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日不落》第二十三章 这波属实是名留青史了

    “熥儿,快拜见先生!”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他本身就十分的看重礼法。
    虽然朱元璋是农民出身,骨子里压根就看不上这些迂腐的规矩,教条。
    但是,身为皇帝,他不能把这些摒弃,更不能全面的否定。
    只有用这一套,才能维持住皇权!
    才能让读书人治理天下。
    也许这一套并不是很完美。
    可,就眼下的社会而言,却是最适合,也是最先进的办法。
    身为一国之君,朱元璋必须要带头遵守才行。
    否则,很容易导致天下不稳定。
    原历史中,要不是本来的朱允熥实在是太废,当不了一个好皇帝。
    那后面也轮到朱允炆这个废物当皇帝。
    “拜见先生!”
    朱允熥的态度十分的恭敬。
    他也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情看的这么重。
    尊师重道,忠君爱国。
    这八个字是读书人必须要遵守的规矩。
    也是统治天下,教化所有读书人的准则。
    到了这个时代,某些方面就要按这个时代的规矩来。
    “三爷折煞臣了!”
    解缙回了一礼。
    他是直,做事不考虑,没有情商。
    这不代表他是个傻子。
    一而再的落了皇帝和太子的面子,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又简单的聊了两句后,朱允熥和解缙两人便离开。
    解开也要走,但是被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给留了下来。
    走出东阁后,朱允熥笑着说道:“解先生,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他没想到解缙直接成了自己的老师。
    不过,也没关系。
    这样一来两人的关系更近。
    古人可是及其看重师徒的名分。
    一旦确认了这层关系,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甚至于,学生犯了错都会连累到老师,同理也是一样,老师犯错,学生也会遭殃。
    天地君亲师!
    老师能够排上号。
    可见师徒关系是多么重要。
    “三爷不必如此。”
    “师徒的名分都是给外人看的。”
    “私底下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不用遵守那些繁文缛节。”
    “况且,臣今天败给了三爷,现在又当了三爷的老师。”
    “臣已经觉得很羞愧。”
    解缙摇着头,摆了摆手说道。
    刚才当着皇爷的面,这些话不好说。
    眼下只有他和朱允熥两人了,说起来也就无妨了。
    至于暗中的锦衣卫。
    解缙不怕!
    “哈哈哈,一切依解先生!”
    朱允熥笑着说道。
    随后,两人便朝着东宫所在的方向走去。
    解缙没有再多问,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有的是时间好好了解这位年轻的三爷。
    他有一种预感,这次成为三爷的先生,或许会开启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让他了解到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朱允熥也没有再过多的解释在大本堂、东阁时说的话。
    不是他不想解释。
    而是,有些事情,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
    时代所造成的壁垒和差距,一时半会儿根本就无法打破。
    况且,说的多了,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时候的人还觉得是天圆地方。
    朱允熥要是说上一句,不是这样的,地球是椭圆形的。
    别人会觉得他昨晚八成是没有睡醒再说胡话。
    与其解释那么多。
    不如发展大明,让大明的水师去征服世界。
    等他们绕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大明,自然会相信这个言论。
    到时候,历史书上记载的就不是什么麦哲伦和哥伦布。
    是他朱允熥,是那些去实践这个真想的大明人!
    这波属实是名留青史了!
    当天,朱元璋下达了一道诏令。
    册封解缙为东宫讲官,专门教导太子三子朱允熥。
    所谓的讲官就是为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
    东宫讲官,顾名思义,就为太子讲解这些的官员。
    朱元璋的这道诏令就很耐人寻味。
    虽然没有直接说什么,但是在有些人看来,又表达了很多的意思。
    不少人已经开始猜测起来。
    ……
    东宫。
    吕氏听到这个诏令后,气的脸都绿了。
    紧握着茶杯的手青筋暴露。
    她脸上的表情看起来还是往常那么温柔,嘴角还带着淡淡的笑容。
    整体的形象也是朴素大方,落落得体。
    但是,她眼神中愤怒的火焰都快要喷射出来。
    她心里更是在歇斯底里。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是那个小兔崽子!”
    “他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蛊惑了皇爷和太子?”
    吕氏心中不断的发出疑问。
    那可是解缙。
    大明赫赫有名的才子。
    久居深宫,还成为了太子妃,吕氏的手段和眼光都绝对不一般。
    她可以十分的肯定,解缙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班底。
    眼下朱标还没有用上,倒是朱允熥先用上了。
    最重要的是,让解缙单独去教导朱允熥。
    这才是最让人联想的地方。
    或许在有的人眼中,这一句话直接就代表了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的决定。
    “不行,不能白白便宜了那个小兔崽子。”
    “晚上我得和太子好好说说,就算是教,也要把允炆带上才行。”
    吕氏心中打定了主意。
    脑子里面更是在思考今晚要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朱允炆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儿子后,吕氏的手松了下来,由于刚才太用力,她的手已经泛白。
    眼神中的愤怒也消失不见,重新变回了那个温柔的太子妃。
    “母妃,这道诏令,是表示在皇爷爷和父亲心中,儿子已经败给了三弟吗?”
    朱允炆耷拉着脸,无精打采的问道。
    刚刚在听到这个诏令内容的时候,朱允炆只感觉到一道晴天霹雳落在了头顶上。
    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完了,完了,全完了!
    皇爷爷和父亲最终还是选择了三弟。
    他没机会了!
    “不会!”
    “也不可能!”
    “以后不要有这种想法!”
    “你才是你皇爷爷最喜欢的孙子。”
    “你才是你父亲最看重的儿子!”
    “你也是最争气,读书读的最好的皇室子孙。”
    “任何人失败,你都不可能失败。”
    “明白了吗?”
    吕氏的语气和态度都很坚定。
    “母妃,你说的是真的吗?”
    朱允炆缓缓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希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