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正月十五。
自从过了十五之后,天气开始渐渐的回暖,冰雪尚未彻底的融化,但是每天的阳光多了不少,一些官道驰道也好走多了。
汉水,石泉。
石泉是一个亭,临近汉水,交错在的秦岭子午道的入口。
“看来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不必继续赶路,我们就在这里找地方扎营吧!”
牧景揭开马车的车窗,看了一眼,早上刚刚才露头了太阳已经压下去了,周围都是阴沉沉的乌云,不见雪,但是冷风呼啸,冷意丛生。
“诺!”
陈到张辽同时领命,安排将士扎营。
沿着汉水,方便取水取材,想要找一个扎营的地方不难,不到半个时辰,两天挑选了在汉水斜滩上的一块空地来扎营,安排将士伐木取材,建立辕门,一边依水,一边靠山,这个临时扎营的营寨搭建的很快,天黑之前,已经建立起来了。
黄巾军主力已经在去岁就拔营西来了。
这一次的主力,是景平军。
景平第一军和景平第二军,在三天之前会师西城,拔营西来,三天赶路,倒是没有走多远,只是走了一百多里路而已,寒冬未过,初春未至,如今赶路,依旧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晚上。
天上降落了一下小风雪,将士们一团团篝火的点燃,倒是没有太过于在意,这点小风雪,无非就是寒冬腊月最后的余威,伤不了已经熟悉冬季天气的将士们。
牧景也在围着一团篝火,坐在一块青石上,折断手中的干枝,丢尽篝火里面,看着篝火,神情陷入沉思之中。
这一战,怎么打
他心中也十五十六。
倾尽全力,连南阳受困他都不撤兵,等于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场战役之上了。
可这一场战役,并不乐观。
单单是张鲁,他能对付。
但是长安出兵,成为了最大的变数。
“如若戏志才和黄忠能顺利的把白波军带上来,攻打南郑的机会就很大!”牧景喃喃自语的说道:“只是不知道剑阁这一关,他们如何过!”
“这碗药,喝了!”
张宁这时候把一碗熬了一个多时辰的中药端过来,递给了牧景。
“又喝”
牧景思绪被打断,看着这碗黑乎乎的东西,吞咽了一口唾沫,为难的说道:“我的伤势早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现在盘龙槊我都能舞动了,还需要喝药!”
张宁也不知道是报复还是咋地,她熬出来的药,没有最难喝的,只有更难和的。
“喝掉!”张宁强势如虎。
牧景无奈,小命都握在某人的身上,不得不臣服啊,只要捏着鼻子,把这一碗黑不溜秋的东西硬生生的吞咽下去了,还得强压着喉咙那股反胃的感觉。
“多大的人了,天天吃药,还要哄!”
张宁鄙视了他一眼。
“你说的轻巧,你问问,让谁和一个月这样的药能喝得下去!”牧景抱怨的道。
“我这是为你好!”
张宁道:“之前你练功就已经伤的内脏,伤一次,调理艰难,如今你有几乎战死沙场,外内俱伤,外伤好样,可你被震伤的五脏六腑,哪有这么好养啊,若非此战关乎我们所有人的未来,你最起码要安养一年以上,我都不会让你出门!”
汉中战役,此时此刻已至关键时刻。
得之南郑,日后可期。
失之南郑,大祸临头。
所以即使张宁也阻止不了牧景上战场,这战场他必须要上,作为一方诸侯,众将之主,此时此刻,他不在战场上亲自坐镇,军心不稳。
“我觉得我的身体挺好的!”
牧景吐了一下舌头。
“哼!”
张宁冷哼一声,只是嘱咐了他一句:“每日练功,不许超过一个时辰!”
“是!”
牧景耸耸肩,对张宁的话,奉为圣旨。
张宁转身离去,给也不给他一个好面色,牧景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这一次受伤,差点把小命都丢了,算是把这位殿下得罪不浅啊。
“拜见主公!”
陈到张辽安排好军务之后,联袂而来。
“坐吧!”
牧景指指手,对着正对面的位置,说道:“石泉亭这里位置不错,合适屯粮,西城距离前线太远了,必须有一个粮仓保证我们的后勤,你们各自留下兵马,在此扎营!”
“诺!”
两人点头!“
“主公,从石泉亭过去之后,已经进入战场了,汉中军不仅仅列阵在南郑,沿途一百余里,皆然建立了据点,把南郑周围经营了如同一张网!”
商议了后勤之后,陈到才走出来,主动说道:“现在黄巾军还被困在汉水之南,距离南郑不下八十里,寸步难进!”
“中恒!”
“在!”
“传我军令,让黄劭立刻进兵,兵分三路,给我强行打进去!”牧景想了想,开口说道。
黄巾军保存不少主力,算的这一战的主力。
这时候不以黄巾军吸引主力,后续计划无法开始。
“诺!”
霍余作为的牧景身边的文吏,整理奏本,传达命令,都是他的职责。
“已经开春了,我也没有时间拖下去!”
牧景看着两人,道:“这一战,如何打,一早已经有了战略部署,但是现在出了意外,我需要一个人为我去挡住这个意外!”
“阳平关”
陈到和张辽都是决定聪明的人,听牧景这么说,就已经能知道他的心思了。
“主公的意思是,让我们分兵北上,迎阳平关的西凉军”
陈到低声的问。
“如若让西凉军南下南郑,那会是什么结果”牧景问。
“这个……”
张辽想了想,才回答:“南郑城本来城高墙厚,而西凉军可是百战精锐,哪怕他兵力只有一万五千左右,足以让南郑不失,只要稳住南郑,再有阳平关在手,长安的兵力南下不是问题啊!”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西凉军压在了阳平关之上。“
牧景凝视篝火的火焰:“我需要时间!”
“主公可吩咐!”
两人对视一眼,双双拱手说道。
“你们自己决定!”牧景摇摇头。
“我去吧!”陈到说道。
“为什么”牧景若有意为的问道。
“拦截北面的西凉军,关键此战成败,但是他们兵力不多,我景平第一军连番伤亡,损失不少,可挡他们还是挡得住了,汉中军必会死守南郑,目前来说,景平第一军的战斗力不如第二军!”
陈到说的很直白。
景平第一军在西城战役之中折损过甚,特别是的景平营,几乎全军覆没,他也没有什么时间补充兵力,所以战斗力已经大大折损。
而景平第二军一直都在上庸整顿,有第五营的底蕴,加上数个月以来,在苏辛和叶儒的努力之下,已经把足足四五千的上庸精锐融进了体系之中,战斗力更上一层。
“文远,你认为呢”
牧景问。
“我赞同!”
张辽想了想:“虽然景平第二军新兵太多,缺乏战斗经验,可与汉中军交战,比和西凉军交战,更容易积累经验,汉中军兵力强,战斗力不强,西凉军兵力弱,可一个个凶悍如虎,不利于我第二军发挥实力!”
第二军的实力在兵力,短短之间之内,收拢了上庸降兵,还征召了一些青壮民夫,第二军的兵力,已经超过一万。
“好!”
牧景摊开一份向西的地形图:“我们休整一夜,明天早上拔营,我向率景平第二军,向正东方位,直扑南郑,陈到!”
“在!”
“你的率景平第一军,从东北方向的岔路走去,渡过汉水之后,直接进攻安阳县城,只要你们能拿得下安阳县城,就能把西凉军挡在阳平关之中!”
阳平关出来,就是安阳,顺着安阳下来,那才是成固,成固向西南,才是南郑城。
守住安阳,等于盯住了阳平关。
“明白!”陈到点头。
“西凉军一旦进攻不顺利,他们的后续肯定有援军,他们对汉中窥视甚久,会有多少手段,我都不清楚,会调遣长安多少兵马,我也不清楚,但是我清楚,此战不好打,我给你的军令,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坚守十五日即可!”
“坚守十五日”
陈到闻言,眸光猎猎,问:“主公,如今尚未开春,天气依旧寒意冲天,进攻必然艰难,区区的十五日之间,能破南郑吗”
“能!”
牧景自信的说道。
南面已经传来的消息了,戏志才和黄忠已经顺利脱离成都,现在正在赶路北上,只要自己顺利率领白波军汇合,南郑这座城,他们无论如何都是守不住的。
“此战乃是定生死,决未来的战役!”
牧景拍拍他肩膀:“容不得我失败!”
南郑,关乎汉中归属。
也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戏志才和黄忠北上,等于和刘焉撕破脸了,南阳方面岌岌可危,长安出兵,摆明了要把他赶尽杀绝,如若不能定汉中,他将会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末将遵命!”
陈到坚定的说道:“景平第一军将士,那怕战至一兵一卒,都会坚持十五日时间,不让西凉军南下!”
他已经打定心意了,没有什么十五天,他必须要用手中的将士,挡
猜你喜欢
- 传说中的阿呆
- 浩荡三国,群雄并起 文臣武将,各展才华,逐鹿天涯 这个思想与武力剧烈碰撞的时代,灿若春秋 刘云像是一颗沙粒,悄无声息的落入了这滚滚历史尘埃 黑衣飞扬,衣袂掀起历史的车辙 武帝令:逆天道,顺孤意!
- 三千龙龙
- 末世降临,世界异变 强者无敌天下,弱者苟延残喘 在黑暗的末世,唯有他,坚守在人类最后的战场…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逍遥永飞
- 师姐,我昨晚梦见常山赵子龙是我师傅,汉室宗亲刘玄德是我老爹,智商100+的诸葛亮被我耍得团团转…哎哟,我说真的,别打脸!
- 君子毅
- 秦峰字子进,孑然一身后世而来,东汉王朝顿起波澜 袁绍掉落坑中!为何高呼子进救吾 曹操被秦峰踹下山崖!又为何对他感恩戴德 黄巾百万!张氏三兄弟怎么会接连惨死 灵帝死后,秦峰做了什么?令何太后甘心宽衣解带 众目睽睽之下,他又用了什么办法?将本该上董卓大床的貂蝉掉包 看!一统江山谁人荣登大宝。观!无双铁骑
- 明皿
- 黄巾贼寇赵弘率领着残存的数百人马,冲破汉军重重围困,斗曹操,战刘备,敌吕布,破袁绍,灭马腾;收诸葛亮吕蒙于幼童之时;服甘宁、徐晃于落魄之日,纵横寰宇,与天下英雄为敌!
- 美腿阿姨
- 穿越+三国的同人题材其实不少,但是以女性视角解读的就凤毛麟角,让我想起两部比较有名的三国女性视角漫画,一个三国艳记,纯H漫,还有一个就是一骑当千,作者对汉文化颇有研究,而行文又是在三国的框架下带有现代风味,短短两章涵盖丰富,甚至有点给历史人物翻案的意味,值得追更 本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小说阅读站,想看
- 风云乱舞
- 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 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 名将,美女,地盘,我统统要!
- 洛雨辰风
- 墨竹林中,烈日当头,焚香三拜,祭告天地。三人异口同声:我等在此义结金兰,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 从今往后,天地为证,山海为盟,有违此誓,天地鉴之 至此”墨林之义“传唱天下,墨林三人征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