,只希望太子登基之后善待天下百姓、尽力把国家治理好,那他这个做父亲的就放心了。
崇祯二十六年,阁臣李邦华致仕,第二天,圣旨发出,赐李邦华为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特晋银青光禄大夫并赠银币三千元。
晋顺天府尹朱大典为阁臣,其职位由浙江巡抚方文接任。
崇祯二十八年,阁臣陈奇瑜致仕,朱由检特赐其为太子太保、皇极殿大学士、特晋银青光禄大夫并赠银币五千元。
增补方文为阁臣。
崇祯三十年,阁臣范景文致仕,特赐其为太子少师、文华殿大学士、特晋荣禄大夫并赠银币三千元。
增补陕西巡抚吴甘中为阁臣。
同年,太子结束莱芜知县五年任期返京,并于同年被赐昭仁殿议事。
崇祯三十一年,阁臣杨嗣昌致仕,特赐其太子少傅、文华殿大学士、特晋荣禄大夫并赠银币三千元。
增补朱舜水入阁。
崇祯三十二年,阁臣侯恂致仕,特赐太子少保、文华殿大学士、特晋荣禄大夫把那个赠银币三千元。
增补广西巡抚李怀普为阁臣。
同年,原阁臣李邦华去世,经阁臣建议,朱由检特旨允其配享太庙。
崇祯三十五年,首辅孙传庭致仕,朱由检下旨特赐其太子太保、华盖殿大学士、特晋紫金光禄大夫、配享太庙,其年幼的三个儿子俱恩荫正七品文林郎。
同年,次辅卢象升接任内阁首辅。
增补湖北巡抚温侃为阁臣。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