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的圣旨从陈留之地而出,最先波及的自然是豫州兖州方的郡县,得圣旨者无数,有各地世家名门,有州刺史,有郡守太守,也有一些县令。
对于这一份圣旨,有不相信的,也有义愤填膺的,更有开始调动兵马蠢蠢欲动的。
天子诏书,勤王入京,对于无数人都有一个诱惑。
豫兖之地,本是中原中心,坐拥雄厚兵力的人更不少。
陈留太守张邈是第一个出兵响应勤王召令的人,陈留之兵也最先调动了起来,兵马虽然不多,但是和曹操麾下的子弟兵回合,声势速成,影响力一下子就已经覆盖出去了。
有了第一个诸侯的响应,这就等于打开了一个堤坝的洪水,自然而然的就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个响应勤王圣旨出兵的是东郡太守乔瑁。
东郡之兵,向来也是赫赫有名的悍勇之兵,太守乔瑁本是士族之中的翘楚,乃是袁氏门臣的中流砥柱,牧山斩四世三公袁氏,把士族第一门阀灭其京城满门,触怒了士族怒火,乔瑁对于牧山早有反意,自然顺意出兵。
陈留兵马,东郡兵马,加上曹操本部,足有两三万的兵马之多,曹操更是把麾下兵马一口气向陈留西部推进二百里,威逼汜水关一线,勤王之势已成雏形。
大势所趋之下,响应的诸侯也开始越来越多。
九月二十三日,山阳太守袁遗下了一份告山阳郡上下全体百姓的诏文,征召郡中八千青壮,联同八千郡兵,出兵一万六千,响应勤王,讨打国贼牧山。
九月二十七日,济北相鲍忠,倾尽济北之力,下令济北上下开始征兵,征召讨伐朝廷国贼牧山之兵。
九月二十九日,后将军袁术身穿白色素麻长袍,头戴白巾,召集五万汝南军,号称十万大军,在汝阳誓师,誓要讨伐国贼牧山。
这可不是一个只有声势的诸侯,丧父之痛早已经让袁术悲痛万千,勤王圣旨还没有下的时候,他已经集合兵马了,顺着勤王圣旨,他毫无顾忌。
京城远在关中,而且牧山主力他即使愤怒之中也清楚打不过,不会毫无理智的出兵京城。
可是牧山老巢南阳却是近在咫尺。
不足三日,汝南军杀入南阳,首当其冲的是舞阴。
舞阴仅仅挡了汝南军一天被攻破,汝南军长驱直入,兵峰直指宛城。
南阳太守刘劲仓促之间出兵抵挡,把暴熊军留守的一营主力布置在宛城东侧的,直面汝南军,一场大战拉开。
一个个太守不断的响应之下,豫兖之地的勤王之势已经爆发,一个个的诸侯全面向着勤王的方向滚滚而去。
十月六日,豫州刺史孔秞,兖州刺史刘岱,两大刺代表两州的大统,他们联手发出了告天下之书,号召勤王之兵。
豫州兖州,本是就是中原的核心,人口的集中地,青壮无数,以两州刺史的威慑力,足以征召十万青壮,声势一发出来,一下子把勤王之势推向的一个高峰爆发的阶段。
豫兖两州虽声势凶猛,但是想要集合兵马,还需要时间,毕竟征召兵马,准备粮草,兵马回合,这都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且朝廷毕竟尚有汜水关为天险,他们想要进入关中,必须经过苦战一场。
对朝廷之上,影响最大的始终是关中之地,圣旨出了豫州兖州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关中。
想想当无数份的圣旨进入关中大地的一个个郡守太守的手中,就算朝廷想要压制,也难以压制。
进入这些郡守手中,就等于进入朝廷的眼中,袁氏上下被斩首示众的风波还没有过去,勤王风波再起,而且是直对当朝第一权臣,牧相国。
这顿时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番轩然大波。
“居然敢出兵勤王,这曹孟德可真有胆量!”
“圣旨虽是圣旨,我现在就在想,这个圣旨是不是陛下发出去的”
“恐怕十有**是我们陛下发出的勤王圣旨,陛下昔日还下旨杀牧相国,如今下圣旨勤王也不出奇!”
“当初牧相国凭借先帝的诏书,挥兵北上,以勤王大义斩国贼何进,方有今日盛况,如今天下勤王,居以其为国贼,恐怕牧相国要怒火冲天了!”
“接下来我们可小心翼翼,万万不可惹怒牧相国。”
“……”
众所周知,牧相国本来就是以勤王之兵而入京城,如今又有人勤王,而且勤王的目标就是他牧,可想而知他心中的怒火。
所以连续数日上朝,百官大气都不敢喘息,生怕惹怒了这一尊暴熊,惹得暴熊大开杀戒。
但是渐渐的,他们去发现牧山比他们想象之中要平静的多,丝毫没有受到勤王圣旨的影响,每日如旧的上朝,上朝议事,上朝处理朝廷政务,继续尊天子之位,继续落实牧氏政策,仿佛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可正是如此,更让文武百官心悸,越是安静,暴风雨就越是狂暴,这一场暴风雨,根本无法避免。
这一日,朝议散后,百官鱼贯而出,司徒王允和尚书蔡邕并肩走出了宫门。
“伯喈兄,曹孟德如今手持天子圣旨,召天下勤王,意欲对抗牧元中,此事你如何看”王允突然开口,低沉的问道。
他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的智慧告诉他,勤王一起,大汉永无宁日,甚至会进入一个支离破碎的地步。
而作为一个大汉之臣,他认为天子既然下令,天下就应该遵从。
纠结的心思让他这些日有些的摇摆不定起来了。
“子师兄,你是不是想要问老夫,到底该遵从天子诏书,还是支持牧氏一党吧”蔡邕看了一眼王允,淡然一笑。
两人本是至交好友,可当日牧府行刺的事情让他们心生芥蒂,皆为汉室忠臣,他们的道已经不一样。
“伯喈兄,汝乃是汉臣!”
王允说的很直白。
纠结之中,他早有决断,汉臣就是汉臣,既是天子诏书,当遵之,他王允贵为大汉司徒,定要捍卫汉室尊严,绝不允许如同牧山这等权臣,凌驾在朝廷的权柄之上。
“老夫是汉臣,却非他光熹之奴,我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就毁在他的一封勤王诏书手中了。”
蔡邕冷冷的说到:“天下勤王,简单的一份圣旨,可召唤来百万兵马,可这些兵马杀入关中,将会给我们朝廷带来何等的后果,王子师,你心中明白,自此之后,谁有兵马,谁就能有勤王之念,届时的天下,还是我大汉的天下吗”
“伯喈,陛下终归是陛下,是我大汉之君,由不得你来说!”王允阴沉的道:“你与牧元中虽然为姻亲之家,可牧元中行径你有眼目睹,当日刑场上,他毫不犹豫的下了斩令,袁氏一门,何等无辜,朝堂之上,他把持朝政,如天子无物,如群臣无人,独揽权柄,肆意杀戮,天子下令勤王,虽有不妥,但也是无奈之举,若为汉臣,当遵之!”
“子师,当日牧山勤王,如今窃取权柄,若勤王之兵至,你如何保证,他们是勤王而不是窃取权柄”
“天下必有忠义之士!”
“忠义之士有,但是未必拧得过这韬韬大势!”
“伯喈兄这是执意要支持牧元中对抗陛下了”王允失去了耐心,看着蔡邕,眼神有一抹阴鸷。
“谁能让大汉江山稳固,老夫就支持谁,老夫最少问心无愧!”言毕,蔡邕上的马车,扬长而去。
王允站在宫门前,目送马车离去,神色之间,阴
猜你喜欢
- 传说中的阿呆
- 浩荡三国,群雄并起 文臣武将,各展才华,逐鹿天涯 这个思想与武力剧烈碰撞的时代,灿若春秋 刘云像是一颗沙粒,悄无声息的落入了这滚滚历史尘埃 黑衣飞扬,衣袂掀起历史的车辙 武帝令:逆天道,顺孤意!
- 三千龙龙
- 末世降临,世界异变 强者无敌天下,弱者苟延残喘 在黑暗的末世,唯有他,坚守在人类最后的战场…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逍遥永飞
- 师姐,我昨晚梦见常山赵子龙是我师傅,汉室宗亲刘玄德是我老爹,智商100+的诸葛亮被我耍得团团转…哎哟,我说真的,别打脸!
- 君子毅
- 秦峰字子进,孑然一身后世而来,东汉王朝顿起波澜 袁绍掉落坑中!为何高呼子进救吾 曹操被秦峰踹下山崖!又为何对他感恩戴德 黄巾百万!张氏三兄弟怎么会接连惨死 灵帝死后,秦峰做了什么?令何太后甘心宽衣解带 众目睽睽之下,他又用了什么办法?将本该上董卓大床的貂蝉掉包 看!一统江山谁人荣登大宝。观!无双铁骑
- 明皿
- 黄巾贼寇赵弘率领着残存的数百人马,冲破汉军重重围困,斗曹操,战刘备,敌吕布,破袁绍,灭马腾;收诸葛亮吕蒙于幼童之时;服甘宁、徐晃于落魄之日,纵横寰宇,与天下英雄为敌!
- 美腿阿姨
- 穿越+三国的同人题材其实不少,但是以女性视角解读的就凤毛麟角,让我想起两部比较有名的三国女性视角漫画,一个三国艳记,纯H漫,还有一个就是一骑当千,作者对汉文化颇有研究,而行文又是在三国的框架下带有现代风味,短短两章涵盖丰富,甚至有点给历史人物翻案的意味,值得追更 本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小说阅读站,想看
- 风云乱舞
- 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 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 名将,美女,地盘,我统统要!
- 洛雨辰风
- 墨竹林中,烈日当头,焚香三拜,祭告天地。三人异口同声:我等在此义结金兰,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 从今往后,天地为证,山海为盟,有违此誓,天地鉴之 至此”墨林之义“传唱天下,墨林三人征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