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鼎革》第412章 驰马试剑

    不日,岚王府门前竖起了一樽石碑,石碑之上赫然是李渊写的四个大字“良弓勿藏”。

    李渊下诏,满朝文武不分品级,但凡从此石碑前过,停车下马,步行而走。若有违者,治大不敬之罪。

    十恶不赦之罪其中的第六条!

    可以说,韦韬世获得了巅峰的殊勋,堪称大唐第一臣!

    本来,私藏衮冕才是真正的大不敬之罪,现在却反其道而行之。

    一时间,长安一百单八坊,尽言韦韬世是大忠臣。

    当然,李渊还是有考虑的,把忠臣的大帽子扣在韦韬世头上,看你怎么zaofan,一旦zaofan,必定遗臭万年。

    李建成获悉之后,恨的牙根痒痒。

    先前李世民宫门挂带被李渊息事宁人,现在韦韬世竟然又上演了“良弓勿藏”的戏码。

    实在是让他咽不下这口气。

    随着李渊身体逐渐康复,这一日,在苑圃演武。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岚王韦韬世受诏命,带各自麾下武将前来驰马试剑。

    李渊本就是马上皇帝,李家的骑射自然是有些手段的。

    而如今大唐的猛将皆在天节府中,李渊素闻韦韬世与李玄霸平分秋色。

    今李玄霸卧床不起,这大唐第一猛将的头衔,自然落在了韦韬世头上。

    李渊对韦韬世道:“朕以为,武学早已之高低,皆因各人练习。

    若说膂力刚强,人所难能!韬世独擅,真古今罕有!”

    李元吉满脸不忿,故挺身进言道:“岚王所言,恐皆虚诳!他道天下英雄皆为草芥,儿臣以为不然。

    这不是笑我大唐无人乎今儿臣与他较一胜负何如”

    李渊闻言,笑道:“岚王,齐王要与你比试,你意下如何啊”

    韦韬世躬身道:“启禀圣上,臣之武艺敢说当仁不让!

    但以理论之,齐王殿下仍然是君,韬世乃臣,断不能动武!”

    李元吉笑道:“呵呵,此刻以武会友,只较武艺,不妨事!”

    李渊见状,便想看个热闹,遂言道:“比武切磋,点到为止,不可伤及性命!尔等便开始吧。”

    旋即,东宫、齐王府对阵天策、天节府的斗将大战开始了。

    李元吉的宿仇旧怨自然在列,他肯定要跟尉迟恭对上一阵。

    故而挑衅道:“尉迟恭,今日,看你能夺本王槊否”

    尉迟恭拱手道:“愿赦末将死罪!恭,贱手颇重,恐有伤损。

    只以木槊去其锋刃,虚意相拒,独让齐王殿下加刃来迎,末将自有避槊之法。”

    李元吉大怒,私下与心腹爱将黄太岁说了几句。

    李建成亦是交待长林军中将校上马。

    一瞬间,这阵中便乱了。一时间各家战将,尽数而出。

    黄太岁便上马持铁槊大呼道:“何人敢与我一战”

    李世民闻言,心中战意盎然,便挺qiang勒马而走。

    战阵里,各自为战。

    李建成向李元吉使了一个眼色,李元吉持槊冲刺,举槊便刺李世民。

    韦韬世被长林军众将校围堵,他也不能痛下杀手。

    还好他眼观六路,见李世民危险,旋即吩咐尉迟恭道:“快,先救秦王!”

    尉迟恭调转马头,即刻赶上,喊道:“尉迟敬德在此!”

    李元吉毕竟惧怕尉迟恭,遂放弃了追逐李世民,挺槊来战。

    可两马错镫,仅一个回合,尉迟恭便夺了李元吉的马槊来。

    由于力道刚猛,拽着李元吉落下马背,李元吉便算出局了。

    只见黄太岁见李元吉失手,毅然决然的挺槊来刺李世民。

    李世民所擅长的是射术,对于长兵器格斗,自是不敌。

    眼看这是李建成与李元吉设下的诡计,唯有奋不顾身,拼死一战了。

    千钧一发之时,尉迟敬德再次飞马赶来。

    黄太岁无奈,唯有先战尉迟恭。

    黄太岁持槊来刺,尉迟恭把身一侧,摘下马鞍桥上挂着的九重铁玲珑,准备御敌。

    恰好黄太岁槊又刺到面前,尉迟恭夺过槊来,反手一刺,可怜那黄太岁当时坠马而亡。

    这演武切磋,闹出了人命,众人即刻戛然而止。

    李渊面色凝重,环视四周。

    尉迟恭策马而来,回奏李渊道:“黄太岁欲害秦王,故被末将杀之。”

    李元吉焉能善罢甘休

    也向前奏道:“岚王令尉迟恭杀我爱将,有违圣旨!儿臣乞斩尉迟恭,以偿太岁之命。”

    韦韬世正要开口,却被李世民抢先。

    李世民傲然而立,言道:“三弟,眼见你命黄太岁来杀我,为何饰词抵罪

    尉迟恭若不杀黄太岁,吾命亦丧于黄太岁之手矣!”

    李渊眯缝着眼,揉搓着太阳穴,颇为不悦。

    他心里跟明镜一般,自从秦王挂带、良弓勿藏事件之后,李建成与李世民便势成水火。

    今日里,李世民差点死于非命,绝对又是李建成指使!

    良久之后,缓缓说道:“朕,未尝点将,那黄太岁如何擅自出阵追逐秦王

    尉迟恭有救秦王乃功,朕甚喜之,何罪之有

    况且,你要与尉迟恭比槊,宜赦其罪,以旌忠义之心。

    尔等弟兄当自相亲爱,患难相扶,庶不失友于之意,使吾父寸心窃喜,胜于汝等定省多矣。”

    李元吉闻言,即刻跪伏于地,不再多言。

    李渊说完,大袖一甩,言道:“都散了罢!”

    众臣躬身相送:“恭送圣上!”

    李世民与韦韬世并排站定,躬身施礼之时,相视而笑,以示默契。

    次日朝会罢后,李渊留韦韬世要再讨论昨日演武之事。

    大太监匆匆而来,跪伏于地哭诉道:“启奏万岁,平阳公主……驾薨了。”

    李渊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趔趄,韦韬世赶紧搀扶,而后道:“快传药王!”

    孙思邈赶来诊断之后,言道:“陛下这是急火攻心,并无大碍!”

    李渊缓醒之后,哀叹道:“秀宁儿当初亲执金鼓,兴义兵以辅成大业,至有今日。不意反不克享,先朕而亡。”

    言毕,不觉老泪纵横。

    孙思邈言道:“陛下切念公主,尤宜视礼三王。况龙体初安,诸事总系大数,陛下还宜调护。”

    韦韬世亦是嘱托李渊莫要悲伤,李渊无奈点头。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