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他的决心
万家乡位于昌县的西北山区,距离县城接近五十公里的路程,同另外两个乡镇加起来合称‘西北沟’。
顾名思义,西北沟的意思就是——这三个乡镇位于山沟里。
其地理环境非常恶劣,改革开放之后,才修建了公路。但这条公路,由于种种原因,修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只有一半铺了沥青。
剩下的一半还是土路。
从县城到万家乡,前一半的路程是柏油路,路况还可以。但后半程的另一半全是土路,经过几年来的雨水摧残,路况已经惨不忍睹
随着逐渐接近万家乡,路况开始越来越糟糕,坑坑洼洼已经不足以形容。车子开在上面,颠簸得厉害。
而且,期间还有两段盘山路。
赵长天几乎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聚精会神的开过了那两段路。
赵长天估计,如果是新手开车,在这样的道路上,翻车的可能xìng非常大。
就这样,经过接近一个xiao时的艰难路程,赵长天终于抵达了万家乡。
赵长天没有惊动以万家乡党委书记高大林、镇长王力强为的一干镇政fǔ领导,他打算先去各个村子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再说。
在张学林的带领下,按照预先的计划,几个人先到了周村。
周村的收入水准在万家乡属于中下游,每年只能完成接近百分之三十的提留费任务。
村子在两坐山之间,车子开到山口的位置,就不能再继续往里面开了。山口的xiao路只能勉强容纳一辆马车通过。
张学林在前面引路,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向着村内走去。
“赵县长,周村的jiao通相比万家乡其他村,还算是不错的,起码村子主要是建在平地上。像大王村和xiao王村基本就是在山坡上,连马车都无法行驶。
那里的老百姓运送东西的时候,基本就是依靠肩抗背拉。
条件稍好一些的,家里有驴、骡子、马等大牲畜的,情况还好一些。但在万家乡,这样的家庭实在是太少了。”
张学林充当着合格的讲解员。
对于这个中年汉子来说,他对于此行颇有一些无奈的感觉。
在他看来,这个刚上任的年轻副县长,这一次考察有一些公式化的味道。他不认为,此行能有什么真正的收获。更不认为,通过一次考察,就能真正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张学林在这七年的农办主任生涯中,算上赵长天,已经先后经历了四任主管农业的副县长。
几乎每个副县长,在上任之初,都会走上这么一遭。其中有三个,都是拉上自己作为陪同。
对于他来说,每一次都和这次一样,他都会兢兢业业的把自己所知的东西向对方进行认真的讲解。他也曾一度渴望,对方能够真正的做一些实事。
他并没有指望这些副县长能够真正的提高农民收入,他认为那太不现实。姑且不论对方是否有那份抱负,但实际上却出了对方的能力范畴。
他只是希望,他的上级能真正的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很不错了。
但每一次的希望,最终都变成失望。
几个副县长,除了刚开始还有那么一点做些实事的想法,基本上一、两个月之后,了解了农村各个乡镇的糟糕状况之后,就开始偃旗息鼓。
他记得上任副县长王平曾经跟他这样说过:“张学林,不是我不想为老百姓做些事情。为官一任,谁不想留下一些可供人们谈论的业绩?但没有钱,我什么也做不了,有了什么想法,也只能是空想而已。”
对此,张学林虽然不是完全认同。但他认为也确实有着相当的道理。县里的财政状况的确很差,根本无法拿出钱来用在老百姓身上。
但张学林并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用钱来解决。他也曾经满怀热忱的提出过一些不需要钱的想法,但统统都犹如石沉海底,没了任何消息。
因此,到了如今,他是真的有些心如死水了,不再有曾经的那些天真的想法。
“学林,要想富,先修路,我知道县财政可能拿不出钱来,修柏油路可能是奢望,但乡里和各个村为什么没有组织老百姓简单的修缮一下各个村的土路?”
赵长天的声音打断了张学林的思绪。
“赵县长,眼下我们走的这条路,就是几年前乡里组织修的。但每年的雨季一到,都会对路况形成破坏,所以,就是眼前的样子了。”
“那为什么乡政fǔ没有继续组织人手修建?”
“赵县长,没有您说的那么简单,现在的老百姓人心不齐,由于是义务修路,彼此之间会互相攀扯,只要有一个人不来修路,其它人就会有意见,就会出工不出力,甚至干脆就不来。
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难以组织。据我所知,前年万家乡还组织过一次全乡范围内的修路,但情况非常不好,人员根本没有动起来,原来的路况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听到这里,赵长天点了点头,“学林,我明白了,看来我们是任重道远啊。”
在说话间,几个人已经走进了周村。
触目所及的范围内,一栋栋破旧的房屋参差不齐的散落在这条宽广的山间大夹缝中,几乎没有一栋是新盖的房屋。
前面十几米的地方,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在那里玩闹。看到赵长天几个人之后,都1ù出了好奇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赵长天随意的看了一眼,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而且,补丁还非常多,非常显眼。其中有一个眉请目秀的xiao女孩儿,身上的衣服几乎就是一块块的布拼凑起来的一样。
在孩子们的注视下,几个人向他们走去。
“xiao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几岁了?”
到了孩子们面前,赵长天微笑着冲着xiao女骇问道。
“我叫玲玲,八岁了。”
xiao女孩儿脆声声的回答。
也许是赵长天的微笑看起来很和善,xiao女孩儿没有向一般的农村孩子那么怕生。
“上学了吗?”
“没有。”
“为什么没上学啊?”
“我家里没钱让我上学。”
“你家里平时都吃什么啊?”
“吃高粱米饭。”
“怎么不吃大米饭啊?”
“我家里没有大米,去年过年,我妈买了一斤大米,大米饭真好吃。”
说到这里,xiao女孩儿脸上上1ù出了向往的表情。
几句简单的对话之后,赵长天对xiao女孩和她的家庭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那句“大米饭真好吃。”让赵长天感觉有些心酸。
一年下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上一斤大米,这种日子确实很困难。这也就难怪,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补丁了。
赵长天遗憾的mo了mo兜里,有些惋惜身上没带着糖果之类的东西。否则,他真想给这个叫玲玲的xiao女孩几块。而给孩子钱,显然也不妥当。
离开了几个孩子之后,几个人继续向村里迈进。
此时,是上午1o点多,也许大部分村民都在山上干农活呢,因此,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村民很少,还都是以老人和孩子为主。
赵长天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应该能有机会遇到昨天去县里上访的那些老百姓呢。
现在的情况说明,那些老百姓可能都上山干活去了。
赵长天随意的找上一个老人,老人从外表看起来至少有6o几岁。
“大爷,你好啊,我是县里下来考察的工作人员,向您老打听点事儿,行不?”
赵长天微笑着向老人说道。
“啊?还是别向我打听了,我啥都不知道啊,你去找别人问吧。”
老人一边说,一边摆手,好象赵长天是瘟神一样。
赵长天感觉有些郁闷,在这种情况下,他总不能死皮赖脸的缠着老人吧。
当赵长天又找上了另外一个老人问话时,结果却是如出一辄。
第三个、第四个,情况都是如此,赵长天意识到,这其中恐怕有问题了。
“赵县长,情况不对啊。看来,这些老百姓似乎被什么人警告过了,否则,不会如此的排斥我们啊。”
张学林皱着眉头,有些疑huo的说道。
“是有问题,很可能是王力国做的手脚。”
赵长天语气非常肯定。
“赵县长,王力国这个人我知道,可他一个村支书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呢?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张学林显然有些怀疑赵长天的判断。
“学林,你是不知道昨天生的事情,所以才会有疑问,我和你简单的说说吧…”
赵长天大致的把昨天生在县政fǔ前面的事情做了介绍。
无论是张学林,还是王军,听完了赵长天的介绍之后,内心都受到了触动。
虽然对方的语气很轻松,但对于眼前这个年轻的副县长,都转变了先前的看法。
尤其是听到对方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了那样的承诺之后,更是有一种心灵受到了震撼的感觉。
作为两个在昌县官场hún迹了多年的老油条,他们怎么会不知道赵长天那几句承诺的分量。即使他只是说说而并不打算去做,那也是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的。
何况,他们从赵长天的语气中,已经感受到了他的决心。
到了这时,他们已经明白了赵长天来周村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 陌晓鱼
- 青梅竹马的夏君扬和顾云宁十五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想方设法让对方悔婚,但兜兜转转到最后,始终不能如愿。去美国的前一晚,醉后狂乱痴缠,情势忽然逆转。腹黑强势的他一直以为距离再远,她也逃不出他的掌心,却发现,十五年相守,终敌不过三年眉来眼去。顾云宁,你以为随便找个男人勾搭勾搭嫁了,就能还清你欠下的情债么
- 陌晓鱼
- 《强婚抢爱》姐妹篇,爆笑虐恋。顾云宁与夏君扬青梅竹马却两两相厌,最大的愿望就是逼着对方先解除婚约。小时候打架她在上,长大后却夜夜被他压制在身下,各种迷乱。醉后狂乱痴缠 云宁痛悔“一失足”夏君扬“成千古风流人物”铁腕夺妻步步紧逼,夜夜纵爱抵死缠绵,追追逃逃中,夏小爷抬头望天,泪流满面:众里寻她千百度,
- 非优
- 前世,她自残容颜,背叛家族,助恋人成帝,换来的却是新婚前夜被他和最好的姐妹残杀。他说“我追求你,只是为了得到皇位他的无情成就她今生的无敌,她对男人说“我不需要男人,只需要男人的权力她选择那个被帝王追杀且看似最弱的男人,助他逆天改命,成为新帝,只为了利用他的权力完成复仇。然而功成之时,她才发现她早就陷
- 夏耕烟
- 重生一世,顾猛只想当一个有文化的铁匠,每天打打铁,撸撸铁,身材棒棒的,钱包鼓鼓的,偶尔震惊一下世界,要求不算太高吧?
- 歪脖铁树
- 烟本是道
- 魔兽践踏,巨龙咆哮,巫师诅咒,魔法璀璨之光照耀知识灯塔!
- 歪脖铁树
- 重生后,柳爻卿发现自己变成了哥儿,爹愚孝、娘老实,跟叔叔伯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日子整天不太平 看他如何如何拳打极品、脚踢蛇精病,带领全家一步一步过上好日子 贤惠美人受X腹黑有病攻
- 梵娑婆
- 2018-3-26 09:26 上传晋江2018-03-26完结文案:上辈子,莫南飞嗝屁前,被发小季明稀强势表白,吓到死不瞑目。一朝重生,莫南飞暗下决心,这一次必须和季明稀划清界限,绝不能给对方半点遐想的空间!莫南飞扯住裤头“我是钢铁一样的直男,弯不了”季明稀眼都不抬“嗯,我帮你直起来”内容标签 花
- 小生铁铁
- 一个不太正经的人,写了一本不太正经的书,还取了一个不太正经的书名。笑容只是表情、与快乐无关。就像搞笑,只是风格,与故事无关。这是一个小人物穿越北宋末年的故事,带着点小无耻、没有远大的理想而且怕麻烦,一心想要讨一房老婆生十个孩子,可他偏偏有着自己的善良和坚持。这本小说和文学没什么关系,和健康倒是有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