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愚钝,还请主编明示!
具体要前往何处,目的何在?是小子一人还是与同僚一起前往?”
刚刚坐下的钱穆闻言楞了一下,随即抱拳拱手请教道。
作为报社采编,下到民间采风是常有之事,这也是按照朱舜水所提倡的文章要真实可信要求来的,但以往采风时间跨度都不会很长,钱穆只记得自己下乡时间最长的一次,也不过是在香河待了三日,连来带去不过是五天,怎么这次竟然要离开报社月余?难道是去京畿之外?
“此次差事目的地就在京师,只选派你一人前往。
之所以耗时较长,是因须对其进行全面彻底了解,并据实将详情写出,以供将来作为施政之参考!
宫里让报社接下这份差事,所为就是报社能从客观公正之角度,对相关事件进行全方位观察和报道,此便为皇明周报立身之本,老夫将与诸位同僚谨记、共勉之!”
钱穆神情端肃的点头回应,然后静待朱舜水接下来的叮嘱,心里既兴奋又期待。
主编刚才话里透露出这次是宫里吩咐下来,他立刻就明白,这是皇帝亲自交办之事,并且事关施政策略的制订,这足以说明事情的重要性,对于正处在热血年纪的他来说,能够亲自参与到国家大政方针的过程中,已经非常值得自豪。
“昨日老夫与几位阁臣蒙圣上召入宫中,所议便是今后大明发展之方向!
圣上以高屋建瓴之姿,为我皇明盛世描绘出了一副壮丽蓝图,几位阁臣及老夫闻之都是振奋不已,并完全赞同圣上之议,心中都期盼着,如圣上所言之场景能够尽快出现!”
说到这里,年近六旬的朱舜水也是满脸振奋之情,整个人也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浑身上下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激情。
他的这种情绪也迅速感染了钱穆,后者不自觉间挺直了身板,双目炯炯盯视着朱舜水意气风发的脸颊,感受着一种这个世上从未有过的奇妙状态。
“有感于大明各地发展不均衡,北穷南富之现状,圣上提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之说,大意便是在确保粮食产量之前提下,大明各县,乃至具备条件之各村,要自身状况,开办各类工坊,以此来提高农户收入,使户下各人皆能从中受益。
所谓集体经济,便是工坊从投资到收益,全部归属县与村,所获利润用于当地各项民生工程建设,比如修缮养护道路桥梁、扶危助困、兴建学堂、诊所等等诸多事项,以作为朝廷专项划拨银钱之补充,其更加便于事态紧急之时所用,此策可谓大善!且乃开历史之先河之举!实是妙极!”
说起昨日入宫与会时所听到朱由检提出的崭新建议,朱舜水仍旧是一副兴奋昂扬之态,钱穆便听便琢磨,在大概弄懂了这个全新的概念后,也是忍不住拍手叫绝。
“圣上言道,所为集体经济,那工坊便要在妥善经营至于,于各方面善待雇工,充分保障雇工各方面之权益,决不允许苛虐,负责之人要挑选德高望重之辈任之,工坊各种规章制度都要讲清说明,并公示与众,以免奖惩时引发不必要之争议。”
滔滔不绝说了半天,朱舜水也是感觉口干舌燥,他端起案几上的凉茶啜饮几口放下,钱穆赶紧起身寻着茶壶,趋前将茶杯续满后重回座位,朱舜水微微点头表示了赞许之意。
“老夫今日话有些多了,昨日进宫之事就说到此处吧,接下来言归正传。
老夫给你两日的准备时间,你收拾好个人物品后,宫里会有马车将你送到去往之处,到达之后,你便安心于所在之处好生调查体验,然后将每日所见所闻所思记录在案,等到你自觉再无需要观察之必要后,那边回返报社,将所记载之书札拿来此,老夫将会将吴梅村请来,我等三人再将其润色一番,成稿后送入宫里请圣上阅示修改,待定稿之后,再将其逐期发表于皇明周报之上,以报纸之影响力来广而告之,以让天下人咸使与闻!”
这件事本来可以通过内阁行文各地官府办理,但朱由检在经过充分考虑后,却把此事交给了皇明报社。
这样做的目的有几个。
一是借助皇明周报这个大热平台,让集体经济这个新观念在全大明得以推广开来,潜移默化中让更多人的思想观念得以更加开放,使广大民众更加关心朝廷大政方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明晰自己能够从中获得什么、付出什么,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这样会无形中大大增强百姓对朝廷的向心力。
其二,借此增强和扩大皇明周报的影响力,使其成长为一个万众瞩目之所在,以便其将来承担更多监督责任,使之成为一个独立于督察院和锦衣卫这种朝廷体系外的监督平台。
朱由检已经决定,从今往后,只要不是涉及军国机密大事,朝廷大多数政令将由皇明周报刊发,并制订相关章程,鼓励民间有识之士于报纸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力促朝廷及地方官府兴利除弊,倒逼官府施政举措更加透明、更加利民。
朱由检深知,在后世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的引导、监督、促进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很多事件正是因为民情汹汹,才最终促使事件结果更加公平合理。
要想让大明始终沿着良性轨道前行,舆论监督是绝对不可或缺之物,这也符合自己推出报纸这个大杀器的初衷。
督察院和锦衣卫虽属两个体系,对于官府的监督作用十分突出,但因其中总会掺杂着许许多多的人情往来,很多事情经常会被人有意无意地掩盖住,而其产生的后果却往往使百姓感到不公,这是朱由检不愿看到的。
“敢问主编,小子此次前往何处呢?”
在朱舜水交代完细节之后,钱穆再次开口问道。
“嗨,老夫只顾高兴,险些忘记此事!
你要去的所在便是--------圣源乳业!”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