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这么急”胡昭匆匆赶来,听到皇甫嵩兵临寿春的消息,有些诧异。
“或许,他比我们想象之中,要聪明很多!”
牧景眯眼,嘴角微微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我们一直都是以为,他皇甫嵩只懂得战场,却不懂的政治,其实我们想错的,他不是不懂,只是不屑而已,其实很多东西,他能看得明白,可原则性太强了!”
“不是很懂,说明白一点!”
胡昭看着牧景,沉声的道。
“皇甫嵩知道吕布的大军在豫州俯视眈眈的目的,而且他被迫与袁军交战,一旦进入两败俱伤的阶段,那么他可能就会遭遇吕布的狙击!”
牧景解析:“所以他以闪电战术,想要趁着吕布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县解决寿春,到时候就算西凉军南下,他只要回复主力实力,也不怕和吕布打一场!”
顿了顿,他又说:“其实相对于吕布,我更看好皇甫嵩,吕布勇冠三军,但是皇甫嵩才是军神,战场上,要是不看双方的后勤条件,胜利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皇甫嵩!”
皇甫嵩的厉害,他是亲自领教过的。
吕布的确很强,可强在个人,要是论起统帅的能力,其实吕布还不如张辽,张辽的统帅能力,在这个时代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特性,冷兵器的时代,个人武力的分量很重,一个强大的武将,起了一个大势,哪怕三千兵马,也能击溃万人大军。
所以吕布还是一员让人忌惮的悍将。
吕布率军在豫州边界俯视眈眈,这逼迫的皇甫嵩心中的压力很大,他不能坐以待毙,所以他剑走偏锋,直接兵临寿春城,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垮袁术。
这样一来,即使是吕布,也未必能反应过来。
“可他未必能攻破寿春!”胡昭听了牧景的说法,想了想,说道:“寿春城也算是城高墙厚,周围环水的地方很多,易守难攻,他袁公路就算是烂船也还有几分钉,哪有这么容易干掉啊!”
“你错了!”
牧景却不赞同胡昭的说法,道:“恰恰好相反,我认为,只要皇甫嵩兵临寿春城,那么寿春城就已经玩完了!”
“为什么这么说”
“牵一发动全身!”牧景道:“现在袁术还能支持,那是因为他的军心还在,可当皇甫嵩兵临寿春城之后,他的军心必然会被击溃,到时候汝南和九江四面的防御,都会失去作用力,不管是曹操,还是张辽他们,能直接长驱直入!”
他冷笑了一声,道:“袁公路,已经走到末路了!”
“可惜了,一代人杰,就此败落!”
胡昭有些感叹。
“现在我倒不是关系这些,我比较关系的是皇甫嵩!”牧景站起来,来回踱步,想了很久,才说道:“孔明,这皇甫嵩以前感觉他迂腐,所以对他忌惮不大,但是我现在却有些感觉,皇甫嵩即使原则上太过于顽固,可思想未必会死板,他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只是不愿意屈服而已!”
“你准备招揽他”
胡昭看着牧景,小心翼翼的问。
“错!”牧景立刻摇摇头:“我还是那个看法,皇甫嵩不会臣服在明侯府之下的,他终究是大汉忠臣,比蔡老头更加忠义无双,他这样的思想一旦确立了,很难改变,所以即使他愿意投靠我明侯府,其实我也不太敢收下他,这种人要是在你的身后反咬一口,那可才真是防不胜防啊!”
他不是不愿意。
是不太敢。
关键是,他认为自己未必能驾驭得住皇甫嵩,弄巧成拙的事情,他可不想去做。
“那你准备怎么做”胡昭问。
“我能做是什么!”
牧景苦笑了一下,道:“只能看着,现在戏志才已经去了襄阳郡,战虎营和五溪蛮营也北调上去了,九江,汝南,南阳,所有的变化,只能看他的决断如何了!”
他揉揉鼻梁,眸光闪烁了一下,浑身有些不自在的感觉,半响之后,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西凉没有这么容易能收拾皇甫嵩,可能会闹出点事情来!”
“事情那不是越闹越大最好吗”胡昭冷笑的道:“能让朝廷损兵折将,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
“要是大的没法收拾呢”
“什么意思”
“皇甫嵩要是真敢阔出去,说不定还真的有点影响力!”牧景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我们当吃瓜群众自然最好了,但是也做好最坏的打算!”
“什么是最坏的打算!”
“动兵!”
“倾巢而出”
“不无可能!”
“不至于吧!”
“局势变得太快了,快的让我有些看不清楚,最好最坏的打算,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坏处,我最怕的就是被人打了一个突然,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你这么说,我倒是有些毛骨悚然了!”
胡昭浑身一颤,道:“不行,待会我得去北武堂,和黄忠商讨一下,加强对整军的部署,尽快恢复全部的战斗力,同时安排后勤事宜,保证武库,粮库,能在战备状态之下!”
“嗯!”
牧景点头。
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
“要不我现在就去!”
“一会吧!”牧景道:“我还有一件事情准备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情”胡昭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你看看这个!”
牧景把手中一份初步拟定的计划书递给胡昭,然后道:“然后给点意见!”
“这是什么”
“你自己看!”
“神神秘秘的!”
胡昭打开,仔细的看了看之后,瞳孔微微一动,神色中尽是疑惑,半响之后,他才抬头,道:“你这样弄,是什么意思”
“表达的不够清楚吗”牧景反问。
“表达的很清楚,就是有些看不懂你的原意!”胡昭道:“你准备在昭明阁设立参政大臣的席位,这个我能看得懂,但是这些参政大臣的职权责任还有存在的意义,我都有些糊涂!”
“参政是什么意思”牧景问。
“参与政务”
“对了!”
牧景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一人之抉择,或许我和你两个人的决定,都是显得有些不全面的,人,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能不做错事,所以我打算,把明侯府的决策层改变一下,昔日明侯府大小事情,都会上报昭明阁,然后你我二人来决定,昭明阁是明侯府的决策中枢,你我就是拿主意的人,现在,我准备改变这这一种有些单薄,有些的不够全面,也有些容易专权的方式!”
他详细的对着胡昭阐述了自己的管政理念,道:“在昭明阁设立参政大臣的席位,每一席都很重要,他将会拥有决策权,能参与明侯府军政大事!”
在牧景心中,他的理政经验其实是不足的,毕竟作为一个商人出身,他无论是做事情,还是看待一些事情的眼光,都会本能的带着一种商人的风格。
商人唯利是图,做事情不管如何,永远都是看起来大气,但是实则不够大气。
从汉中开始,独立执政,一路走下来,虽然很顺利,但是很多弊端也就浮现出来了,他需要改变,不仅仅改变自己,也改变这种独裁执政的方法。
倒不是说他准备提倡民主,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不一样,在这个时代玩民主,很容易就会被玩成傻子的。
民智未开,百姓的思想都是愚钝。
你和他们说大道理,他们不会听得懂,他让他们理解,他们只懂得用自己的思维来想事情,所谓民主,只能被束缚手脚。
君主立宪制度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但是也不是这时候。
牧景想要效仿的是后世的明朝。
明朝提出的内阁制度,在封疆落后的时代,是一个不错的执政方针。
“这样以来,主公的权力就会被分化,一旦有人怀有野心,结党营私,把持了昭明阁,主公将会沦为傀儡!”胡昭倒吸了一口冷气。
牧景居然提出这样一个理政方案,他是想不到,也是不敢去想。
他可以想象得到,一旦昭明阁的参政系统建立,这对牧景的影响有多大,哪怕牧景能镇得住大局,那牧氏子孙了,他们的未来,能执掌得住昭明阁吗。
自古以来,君王都是把揽着大权,主动分权的,还真没有几个。
“人的能力,三分是天生的,七分是养成的,刘氏能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等等的英豪,也有昏聩之君!”牧景平静的说道:“我敢提出,自然认为自己能执掌昭明堂,我自信有我一天,我牧氏麾下无人敢反我,至于以后的事情,子孙自有子孙福,他们要是执掌不住,那就让他们乖乖当一个傀儡,不是很好吗,总不能我们牧氏子孙不争气,就让天下万民受苦吧,我要保证的只需要一点,那就是昭明阁的决策,不能出现问题,一条政策,关乎万民,一个小小的命令,能让无数人头落地,所以昭明阁,必须英明神武,永不昏聩!”
“主公行事大气,属下佩服,可此事关系重大,属下当好好斟酌一番,才能给主公一个答复!”
胡昭拱手行礼
猜你喜欢
- 传说中的阿呆
- 浩荡三国,群雄并起 文臣武将,各展才华,逐鹿天涯 这个思想与武力剧烈碰撞的时代,灿若春秋 刘云像是一颗沙粒,悄无声息的落入了这滚滚历史尘埃 黑衣飞扬,衣袂掀起历史的车辙 武帝令:逆天道,顺孤意!
- 三千龙龙
- 末世降临,世界异变 强者无敌天下,弱者苟延残喘 在黑暗的末世,唯有他,坚守在人类最后的战场…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逍遥永飞
- 师姐,我昨晚梦见常山赵子龙是我师傅,汉室宗亲刘玄德是我老爹,智商100+的诸葛亮被我耍得团团转…哎哟,我说真的,别打脸!
- 君子毅
- 秦峰字子进,孑然一身后世而来,东汉王朝顿起波澜 袁绍掉落坑中!为何高呼子进救吾 曹操被秦峰踹下山崖!又为何对他感恩戴德 黄巾百万!张氏三兄弟怎么会接连惨死 灵帝死后,秦峰做了什么?令何太后甘心宽衣解带 众目睽睽之下,他又用了什么办法?将本该上董卓大床的貂蝉掉包 看!一统江山谁人荣登大宝。观!无双铁骑
- 明皿
- 黄巾贼寇赵弘率领着残存的数百人马,冲破汉军重重围困,斗曹操,战刘备,敌吕布,破袁绍,灭马腾;收诸葛亮吕蒙于幼童之时;服甘宁、徐晃于落魄之日,纵横寰宇,与天下英雄为敌!
- 美腿阿姨
- 穿越+三国的同人题材其实不少,但是以女性视角解读的就凤毛麟角,让我想起两部比较有名的三国女性视角漫画,一个三国艳记,纯H漫,还有一个就是一骑当千,作者对汉文化颇有研究,而行文又是在三国的框架下带有现代风味,短短两章涵盖丰富,甚至有点给历史人物翻案的意味,值得追更 本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小说阅读站,想看
- 风云乱舞
- 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 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 名将,美女,地盘,我统统要!
- 洛雨辰风
- 墨竹林中,烈日当头,焚香三拜,祭告天地。三人异口同声:我等在此义结金兰,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 从今往后,天地为证,山海为盟,有违此誓,天地鉴之 至此”墨林之义“传唱天下,墨林三人征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