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日不落》第十六章 三爷此言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刘三吾、方孝孺等人想要出言制止。
    但是看到朱元璋这么感兴趣的样子,一个个也都把话给咽了下去。
    要是这个时候扫了皇帝陛下的兴致,指不定会有什么后果。
    当今的皇帝是马上皇帝。
    说杀人就杀人!
    绝对不带有一点犹豫。
    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朱允炆看到这一幕,拳头紧握起来。
    羡慕,就很羡慕!
    每次面对皇爷爷的时候,他都是小心谨慎。
    生怕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情。
    哪里敢想朱允熥这样。
    反驳皇爷爷的下达过的命令也就算了。
    表现的居然还这么轻松惬意。
    “我什么时候才能在皇爷爷面前这般表现?”
    朱允炆扪心自问。
    他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朱标的脸上则是带着淡淡的笑容。
    看看,这就是咱的儿子。
    他的心中很是自豪。
    同时,更加觉得之前亏欠了朱允熥。
    “以后得好好补偿熥儿才行。”
    朱标心中暗道。
    解缙则是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眼前这位太子爷的第三子,小小年纪居然就有这般见地。
    他收起了内心的小觑,有些期待朱允熥接下来的发言。
    朱允熥捋了一下脑海中的想法后说道:
    “把我大明比喻成一个蛐蛐罐,在场的各位,包括我,以及所有的官员和百姓,全都是蛐蛐。”
    “或者再把这个比喻放大一点,草原上的人也全都是蛐蛐。”
    “我们为了温饱,为了提升生活的质量,不断的恶斗。”
    “千百年来皆是如此。”
    “胜利者,称王称帝,失败者,化作一捧黄土!”
    “我大明确实有万里山河,锦绣河山。”
    “自汉唐宋元以来,我九州更是各国争先效仿的对象。”
    “倭国、高丽等等,这些国家,全都对我九州称臣子,纷纷成为我华夏大地的藩属国。”
    “一开始我们还能锐意,保持进取,知道居安思危。”
    “可,现在呢?”
    “在他们一声声天朝上国的称呼中。”
    “我们迷失了自己。”
    “觉得我们真的已经天下无敌。”
    “可真的是这样吗?”
    “就算是现在是,以后还会是吗?”
    “禁海令,又和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不与外面的国家接触,不与他们进行贸易。”
    “我们是否可以时刻了解他们的发展,他们的动向?”
    “万一,他们哪天超越了我大明,他们又会不会觊觎我大明的地大物博,进行掠夺?”
    朱允熥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
    他要的就是通过这些话,好好的打醒这些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中的众人。
    虽然这么做会得罪很多很多很多的人。
    这些人还都是当官的。
    但是朱允熥不怕。
    他是朱元璋的后代,是大明皇室子孙。
    整个天下有谁的身份比他尊贵?
    哪怕是那些人在恨他,在反对他所说的话。
    也只能口头上抗议。
    根本就不敢真的做些什么。
    这就是所说的。
    我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三爷此言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倭国也好,高丽也罢,无不对我大明俯首称臣。”
    “北方的元人更是被我大明打的苟延残喘,构不成丝毫的威胁。”
    “我大明如今之强盛,远超汉唐。”
    “试问三爷,有哪个不开眼的敌人敢来进攻我大明?”
    “又有谁敢来我大明进行劫掠?”
    齐泰的语气很是不屑。
    但是言语间,却处处都在拍马屁。
    他看似是在反驳朱允熥的观点,其实是在变相的和朱元璋说。
    我大明已经足够强大了,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压根就不存在!
    咱们还是按照以往的规矩。
    关起门来,老老实实的自己玩吧。
    反正外面的那些人打不过我们,还对我们称臣,甘愿当我们的小弟。
    每年他们来了,咱们给他点赏赐,给他们两块骨头。
    这事多好!
    何必为何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轻易的改变国策。
    “齐大人说的有些道理。”
    “皇爷,三爷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实在是难得。”
    “但是他所说的这些东西,亩产千斤的作物也好。”
    “海外物产丰富也罢。”
    “等等这些,都是没有得到证实的东西。”
    “倘若就因为三爷的这一番说辞,就轻易的做出改变。”
    “恐怕我大明又要背上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到时候轻则动摇根基,重则……”
    黄子澄最后没有把话说完,只是重重的低下了身子。
    他已经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给表达出来。
    至于陛下会不会怪罪。
    那肯定是不会!
    黄子澄自信,自己对朱元璋很了解。
    “你们想说什么?”
    “咱的乖孙会害了咱的大明吗?”
    朱元璋的声音十分冷漠。
    “臣不敢!”
    黄子澄和齐泰急忙跪在地上。
    “好了,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
    “今天的话都不要传出去。”
    “否则,咱要了你们的脑袋,听到了吗?”
    朱元璋呵斥了一句。
    “臣等明白!”
    众人起身说道。
    “乖孙,来,跟着咱走。”
    朱元璋笑着对朱允熥摆了摆手,然后拉着朱允熥走出了大本堂。
    太子朱标,解开和解缙父子紧随其后。
    朱允熥看到这一幕后,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以往皇爷爷最疼爱的可是他。
    可即便如此,也没有拉着他的手离开过大本堂。
    而且皇爷爷刚才的样子还很高兴。
    到底在开心什么?
    难道是因为三弟说了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吗?
    朱允炆表示自己很不理解。
    “皇爷爷你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我才是你最疼爱的孙子呀!”
    朱允炆心中暗道。
    方孝孺则是摇了摇头,走出了大本堂。
    他并不是齐泰、黄子澄这一类的人,对于朱允熥刚才所说的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刚才他思考了一下,发现朱允熥所说的那些。
    一部分对如今的大明是有帮助的建议。
    他得好好的想一想,然后递个折子上去。
    “这位三爷,今天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方孝孺心中暗道。
    如果说,齐泰、黄子澄是腐儒。
    方孝孺则是忠臣之人。
    他脑子不死板,他只是又自己的坚持。
    这也注定了他和齐黄两人不一样。
    危险来临的时候,齐黄两人会选择跑路。
    方孝孺则是会为了心中的信仰奉献自己的生命,以此来捍卫信仰。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