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辞官与弹劾
卫太尉今日当然不是平白无故进宫的。
刚才在梁世成所叙述的案情中,卫蒹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
但在之后案情的后续处理中。无论是楚皇,还是文武群臣,甚至是牛栏街刺杀案的事主楚君凡,却都装作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因为卫蒹葭是卫太尉唯一的孙女,也是卫家唯一还活着的直系血脉。
等到诸事已毕,百官正要下朝之时,卫太尉终于开口说话了。
许多反应快的人,已经在猜想卫太尉肯定说的是关于卫蒹葭的事。
无论卫家地位多么显赫,无论楚皇多么恩重,满朝文武如何的敬重卫家,从常人的角度来讲,卫蒹葭涉及到如此的案件中,怎么可能一句话都不说哪?
即使事情的真相是大家尊重卫太尉劳苦功高,愿意原谅小姑娘不经意间犯的错误,但任何人也不能把这种宽容当作理所应当。
楚君凡也这么想。
他认为卫太尉,接下来肯定会向楚皇以及文武百官,说卫蒹葭年幼无知,犯下打错,应当怎么怎么处置。
或者说些话来感激楚皇、满朝文武以及楚家无人追究卫蒹葭的行为。
诸如此类的话。
但卫太尉开口说得话,却似乎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
“老臣请求陛下恩准辞去太尉之职!”卫太尉拱手为礼向楚皇说道。
嗯?!
群臣一片哗然。
更有不少臣子惊讶之下,连道“不可!”
卫太尉竟然在此时向楚皇辞官?!
楚皇似乎也很是惊讶,“老太尉,你为何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朕在宣德十年不是下过旨,太尉乃是您一生的官职。你何处此言啊?”
卫太尉说道:“老军头自十年前便倍觉身体日况愈下,已经无力担任太尉之职。曾经在宣德元年,宣德五年,宣德十年多次向陛下辞官,实在老夫年岁已老,精力不济,只是多次被陛下拒绝,并多番恩宠,不仅允许老臣平日可以不上朝,也允许老夫不去枢密院,但老夫担着太尉的官职,又不能为朝廷做什么事情,实在是心中有愧啊。”
“太尉此言差异。太尉虽是这些年淡出朝堂,但有太尉坐镇,我楚国的军队便仿若有了一根定海神针。太尉如今饮食康健,身体还硬朗着,如今天下烽烟将起,我楚国还需要太尉帮着整肃军务哪。”
却是一旁的太子,突然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太子此言有理。”楚皇微微赞许道,似是对楚国的这番话很是满意。
朝中的许多文武也微微颔首。
事实上自从宣德五年之后,卫太尉已经很少出现在朝堂上了,也几乎不怎么去枢密院。
他就仿若一尊泥菩萨,躲在楚国的朝堂一侧,虽是没有什么举动,但有太尉在,军方便似有了靠山,有了底气一般。
说实话,很多臣子猜测楚皇的安排也是此意,就这么把卫太尉供着,直到他老死,然后朝廷中便再也不会有太尉这个官职了。
二皇子待太子说罢,也站了出来,开口说道:“太尉大人,可是为了蒹葭妹妹的小错而自责么?此次的牛栏街之事,说到底不过是一场误会而已,蒹葭妹妹不过是在中间无意中说了一句话而已,实在算不得什么罪行。父皇和诸位文武不提,是因为这事情说起来的确跟蒹葭妹妹没什么关系,并不全然是因为顾忌太尉的原因。”
看到太子一番话得了父皇和许多文武的赞许,二皇子自是不落人后。
他这番话同样说完,楚皇没有什么表情,但群臣同样有人赞许不已。
适才太子说话还遮遮掩掩,二皇子则直接的多了,三言两语中直接将卫蒹葭从牛栏街刺杀事件中摘了个干干净净,顺便还暗赞了下卫太尉的高风亮节。
二皇子告诉大家,卫太尉之所以辞官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孙女犯了点小错,自责的原因。
卫太尉也不理会太子和二皇子,继续说道:“老军头戎马一生,实在是对军伍中事烦透了。这些年虽然有心不再操劳军中之事,但毕竟挂着太尉的称号,军中包括很多枢密院的一些将领大人们,做起事来依旧畏首畏尾。再加上如今,蒹葭也渐渐大了起来,她父母早亡,只余老军头一个亲人,我得多花点心思,为他寻觅一个佳婿。”
楚君凡虽说不上宦海沉浮多年,但前世那么多小说,电视看多了,也算陶冶出点政治心眼。
听到这里,他似乎觉得卫太尉此时说的话里面藏着无数玄妙之处,只是到底是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他只是直觉卫太尉辞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原因,比如说是为卫蒹葭避罪这样表面的原因。
“太尉的意思,朕大抵是明白了的。既然太尉一心归老,想要享受天伦之乐,朕便准了老太尉的奏请吧。只是太尉的这个官职,大概我楚国也再无人有资格担任,朕特许太尉大人即使归老,也可永享太尉尊容,自朕以下,上至太子,下到黎民,都不得对太尉无礼。尔等,听清楚了吗?”楚皇说道。
最后一句话,当然是对群臣说的。
楚皇说得意思,便是从此之后,卫太尉便只是个尊贵的称号,而不再是三公的官职了。
群臣自然俯首称是。
“至于蒹葭的婚事,老太尉不用担心,你和蒹葭可以慢慢挑。只要是我楚国境内,上至太子亲王,下至士子剑客,只要您老开口,不论他是否娶妻,朕都会帮你促成此事。你看如何?”楚皇又继续对着卫太尉说道。
卫蒹葭听着楚皇说起自己的婚事,虽是大大咧咧的性子,但脸上却已经飞起两朵红云,头也低了起来。
“多谢陛下。”卫太尉淡淡的说道。
楚皇略一沉吟,再次下了一道旨意:“朕封蒹葭为长乐郡主,以后她婚嫁之时,当以郡主之礼。”
群臣自是不会反对,卫太尉再次谢恩。
正在楚皇以为无事,太监又准备出列宣告退朝之时,卫太尉再次开口说道。
“老军头如今虽已辞官,但还想上一道奏章。”
楚皇很是意外,但还是开口说道:“老太尉有何事要奏,尽管说来。”
“老军头弹劾现任骁骑营统领叶南山治军不严。”卫太尉惜字如金的说道。
他甚至连详细的罪名都没说,只用了一个治军不严。
群臣不住的心里思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些知情的人,这才想起,死掉的骁骑营副统领受过卫太尉的教诲,也算是卫太尉的门生。
楚皇听了卫太尉的话,略一沉吟,也不多说,直接下旨:“骁骑营统领叶南山,治军不严,着流放岭西,依旧军中效力,三日后起行!钦此!”
叶南山听到旨意,也不多说什么,甚至一点表情都没有。
楚君凡当然不知道方大卫跟卫太尉的实际关系,但此刻结合前面梁世成所说的,以为是因为卫蒹葭找了方大卫帮忙累他致死,所以卫太尉才参叶南山。
只是看着卫太尉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楚皇便把叶南山流放岭西,卫太尉在楚国的地方可见一斑。
太监第三次走出来,却开始有点疑神疑鬼,战战兢兢的,很担心这次再被什么人打断。
所幸,这次卫太尉没有再次开口说话,群臣自然不会有什么话。太监终于开口:“散朝!”
这一次朝会就此结束。
上朝的排班行走顺序,论资排辈,按照地位尊贵,下朝时依然如此。
像楚君凡这等地位的人,当然是最后一批走的。
走在前面的依然还是卫太尉。
白发苍苍的他在一身火红裙装的卫蒹葭的搀扶下,慢慢的向殿外走去。
身子略带蹒跚,此时看来,真的是风烛残年,凄凉不已。
楚君凡看着这番场景,不由得觉得悲凉不已。
他的脑海里想起了前世某本名著里的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世事不过如此,王图霸业抵不过黄土一捧。
他一边想着,一边口中的喃喃的说着。
他没留意到之前跟他站在一边,对他早朝偷偷睡觉的行为鄙视不已的那位年轻的大人,听到他口中的词句,不由得眼神一亮。
......
旭日东升,新的一天来到。
楚君凡和楚君文下了朝一起回府,俩人随意就朝上的事情交流了一些看法,便匆匆食用早餐。
待到饭后,楚君文自是前去衙门公办,他如今有了正职。而楚君凡也有事情做,他得好好为自己三日后的决斗做准备啊。
叶南山,是叶重之弟,而且本身乃出自军中,肯定不是易于之辈。
楚君凡当然不会以为一入九品,他便无敌。他只有不死的把握,只是必胜?哪只是笑话罢了!
但这根本不妨碍他全力一赴!
叶南山跟人的感觉是十分爽利的人,他说不会杀楚君凡,那楚君凡便相信他真的不会有生命之危。
所以,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了解九品高手,并提高自己的机会。楚君凡在心里想到。
太阳渐渐南移,大街上的商贩店铺都开始了新一天的营业。
当快到正午的时候,鸣凤楼里走进了一位女子。
她不施粉黛,素颜朝天,却是看起来美丽无比。
一个女人走进鸣凤楼这种地方,一般都会引来顾客的阵阵口哨,肆意调笑。
但此刻却是例外。
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客人尚少,因为鸣凤楼这种地方,向来是晚上生意是最好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的面容一直肃着,看上去便知道是一个不拘言笑的人。
更重要的是,她的身后背着四把剑!
两两交错,一边两把,正是背着四把剑的少女!
猜你喜欢
- 徐祸
- 鬼命阴倌徐祸 徐祸的其他作品:徐祸、罪鬼之证
- 徐祸
- 徐祸桑岚季雅云
- 三木李子
- 晋江2017.1.17完结文案辛络绎与好友打赌,要拿下天下第一美人,就算将来不能醒掌天下权,也能醉卧美人榻。于是乎,从当年开始,那傍上第一赫然写了“梨杉枬”三个字,你特么的为什么没告诉我现在开始男的也可以上榜呀…男人上榜也就罢了,他,他还谋杀亲夫…梨杉枬遇到一个不详人,那人见他第一面就说他谋杀亲夫,
- 风吹墨洒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辈子姜祸水所嫁非人,十年殚精竭虑终为他人作嫁衣,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重活一世,她无意撞破那个敌国质子温和无害面具下的另一幅面孔,从此纠缠不休 他装无辜,她明嘲讽 她暗算人,他使绊子 他被诬陷,她幸灾乐祸 她被求娶,他却坐不住了。
- 余人
- 一个祸害重生在明朝寒门书生身上,这个书生有一个妹妹,所以这个祸害便有了妹妹,从此开启了他彪悍的人生—作者述。这是一个“我有妹妹,所以我很牛叉”的故事—读者评。
- 浮梦流年
- 我从出生前就给人算计了,五阴俱全,天生招厉鬼,懂行的先生说我活不过七岁,死后是要给人养成血衣小鬼害人的。外婆为了救我,给我娶了童养媳,让我过起了安生日子,虽然后来我发现媳妇姐姐不是人…从小苟延馋喘的我能活到现在,本已习惯逆来顺受,可唯独外婆被人害死了这件事。为此,我不顾因果报应,继承了外婆养鬼的职业
- 浮梦流年
- 我从出生前就给人算计了,五阴俱全,天生招厉鬼,懂行的先生说我活不过七岁,死后是要给人养成血衣小鬼害人的 外婆为了救我,给我娶了童养媳,让我过起了安生日子,虽然后来我发现媳妇姐姐不是人 从小苟延馋喘的我能活到现在,本已习惯逆来顺受,可唯独外婆被人害死了这件事 为此,我不顾因果报应,继承了外婆养鬼的职业
- 吾乃鬼才
- 仇恨面前,命如草芥 万年轮回,不过报复一场 为了挚爱不惜葬送亲情,也不曾饶过苍生 为了复活一人,不惜费尽心机乱了天下,值与不值 为了全我一世,不惜承下罪孽丢了记忆,值与不值 何为情?我此生就仅是为他人带来痛苦的灾星 吾非良人 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