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鼎革》第247章 高句丽不战而降

    果不其然,李渊为了突出自己建国称帝的合法性和天命所归,就追赠李敏和李浑。

    圣旨表达了二人将“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揽在自己身上,替李渊而死,此为护国大义。

    李旭自然而然的袭爵了其父李浑的郕国公,拜为从三品的武散官,云麾将军。

    李旭感念韦韬世大恩,遂倾心归附。

    李旭不但善于造船,水战也是一把好手。

    其副将刘仁轨字正则,更是勇猛异常,且恭谨好学,博涉文史,直言敢谏。

    韦韬世得此二人,水战可谓如鱼得水。

    艅艎大船之上头前两杆大纛旗,一面上绣飞龙在天,腾于九霄;另一面则是虎生双翼,啸聚山林。

    此乃李渊御赐的两面大旗,意在褒扬韦韬世乃大唐的“龙骧虎翼”之臣。

    紧跟着是旌旗仪仗,分别是各营主将的将旗,拱卫着中心的韦字大旗。

    旗飘纛摆,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岚城王韦韬世夔龙玄甲,内衬锦袍,雄姿英发,气宇轩昂。

    身旁两大谋主,杜如晦、薛元敬,也是顶盔掼甲,儒将风采。

    再往后便是韦韬世的心腹爱将,裴行俨与尉迟恭首当其冲。

    一众文武紧随其后,皆是面露喜色。

    船队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各船将校维持着秩序,保证船队整齐划一,以免有损大唐王师的颜面。

    高句丽国都平城南临浿水,高成高建武见岚城王韦韬世亲督水师而来,吓得六神无主。

    即刻将静宣师太擒下,并遣使纳降。

    不降怎么办平高军水陆并进,卑沙城、白岩城悉数丢失,直逼国都。

    纵然高句丽总人口有六十万,可能战者、敢战者又有几人

    韦韬世登陆之后,率军来在了高句丽国都城下。

    高建武看清了韦韬世面容,二人顿时四目相对。

    只是与韦韬世犀利的目光一对视,颇为压抑,双腿不自觉颤抖起来,紧接着就跪下了。

    并带头山呼:“参见大唐岚城王!”

    “吾等参见大唐岚城王……”

    韦韬世见高建武吓得瑟瑟发抖,不禁笑了笑,翻身下马。

    来至切近问道:“下跪何人报上名来。”

    高建武自幼被宠溺娇纵,纨绔至极。哪里见过这大世面顿时被吓得无言以对。

    高句丽大对卢(丞相),渊太祚赶忙出列。

    用生涩的汉话言道:“回禀岚城王,此乃吾高句丽国主是也。今见殿下万分激动,故而哑言失态。”

    韦韬世又问道:“你是何人官居何职”

    渊太祚开口回答道:“下官高句丽大对卢渊太祚!”

    韦韬世横眉怒目,厉声呵斥:“大胆!竟敢冒犯大唐天威!当明正典刑!”

    渊太祚竟然不怕,不卑不亢的问道:“敢问殿下,下官何罪之有”

    韦韬世冷笑道:“呵呵,你的姓氏已然犯了不赦之罪,可明白”

    这不明摆着呢你敢姓渊你把大唐天子李渊至于何地

    渊太祚沉吟片刻,指着山间的泉水说道:

    “请殿下恕下官无知之罪,下官这就改了姓氏,从此便姓‘泉’了。”

    韦韬世点点头,收起怒容,笑道:“哈哈,大对卢果然机变,孤会请奏圣上,赐你‘泉’姓,以彰显圣上恩宠。”

    泉太祚恭敬施礼道:“多谢殿下!”

    韦韬世示意众人起身,又问泉太祚道:“高句丽军马钱粮,今有多少”

    泉太祚答复道:“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

    韦韬世很满意,接着问:“战船多少原是何人管领”

    泉太祚答曰:“大小战船,共七千余只,原是下官与犬子二人掌管。”

    韦韬世撇撇嘴,无奈说道:“泉盖苏文他刺杀大唐北平王李开道,生死孤可说了不算。”

    泉太祚连连点头,口口称是。

    韦韬世拍了拍泉太祚的肩膀,说道:“此番,你只要好生整饬高句丽,自是功不可没。

    相信圣上不会亏待你的,你儿子应该也会免去一死。”

    泉太祚大喜,连连叩首拜谢。

    韦韬世又言道:“高句丽降顺,孤当表奏圣上,使高成高建武永为高句丽之主。”

    高建武闻言,也是大喜而退。

    数月后,李渊派自己的心腹,潭州都督沈叔安为钦差,带着圣旨,与大道真人欧阳文携三清天尊塑像,出使高句丽。

    大道真人欧阳文设坛讲道,高建武带高丽道士及信徒数千人,来听其讲解《老子》。

    李渊敕令册封荣留王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国王。

    并在辽东设下安东都护府,以韦韬世兼领大都护。

    自此,高句丽改为高丽,为大唐附属国,年年纳贡称臣。

    泉太祚带着被释放的儿子泉盖苏文找韦韬世登门拜谢。

    韦韬世并未接见,并且有举荐了泉太祚为高丽大行台尚书令,好让其更好的治理高丽。

    又令泉盖苏文为检校水师都督。

    薛元敬不解,便问韦韬世道:“泉氏父子乃奸佞谄媚之徒,王爷何遂加以如此显爵,更使其子,教都督水军乎”

    杜如晦听后,打开折扇笑道:“哈,元敬多虑啦!王爷岂不识人!

    只因王爷所领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小人;

    待成事之后,王爷定然别有理会。”

    韦韬世嘿嘿直笑:“不错,还是克明知孤!”

    又几日,新罗也献上降表。

    新罗善德女王金德曼,携诸重臣亲自来到安东都护府纳降。

    韦韬世自然彰显出盛唐风范,热情款待了金德曼。

    年仅二十岁的金德曼,便是女王,可见其心智、手段。

    但见这女王头上挽着飞仙燕尾髻,发间插有金凤步摇,高贵典雅。

    那种天生的冷艳气质,彰显的淋漓尽致,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只见她眼神妖媚,身材完美,不腴不纤。

    通体墨色绫罗裙,大襟右衽交领,只见上面走金丝,纹金线,绣一只翱翔的金凤;

    高领低胸,窄袖紧身,煞是美艳xggan。

    一条飞纤环绕在两支玉臂之间,两条白皙修长的后挂有凤尾飞袿为饰,一走一晃,极为洒脱飘逸。

    这一身典型的汉唐服饰,为的就是要表明降唐之心。21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