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游之我爹黄袍怪》第9章 科举九经

    见到少爷醒来,金瓶儿真的很高兴,连忙道,“少爷刚醒来,肯定很累,你先歇着,我去给你熬粥喝。”
    说完,金瓶儿蹦蹦跳跳出去,哼着小曲,像一只欢快的云雀。
    半夜,山高月小,松影参差。
    李天权在榻上盘膝而坐,双手结混元五行印,浑身流淌着莫名的光华。
    修行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一日都不可懈怠。
    很快,四个时辰过去。
    李天权睁开眼,从榻上起身,推开窗,就见大日出山,紫气东来,金台山上,金芒游走,重重叠叠的山峰上氤氲金色,赤光摇晃,霞气冲霄。
    李天权抬起头,眸子放光,将朝阳紫气摄入体内,吞吐法力,滋养体魄。
    好一会,他才停下来,神采奕奕。
    不得不讲,五气朝元真解不愧是长生真经的奠基法诀,只是一个夜晚,就让李天权感到修为有明显的提升。
    李天权提起短刀,走到院落中,开始修行风雷刀。
    “这样下去,最多一年的时间,我就可以连破五重天,汇聚胸中五气,修行到五气朝元的圆满境界。”
    李天权这么有信心,不光是他拥有系统,修行起来事半功倍,还有就是自己的这具身躯拥有奎木天狼血脉,根骨上佳,资质绝顶。
    正在这个时候,金瓶儿推门进来,简单的垂髻,粗布青衣,却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明媚。
    “啊!”
    看到李天权在院中练刀,金瓶儿顿时一惊,连忙走上来,道,“少爷,你病刚好,怎么不多在榻上躺一会?”
    “在榻上躺了三个月,可是躺够了,早上起来得活动活动。”
    李天权刀光不停,刻意收敛法力和力道,但依旧有着森然气息四溢,仿佛一头张牙舞爪的狼妖,择人而噬。
    金瓶儿看的毛骨悚然,惊讶的问道:“少爷,你何时学会了这么精妙的刀术?”
    李天权笑道:“我重病的这段时间,梦到有一位身穿官袍,肃穆威严的长者,传了一套刀术。”
    “越来也神奇,明明是梦里的事情,但一觉醒来,这套刀术就像是修行了十几年一样。”
    金瓶儿闻言,丝毫没有怀疑,反而露出喜色:“难道是李家先祖显灵了?”
    此世常有神佛显化人间,求仙问道之风盛行,就连祖宗显灵,恩泽后人的事情,也常有发生。
    因此金瓶儿闻言并不感到意外,甚至连之前少爷重病忽然痊愈,都有了答案。
    李天权道:“可能是吧!”
    金瓶儿看了片刻,只觉得往日文弱的少爷,相比之前多了些英武气概,那坚毅俊朗的面容,矫健的身姿,让人看到心如鹿撞,俏脸发红。
    她不敢再多看,只觉得口干舌燥,两腿发软,连忙慌张的跑开了。
    等到练过三十六遍风雷刀后,李天权才停了下来,此时大日升起,院中有一颗大树,枝叶蔽空遮住了有些刺眼的阳光。
    此时,金瓶儿已经将早饭做好了,青菜豆腐和一碗稀粥,很显然家里的存粮不多了。
    李天权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用过早餐后,他进了书房。
    这是一个小房间,窗纸隔着,光线幽淡,显的静谧,木栅小窗前有着一张木榻占了半间。
    墙角还放有一个书架,上面有着几卷旧书,书页泛黄,一看就知道传了很多年了。
    李天权得了这身份之前的记忆,知道唐朝科举与后世明清时期完善的科举制度不同。
    只有秋闱和春闱两场,并无所谓的乡试、府试、会试、殿试。
    大唐科举的应试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即官办学校的学生,乡贡即各地人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
    各地乡供举人的“发解试”都在头一年秋天举行,被称为秋闱。
    而通过秋闱的乡贡举人,在第二年的春天前往长安尚书省参加考试,也被称为春闱。
    因此先过秋闱,合格之后,在春闱考试后高中,才能成为进士。
    李天权一边翻看着面前的书卷,一边整理着自己脑海之中的记忆,然而仅仅是初步了解就让他感到头大。
    大唐的科举考试,能够自由选择科目,只要通过任意一科的考试,都可以成为进士。
    具体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
    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热门,其他科目参与者人数很少。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而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李天权沉吟良久,毫不犹豫的决定参与明经科的考试,他虽然两世为人,但要说诗赋和政论证论,那完全是一窍不通。
    就算现在临时抱佛脚,也难以比的过那些诗书传家的文人子弟。
    倒是明经科主要依靠记忆和背诵,如果能够将考试典籍录入到系统之中,那对自己而言,就如同开挂一般,可以尽快的完成科举任务。
    李天权将关于明经科的记忆仔细查阅,这才明白,唐朝明经科考的是九经。
    这九经又分大、中、小。
    大经有《礼记》、《左传》;
    中经有《诗》、《周礼》、《仪礼》
    小经有《易》、《书》、《公羊传》、《谷梁传》
    然后以通经比例来决定等第,通五经者最高,通三经者次之,通二经者最次,而后分别授官。
    其中,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通三经者,需通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二经者,需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
    这时代,书非常昂贵,书架上一共有六卷经书,还是当年此身父亲遗留下来的。
    李天权看着这些书卷,片刻后拿定主意,心中念头一动,“将六卷经书录入系统。”
    一道半透明的系统光幕顿时出现在眼前。
    宿主:李天权
    年龄:6岁
    境界:凡俗
    天赋:奎木天狼血脉(五星)
    功法:《五气朝元真解》(一星)
    技能:风雷刀(一星),科举九经(残)
    李天权心中一震,只觉得这六卷经书所蕴含的经义在心中流淌,很快便尽数了解。
    六卷经文的内容浮现在心神中,心头一动,便知道其中微言大义。
    “如此一来,明经科举对我而言便如同探囊取物。”
    “只需凑齐九卷经书,再熟悉考试的规则和形式,多加练习,定然能够一举功成。”
    “当然,还有书法,大唐科举中,书法和卷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项。”
    李天权捋清思路,对于之后所要做的事情,总算有了计划。
    “距离今年秋闱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用来练习书法,筹备考试,已经完全足够用了。”
    “今年秋闱考过之后,紧跟着直接去长安参加春闱,若能一举高中进士,甚至直接成为头名状元,那拜师的把握也能更大一些。”
    “满打满算,从现在到春闱,一共是半年时间。”
    李天权默默盘算,“我之前完成支线任务,得到一张十年苦修卡,但一来没有后续修行的法门。”
    “二来直接使用十年苦修卡,也未必就能够直接成为鬼仙。”
    “日后的修行,恐怕少不了需要时间打磨,暂且将苦修卡留下,到了关键时刻使用,便能节省无数苦功。”
    李天权有了盘算,心神顿时安定下来,和金瓶儿交代了几句后,顿时一个人出门了。
    转眼就是几天过去,这天早课做完,就是朝霞如火。
    李天权经过几天磨练,感觉自己离朝元境第二重已经不远了,最多再有三五日,便能够水到渠成的晋升。
    他在书案前拿出纸笔默写了一段经文,既是熟悉六经,也是为了练字。
    由于六卷经典都被录入了系统之中,略一回想,所有内容都在心中流淌,顿时下笔如有神。
    他到底是修行之人,对于身体的掌控力入微,短短几日,字也有了火候,不仅工整,而且有些难言的神韵。
    李天权写完压拿起砚台,压住纸张,长身立起,出了房间。
    “瓶儿,把这几卷书和这枚玉扳指当了,换成金银细软……”
    金瓶儿惊叫道:“少爷万万不可啊,这几卷书可是传家,若是卖了它们岂不是,岂不是……”
    “岂不是败家子?”李天权笑着说道。
    在这时节卖书的人都被看不起,哪怕在群困潦倒的人,不是没办法也绝不会卖书。
    李天权用手指弹了弹少女的眉心,用淡然的语气说道:“这六卷经书,我已经了然于胸。”
    “今年的秋闱和明年的春闱,我已然有了八成把握。”
    “等我高中进士,还怕没有书读吗?”
    半响不见声响,过了片刻,才听金瓶儿苦涩的声音:“可是这是老爷传下来的……万一……”
    少女不敢再说下去了,心中只觉得一旦书卖了,少爷再不能高中,整个李家就彻底要完了。
    李天权道:“只是权宜之计罢了,先用上一段时间,等到我过了秋闱,想必情况就能好上很多。”
    金瓶儿听到这里,心下稍安,少爷从小就聪颖,甚至被人称为神童,名声在这附近传的很广。
    考过秋闱,想来问题还是不大的。
    少女还是有些不舍,但依旧乖乖接过东西,准备出去。
    “我和你一起去,正好去书店看看。”
    “少爷,昨天夜里刚下雨,路上湿滑,你当心别摔着……”少女说着,和李天权出了大门。
    说是主仆,实则更像是一家人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