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汗号世袭罔替。异姓功臣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异姓功臣爵位分为九等。清朝的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种。
宗室爵
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
除了清初受封的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雍正时怡贤亲王、同治时恭亲王、光绪时醇亲王、庆亲王共十二个王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宗亲世爵只能世袭。
编辑本段
宗室爵俸禄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
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
长子岁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
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
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
镇国公岁俸银700两,禄米700斛;
辅国公岁俸银500两,禄米500斛;
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
二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85两,禄米385斛;
三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60两,禄米360斛;
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335两,禄米335斛;
一等辅国将军岁俸银310两,禄米310斛;
二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85两,禄米285斛;
三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60两,禄米260斛;
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235两,禄米235斛;
一等奉国将军岁俸银210两,禄米210斛;
二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85两,禄米185斛;
三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60两,禄米160斛;
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135两,禄米135斛;
奉恩将军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
编辑本段
功臣世爵
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编辑本段
功臣世爵俸禄
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
二等公685两
三等公660两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
一等侯610两
二等侯585两
三等侯560两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
一等伯510两
二等伯485两
三等伯460两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
一等子410两
二等子385两
三等子360两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
一等男310两
二等男285两
三等男260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
一等轻车都尉210两
二等轻车都尉185两
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
骑都尉110两
云骑尉85两
恩骑尉45两
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
闲散侯230两
伯品级世职205两
子品级世职180两
男品级世职155两
轻车都尉品级世职130两
骑都尉品级世职105两
云骑尉品级世职80两
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编辑本段
清朝封爵详细情况
清朝的封爵,与前代不同的是,所有的封爵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如睿亲王、勇毅侯之类。
其中我们比较耳熟的清代异姓功臣中,如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赐号骠勇巴图鲁,授封一等男爵。而且在中华民国初年的军阀、内阁重臣、封疆大吏、社会名流等人中,我们还经常见到这些人的姓名前加有爵号,这是因为他们或世袭、或实封有各种爵号,虽然已改朝换代,但历史的印记或遗老遗少的秉性不能改变的缘故。
清代的公、侯、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没有名字,雍正之后,开始赐予封号,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整个清朝只有4人,而且全部都是在乾隆年间,他们是:
1、一等诚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满洲镶黄旗人,属于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
2、一等诚谋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广庭,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其父是大学士阿克敦,阿桂本人是乾隆末年的领班军机大臣,与和珅关系不睦,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3、一等嘉勇忠锐公,姓富察氏,名富康安,字瑶林,满洲镶黄旗人,其父是大学士傅恒,傅恒本人是乾隆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贤皇后)的弟弟,被封为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学士(此职为三殿三阁大学士的最高等级,傅恒死后,就再无人取得过此大学士级别,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傅恒有四子:富灵安(仅获云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富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父死后,承袭一等忠勇公)、富长安(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其监督和珅自尽,却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富康安(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平台湾林爽文乱,进一等嘉勇公;平廓尔喀,加赐一等轻车都尉;前往安南国平乱途中加封嘉勇忠锐公;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王,世袭罔替)。
4、一等武毅谋勇公,姓吴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母亲吴雅氏)族孙。
按制是长子袭亲王,但遍观清史,真正长子承袭的很少,而且可以看出多是由比较喜欢的儿子或比较受宠的妻妾所生的儿子承袭。
亲王的儿子中除了一个袭郡王外,其他儿子按出身的不同被授予不同的爵位,不过这个爵位要考封,而不是一定会封。如果考试不合格的话,就不会被授予爵位,等同闲散宗室。
按规定,亲王嫡福晋所生的儿子考封为不入八分公,侧福晋所生的儿子考封二等镇国将军,妾媵(另室所居)所生的儿子考封三等辅国将军。无论是嫡、侧福晋还是妾媵,都是要在宗人府登记的,如果与没有登记的女子生下的孩子,那是不会被承认宗室身份,更不要说爵位。
编辑本段
特殊情况
不过,有几种情况例外。一是铁帽子王,那是世袭的王爵不降封;二是该亲王比较受宠,他们的儿子经常仍然袭封为亲王,再往后才降封郡王、贝勒等,比如裕亲王福全、定亲王永璜(他们的儿子、孙子都袭封亲王),恒亲王允祺、和亲王弘昼(他们的儿子都袭封亲王);三是不受待见甚至是得罪过皇帝的亲王,儿子往往连郡王都袭不到,比如恭亲王常宁(儿子袭封贝勒)
猜你喜欢
- 郑端木
- 东汉末年,风起云涌,名将如云,谋士如雨…可是这么多有本事的娃,怎么就不能让百姓好好过日子呢 学渣小混混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竟然变成了史侯刘辩,虽然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但是好歹还会忽悠…嘉,美也。嘉嘉乃是美上加美之意。要不,哥喊你美美?郭嘉想尿~诸葛亮故作惊讶地喊道“懿…德为师弟”司马懿不甘示弱地喊道“
- 一木难支
- 公元前172年,汉文帝前元八年,这一年文帝再次召见了贾谊,发出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悲叹。也就在这一年一少年穿越成为了皇宫中的一个皇子
- 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 牛家一郎
- 178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大英帝国从此永不落日1870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从此盎格鲁撒克逊人主宰全球1915年,犹太人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从此人类可以毁灭地球1946年,美国人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从此地球迈入互联网时代2021年,中
- 劲恭1990
- 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高祖后裔刘秀起兵反莽,誓要光复大汉江山 舂陵起兵,昆阳大战,持节北渡,横扫赤眉,平定关东,得陇望蜀 王莽、刘玄、王郎、刘盆子、刘永、隗嚣、公孙述,你们统统靠边站,我位面之子刘秀才是真天子!
- 牧马江南n
- 霍弋沉默半晌,道“王爷之行,乃君子之道,王爷之德,自会日渐丰厚1“霍夫子过奖了1刘谌慨然一叹,道“统一大业,谈何容易啊!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祖昭烈皇帝,一代人杰,雄才大略,诸葛武侯,卧龙出世,安邦定国,经略北伐,鞠躬尽瘁,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时也命也!小王何德何能,即便是早生二十年,也无力扭转
- 沉舟烂柯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东汉光和七年,数十万活不下去的农民在头上缠着黄巾,向腐朽黑暗的朝廷发出了最后的怒吼,同时也拉开了乱世的序幕。一名现代人穿越回这个时代,成为涿郡一名普通的青年,拥有了一个两千年后仍然被流传不休的名字—刘备,他将何去何从“将大汉的战旗插遍天下,有人存在的地方,就要
- 三千大梦叙平生
- 演了一辈子好人的方瑾初终于穿越成了自己的角色—只不过这一次仿佛是要来真格的了。所谓来真格的,也无非就是刀是真的,刺到身上也不会缩回去半截。血是真的,产自胸口不断蹦跶的那个器官,而不是一个又一个口感甜腻的血包。没有NG,没有排练,抡起袖子冲上去,能不能囫囵着回来还要看运气。本以为再怎么也算是熟读剧本,
- 月挽风清
- 晋江VIP2016-11-09完结总下载数:2 非V章节总点击数:55409 总书评数:281 文案这是一个临国王子来到全是盗版的敌对国家,再把敌对国家的王拖走的故事。这是一个小攻到隔壁敌对星系混得风生水起的故事。这是一个小受觊觎小攻美貌、战力、能力和他的身体的故事。卡特“既然知道我是敌国奸细,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