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万历一声吼碎了心的的郑贵妃气得快要爆炸了!自已这么多年来纵横六宫,从末受此奇耻大辱。一个小孩说了些疯话,居然打动了皇上,感动了太后?郑贵妃越想越委屈,越委屈就越不甘。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这邪诗辱臣妾至此,臣妾何辜?要当此羞辱!若说此事不是皇长子所为,那定是另有主谋。请皇上要给臣妾做主。”郑贵妃这次不是做戏,是真哭了。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郑贵妃亲口爆料满足了所有人高高吊起的胃口,随着一片此起彼伏的低声抽气声响起,足以说明大家心中的震惊程度!敢将堂堂东六宫之首的储秀宫比喻成了妖风小庙,住在宫里大大小小都是一个个的……王八?
谁敢如此公然挑权势煊天、炙手可热的郑贵妃,这个皇长子若不是吃了熊心豹胆,那一定就是个疯子!一时间接收受众多无比敬佩的目光洗礼的朱常络大大翻了个白眼。贱人就是矫情!不过就是一句诗,至于这么大反应?
此刻的万历皇帝恨不得挖个洞钻起来得了,比起刚刚大小老婆打架,眼前这事更让他觉得丢脸!郑贵妃不管不顾的将此事公开,使得万历难堪之极的同时,生平第一次觉得郑贵妃实在是不识大体。可恼火归恼火,到底是自个心尖上的人,见她哭得梨花带雨,心里到底还是软了。
“孙儿,那老人家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会让你捎这样一封信呢?”李太后这话问的刁钻,可也正好问出众人心中所想,就连万历都抬起头来,仔细倾听。
终于可以亮底牌了,朱常洛眼神掠过一张张各色表情的脸。恭妃愁苦,皇后淡然,太后微笑,皇上厌恶。最后落到郑贵妃的脸上,那绝对是一张美丽精致的脸,只是可惜被怒火焚烧的扭曲变了形,看着异常丑陋与恐怖。
别这么快急着生气,好的还在后边呢……冲着郑贵妃毗开牙笑了笑。明明白白感受到了来自朱常洛的挑衅的郑贵妃,要不是顾忌太后在眼前,估计这会她会冲去将那可恶的小子一把掐死。
“回皇阿奶的话,我有问过的。老爷爷说当初他家里有一个姓曹的老婆,不安份的很。天天闹妖掐架,家里闹的不安宁。后来惹到他不高兴,就将她打发了。老爷爷说大丈夫治国齐家平天下,断不可为一妇人乱了方寸,坏了大事。否则必会阖家不宁,后患无穷。”
闻弦歌知雅意,就这一句就让皇帝和太后的脸色腾的变了!母子俩心有灵犀的对视一眼。心中最后一点疑虑消失殆尽。看来朱常洛梦中所见那位老爷子必定是大明第十二代君王、明世宗朱厚璁无疑!嘉靖帝一生好道,天下闻名。
难不成生前没成仙道,死成终成神道?
皇爷爷借重孙之口,托梦警示自已来了么?万历皇帝一阵心神烦乱。今天这事若不是鬼神之说,那便是有人指使朱常洛信口胡说。可是当年嘉靖秘密处死曹端妃一事,知道的人极少。乃是皇宫秘闻,就连皇后也不知晓。一个五岁的孩子,又能从何得知?
太后想到的却是另一方面。皇孙失足落水昏迷半月之久,太医都判了没救,可在一夜之间起死回生安然无恙,常理上实在说不过去。而眼下嘉靖的出现使眼下这一切的不合理,仿佛都有了合适正确的答案。不管这个故事别人看来多么荒谬,反正李太后和万历是信了。
在万历皇帝漫长四十八年的在位期间,证明了郑贵妃确实是个很受宠的妃子。这在美女如云层出不穷的后宫中,郑贵妃硬生生将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自然规律强行逆转,简直就是一个神话般的传奇。
可惜这次,万历皇帝朱翊钧破天荒没有为爱妃出头。因为她再大,也大不过变成神的嘉靖皇爷。和神争,是人都得输!
和稀泥吧……这次不但皇上和,就连太后都罕见的和了一把,让邪诗神马的见鬼去吧,郑贵妃磕头向皇后认错,恭妃不痛不痒的被训斥了几句,然后严厉警告了在场大小观众,若敢有胡说八道者,一律杀头处理!而对始作俑者的朱常洛,皇帝罕见的没有任何表示…
永和宫事件最终以郑贵妃大败亏输而告终。里子面子丢了一地,让人踩得稀巴烂。当然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没有,起码郑贵妃光荣的获得了个‘王八娘娘’的美号!原因很简单,皇长子都说了: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嘛。
世界都可以因为蝴蝶振动一下翅膀而剧变,因为朱常洛这个外来伞兵的横空突降,郑贵妃倒点霉吃点亏着实算不上什么。综合以后皇宫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证明眼前这件不过是个开始。
事情过去了,枯燥的日子依旧。永和宫恭妃王氏一如既往被皇帝冷落,即无恩宠也无厚待。对此恭妃习以为常,只要能过上平静的生活她就非常满意了。
皇后也没什么大的改变,只是与皇上相敬如宾变成了现在的相敬如冰。除了初一十五法定日子必须见面,一脸不耐烦的皇上到坤宁宫应应景之外,帝后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各人过各人的。
只有一个人变化最大。永和宫皇长子猛斗皇贵妃,大荻全胜一战成名。这一战不仅收获了皇太后、皇后以及敏感察觉到风向即将改变气息的人们的心。更有甚者,前朝已经开始有人上表,要求万历早日将皇长子立为储君,早正国本。
对此万历皇上态度极是微妙,所有奏本送上有如石沉大海,一概留中不发。
永和宫事件后李太后特地召见了皇帝,母子二人屏退左右,嘀咕了半天,对于朱常洛所说可信程度进行再一次的深度探讨。其实完全没必必要,就凭那两句刻薄到家的诗,历历坚信这天下也只有自已那个刻薄寡情,心狠手辣的祖父写得出来。
这是皇爷爷对自已处置后宫的态度不满?可是您老人家不直接托梦给朕么,为什么非要借那个孩子来说给朕听呢?到底其中有多少含义?万历对这个问题很纠结。似有所悟可又不愿往深处了想。。
“朕才是这个皇朝的主人!凭什么要对朕指手划脚!”万历皇帝心中咆哮,似乎在向冥冥中那个打小就给予他浓重的阴影与压力的那个人发出怒吼!
时光韶华,逝如流水。春去秋来,又是一年。
这一年的朱常洛吃得好睡得好,原先单薄的身体已经养得结结实实。永和宫在皇宫内的地位依旧没有什么改变。可是在太后与皇后的庇护下,生活用度比之先前已然好的太多。再加上皇后一天三次的叫去吃饭,什么好的吃什么,现在朱常络日子过得舒心加开心,幸福得冒泡。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做为一个有志气有抱负有想法的来自新社会三有青年,朱常洛并没有这样沉迷下去。
没事的时候他也常常想,如果自已穿越在大唐盛世,那自已绝对利用自已的先天优势,好好过一番风花雪月的生活。可惜没那个命呀,一个六岁的小孩,只能天天捧着小脑瓜,苦思冥想,只为了想招摆脱危机,不做那摆了一茶几的杯具!
一切只因为他生在明朝,因为他是明朝的第十四个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第十四位皇帝是个什么概念?别人不知道,朱常络知道!熬了三十几年,上任一个月就挂了。皇位传给自已的傻木匠儿子,让个阉竖魏忠贤搞得乌烟瘴气。傻木匠儿子又传给他的弟弟,也就是自已另一个儿子上吊皇帝祟祯帝,李自成作乱,吴三桂造反,从此大明江山到了头。
只短短几十年,大好的江山落入脑后拖着根鞭子的蛮夷鞑子手中,从此汉族进入一个恶梦般的时代,八旗铁骑践踏大地,鲜血战火焚遍神州。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历史。改变历史,会有什么严重的后遗症,朱常洛不知道。
胸中热血沸,壮志凌云宵。不论老天爷有意无意的将自已带来到这个动荡不休的世界,这就是命运!命运注定自已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改变自已的命运,改变这个朝代的命运。
在此后无数个翻来覆去睡不着夜里,在将前前后后想得通透以后,热血沸腾变得拔凉拔凉的。事情真没有那么简单,那怕自已是个穿来的,知道原来历史的走向,保护自已是足够。可是想要改变这个国家、改变眼前这一切谈何容易!
如今的大明江山,内忧不止,外患不断,乱象频生。蒙古、宁夏、四川,不是叛乱就是入侵,连年征讨更是搞得国库亏空,军费激增。
纵观明朝三百年中的十六任皇帝,不是没有出过好皇帝。象开国皇帝朱元璋,象明成祖朱棣,象明孝宗朱佑樘,这些都是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开国之君、中兴之主。
有好就有坏,黄鼠狼下豆雏子一辈不如一辈。比如恨不能拿宦官当亲爹的明宪宗,还有设立豹房,荒淫无度的明武宗。武宗这个名字太正式了,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可是提起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绝对是家喻户晓。游龙戏凤一出戏,至今在戏曲界电视界电影界大放异彩,传唱不衰。
好的有,坏的有,还有奇葩的。嘉靖皇帝修了一辈子道,练了一辈子丹,做梦都想成仙,最后求仁得仁,吃丹挂掉了。更奇葩的就是自已现在这个爹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居然创造了三十八年不上朝的惊人纪录!
朱常洛对他爹表示由衷的敬佩及深深的敬仰!如此皇帝,前无古人后面估计也没有来者了。
猜你喜欢
- 吾乃皇帝陛下
- 【飞卢中文网a级签约作品:大唐从大都督开始到皇帝】穿越大唐,成初唐历史最让人遗憾的贤王李恪 从此盛唐命运截然不同 被排挤到川蜀益州,任无实权的大都督 一日之内,斩奸佞之臣,坐稳大都督宝座,从此成为益州的天 改税收,造铁军,革军政,事农桑,创建前所未有最繁荣之地 李承乾“李恪功劳百倍于我,储君之位不保
- 朝闻可馨
- 一代太女,惊艳绝伦,掌权如皇,红颜薄命,憾然离世;一座皇朝,分崩离析,覆灭不存,残留遗民,隐世百年;一家七口,幸福美满,天降横祸,连连遭灾,家破人亡;帝星现,预言始,太女还,隐族出,天地间,风云起,这天下,谁主沉浮?且看复仇之火,星星燎原,重生太女,剑指天下,掀起腥风血雨,成就一代女帝千秋帝王业!一
- 石易郎
- 一个看了很多起点小说,很有经验的流氓,意外成为了明末的崇祯皇帝,他到底会干些什么流氓的事情
- 香港大亨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有崇祯皇帝配合他窃国,这该是如何一般的嚣张
- 黑马河
- 王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杀阵之中。amp;gt/bramp;lt;他躺在黄花梨的架子床上,身边机关林立,头顶的纹龙箱是机关盒,架几案式书案,全身光素,线条棱角爽利明快,通体黝黑亮泽,两个扁抽屉也是机关,大四件衣柜、滚凳、官帽椅、台灯都是机关重重。amp;gt/bramp;lt;他熟读《鲁班匠家
- 执笔绘斜阳
- 我还是那个温雅善良的朱允文,只是我不再是那么默默无闻领了饭盒。我为数亿人而奋斗、建造一个全新的大萌)
- 大明第一帅
- 【2019历史网文之王大赏】参赛作品
- 千骨一蔺
-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大帝手段尽出,平息内乱,清楚外患,让末世大明再次站立起来!争霸世界,怎能少了我大明帝国!一个懒惰却有理想的人,一个看似懦弱却冷血无情的人,一个看似小人却一心为民的人。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让历史来评价吧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明帝
- 三十六帝
- 湖伯大人不好了!村民们又丢童男童女来献祭了,说是求您布个雨 什么?把本湖伯这里当幼儿园了吗?是想让本书被和谐吗 河蟹先锋,传本湖伯旨意,根据法律规定,咱这只收十四周岁以上少女 湖伯大人不好了!隔壁家山神率领大军攻过来了,说您香火捞过了界 什么?一只小小白虎精也敢嚣张?老虎不发威,把本湖伯当病猫了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