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毕竟与国师公有几十年交情,近楼台者先得月,第五伦先前就旁敲侧击,将此人履历弄了个明明白白。
老扬雄还告诉他:“刘子骏一家有改名传统,其父原名刘更生,后来才改叫刘向。”
如此方知,刘秀刘颍叔是后改之名字,原来叫“刘歆”,字子骏。
刘歆在汉成帝河平年间与其父领校秘书,也在那时候和扬雄结识,虽然扬雄对刘歆颇多贬损,但听得出来还是敬佩其才干的,誉之为“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他的名头很大:古文经扛旗者、左传与周礼学派的大宗师,外加编制三统历、校定先秦图书作《七略》等成就,没文化的第五伦也不懂,直到扬雄说起一事。
“前朝哀帝时,刘歆还校唐虞之际的古书《山海经》凡一十八篇,献于天子。”
当时第五伦眼睛就亮了,看不起谁呢?《山海经》他当然知道!
光听过没看过就对了。
如此一来,国师公的身份就变得极其复杂:大儒、经学家、文学家、律历家,外加王莽最亲密的战友与亲家,这让第五伦暗暗怀疑:“这刘秀……当真是那个位面之子刘秀?总不会是重名吧。”
先帮王莽取代了西汉,然后反莽再造一个东汉?这剧本总感觉有些奇怪。
而今日终于得见刘歆真容时,第五伦才发现,这哪是什么位面之子啊……
可以叫位面之爷了!
按照扬雄描述,刘歆年纪应该与他差不多,今年六十七八。第五伦跟着隗嚣、刘龚二人步入国师府内院后,远远望见一位老者坐于枝叶萧瑟的桃树下。穿素白长袍,身披狐毛皮裘,头发花白。
“叔父,第五伦带到。”刘龚轻轻唤了一声,让刘歆抬起头看了眼,然后什么也没说,继续垂首凝神苦思。
刘龚低声叮嘱第五伦:“也是不巧,国师正好在算髀,你且在那边蒲席上坐着等待,若是国师不喊你,千万不可发声,扰到了国师,就会被大杖赶出。”
这么严重?第五伦应诺,现在靠得较近,他发现刘歆远没有其年纪本该有的衰老,或许是擅长保养,外加修习养身方术,看上去只有五十多。每一丝头发每一缕胡须都梳理得整整齐齐,举手投足间,颇有些仙风道骨,观感上比扬雄那老醉鬼强很多。
地面有酷似八卦的图案,圆环中铺着沙子,与河沙颜色不同,搞不好是海滨运来的上等细沙。
只见刘歆手持规、矩,在沙地上不断画着圆圈,再用尺和皮绳进行测量,亦或在圆外小心翼翼地画着多边形。他手旁还有一摞算筹,刘歆就用这种古老到落后的工具,不断组合出复杂的数学运算。
第五伦好奇地看着这位文理双修的大能,又瞥到一边扔着个器具,便轻手轻脚过去捡起来,看过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游标卡尺?”
此物青铜制作,长一尺有余,固定尺、固定卡爪、鱼形柄、导槽、导销、组合套、活动尺、活动卡爪、拉手等部分一应俱全,跟后世初高中物理课就会接触到的游标卡尺像极。
但第五伦试了试后,发现它像则像矣,却根本游不起来,只能借助指示线,靠目测估出长度单位“分”以下的数据,不够精确。
“给我。”
刘歆大概计算到要用至此物的时候,伸出手来讨要,头却不抬,只把第五伦当成奴仆一般。
第五伦小心绕开沙地上的圆圈,他深知计算过程被人破坏时,理工狗会多么狂怒,只将卡尺递给刘歆。
刚想开口说点什么,比如指点刘歆几句套套近乎,岂料这老儿竟不耐烦地挥手送客。
“人我已见过,伯师,带他走罢。”
……
还真就只是“见见”啊!第五伦只觉得莫名其妙。
出了内院后,下大夫刘龚笑道:“叔父性情一贯如此,莫说伯鱼,有一次太子来府中,遇上他正在筹算,同样爱搭不理,太子只能悻悻而归。”
新朝太子王临,正是刘歆的女婿,正与功崇公王宗明争暗斗。刘歆天然站在太子一方,第五伦知道,自己今日若接受了王宗的聘请,这国师府的门,大概就进不来了。
但进来后也无大用,跟刘歆一句话没说上。
好在刘龚待他十分有礼,让第五伦喝点温酒暖暖身子再回。
置酒之时,第五伦乘机问道:“敢问刘大夫,国师公方才莫非是在计算圆周率?”
第五伦听扬雄提及过,说什么“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意思是古人以为,圆为周三径一,二者相除就是圆周率。
“确实如此。”刘龚道:“伯鱼可曾见过‘嘉量’?那便是叔父奉陛下之命所制。”
嘉量是新朝的度量衡器具,第五伦初见时也被惊到了,是一个铜制的圆筒,里面则是方的,左右各有小耳,看似普通,实则五腹俱全:以斛量为主体,圈足为斗量,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yuè)量,重量二钧。
其背面则是铭文:“律嘉量斛,方尺而圜其外,庣(tiāo)旁九厘五毫,冥百六十二寸,深尺,积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
五种度量标准结合在一个小器物上,确实设计精妙,刘歆之才可见一斑。
刘龚道:“叔父在制作嘉量时,发现古人以为的周三径一错漏太大,以至圆不成圆,有损圣朝同律度量衡之法。他便自创新法计算,破觚而为圜,重新得出圆周率,嘉量遂成。”
“但近来叔父却发现,那圆周率仍是不够精确,遂反复运算。”
“先前算得数为多少?”第五伦追问,见刘龚不往下说了,便故意道:“不瞒刘大夫,吾师子云公近来也在家中割圆筹算,亦有所获,或可裨益于国师。”
“子云翁也在算?”
刘龚不知这是第五伦胡诌,一愣后明白了,不由大笑起来。
行,两位老冤家又在斗气呢!过去几年,刘歆因为扬雄不给他看《方言》,便憋了股劲也想鼓捣一本出来,刘龚见得多后,习以为常了。
刘龚遂比划道:“以圆径为一丈,圆周盈数为三丈一尺五寸八分六厘。”
这年头不好形容小数点后数字,故用丈、尺、寸、分、厘、毫、秒、忽这8个单位作为整数来表达,第五伦了然。
“3.1586啊,已经不错了,但差的还挺多……”
第五伦今天来见刘歆,却见了个寂寞,再想起先前扬雄替他来国师府求情,遭到刘歆讥讽,受了好大委屈,闷闷不乐好几天。
他遂带了点蔫坏报复的心理,起身告辞时道:“我家夫子与我经过数日苦算,已求得最精确的圆周率,哪怕张苍复生也不能超过。”
“所以,国师公大可不必再浪费时间,空自苦算了。”
刘龚板起脸:“你这孺子,口气倒是不小,数日工夫,就能超过叔父十数年之算?”
第五伦笑道:“若是不信,大夫且将一数字转告国师,让他反过来算一算,便知孰优孰劣!”
这不是给两个老冤家拱火么,刘龚却也想看这热闹。
第五伦留下一个数字后离开了,对刘歆这种卡在一道数学难题上的人来说,只告诉他答案,不讲明他求解过程,更为挠心。
管他是不是位面之子,先替扬雄出口气再说。
少顷,正在桃树下苦思冥想,却因算法和工具精度所误,迟迟得不到更精确结果的刘歆,便从刘龚口中,听到了一串数字。
“叔父,扬雄、第五伦所算圆周盈数为……”
“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
……
而另一边,第八矫也满面春光地回到太学生舍,开始收拾行囊。
恰好住在隔壁的刘秀过来看到,不由诧异。
“季正这是要去何处?远游还是回家。”
经过举幡救伦一事,第八矫对刘秀十分信赖,加上他为人耿直实诚,当刘秀与自己是同一类人,便笑着将今日之事说了个大概。
“我后日要去功崇公府赴任,作为公国冼马,不能再与文叔继续做同学了。”
听闻此言,刘秀顿时一惊,担心的却是另一人:”第五伯鱼也受了功崇公之聘?”
第八矫摇头:“这倒没有,伯鱼意在归隐,无意于仕途,拒绝了。”
话刚说完,刘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第八矫也不明白他乐什么。
刘秀只说自己是来感谢第五伦兄弟赠石炭的,作为第五伦的谢礼,参与举幡的太学生都得了一份。
而刘秀更意外收到了两倍的量,与刘隆相匹,看来第五伦已知道那天主要功臣是谁了。
刘秀虽然面上无动于衷,心里还是有点小欣喜的:“第五伦记住刘文叔了。”
经过此役,第五伦声名已在常安传开,再瞧瞧周围,这么多太学生参与此事,又得了第五伦馈赠,礼轻而情谊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等学成返回家乡时,便会口口相传,替第五伦将名声散播于天下。
“吾兄若能得到这样的名士辅佐就好了。”
而今再得知第五伦无意入仕莽朝,刘秀心中更是大喜。
刘秀听说过楚地大儒龚胜的故事,这位老儒汉哀帝时便曾抨击刑罚严酷、赋敛苛重,是出了名的清流。后又不满汉哀帝宠幸董贤,加以讥讽,等到王莽秉政时,龚胜看出王莽意图,遂归老乡里。
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王莽想聘请龚胜来做太子师,龚胜拒不受命,坚决不上车,最终绝食而死。
还有与刘秀同郡的郭丹,郭丹是穰县人,七岁而孤,以孝顺后母闻名,后来入常安太学,常为都讲,诸儒敬重之。等到王莽篡位后,两次征辟郭丹,许以高位,郭丹却辞病不就,最后带着一群学生跑到官府力量薄弱的北地郡。
在刘秀眼中,不仕、归隐,这两样加起来,简直就是对王莽不满的同义词!
回到居室后,刘秀嘴角都弯成了√。
“这些归隐不仕王莽之人。”
“有一个算一个,无不怀念我大汉!”
……
PS: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校,秘书言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一十八篇,已定。——《上山海经表》。
另外刘歆是中国最早尝试计算圆周率的人。
猜你喜欢
- 新言书
- 青春寄语,生活时尚,乡土文化,展现现实百态!
- 蒜书
- 没有绚烂的武技,没有高深的功法,这是一个穿越者逐渐改变异界生活,文化,娱乐的故事。这是一个把领地逐渐改变成现代化城市,引领异界新风尚的故事。故事中也许有些许热血,些许争斗,但更多的是一个个新事物的诞生,以及一个小村庄慢慢成长为大娱乐帝国的过程。
- 孤心书生
- 一个2008年的青年重生回到1994年做农民的故事。主角将利用未来14年信息发展自己 他的口号是:做新时代的农民,做新世纪的农民,做有品位的农民 他的目标是:做天下第一号农民,做天下第一农民首富;建设天下第一村 授权信息:转载作品 类别:现代 本月点击数:310 次 本月支持票:1 张[投票支持 写
- 闻雨
- Tags 花山文艺出版社 身兼北北方省委副书记、临海市委书记、临海市长数项重任于一身的郭醒世出身贫寒,他以进步青年的形象牢牢抓住老省委书记女儿的芳心,从此平步青云。苦心经营二十年后,郭醒世在北方几乎只手遮天。此时,他又虎视眈眈地盯上了省委书的高位,大搞政绩工程。然而事与愿违,中央决定由西北某省的省委
- 伪爷君新号
- 一袭白衣
- 书虫大大
- 西京怪化猫/书友XdVxb4038
- 2018-4-27 20:16 上传寒武纪年2018-04-26 完结文案 乖巧俊俏的陈禹心不仅是陈家收养的儿子,还是个童养婿,才读初中就被要求跟傻子姐姐一起睡觉觉!还没有天理啦!晚上逃跑偶遇学渣学长袁立夏,听了陈禹心的哭诉,袁立夏舌战养母,为陈禹心争取到了一张价值一百万的赎身契,好像不但是个坑,还
- 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