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鼎革》第561章 杜先不可小觑 一

    别看这几卷藏书,就了不得啦!这个时代的书籍,几乎都是有才学之人默写的。

    杜先想了想韦柔的家世,并没有多怀疑。若韦柔出生在贫寒人家,杜先肯定怀疑。

    就这么的,从这一天,杜先开始跟韦柔谈起学问来,他发现韦柔可谓过目不忘,旋即对其好感剧增。

    所谓心心相惜,也不过如此了。

    日子不长,在杜云、杜翼两个兄弟的怂恿之下,杜先终于决定要娶韦柔了。

    婚礼很简洁,也不声张。不过,气氛却是喜气洋洋。

    得知了杜先成亲,韦韬世心中大定,旋即召集了宋妙音一干人等,重重赏赐了他们。

    而杜先这里也不会闲着,由于刘树义的死,他敏锐的感觉到韦韬世已经对血诏盟动手了。

    他也早已经计划好了一切的一切,如何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所谓的血诏盟,根本就是一个笑话的存在。

    不过是当年刘文静、长孙无忌、封德彝一干人等夺嫡支持李承乾,站在了韦韬世的对立面罢了。

    虽说也是联盟性质,但在李世民立了李泰为太子之后,这个联盟自然就土崩瓦解了。

    杜先便利用了这一层关系,以韦韬世奸佞之辈蛊惑皇帝为由搞出了一个血诏盟。并说盟主是长孙无忌,让诸多三品以下的官员信以为真。

    可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岂会加入这种可笑的组织

    那时节,适逢李世民为杜伏威平反,杜先也是扬眉吐气。

    毕竟当年的吴王杜伏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长安也有一系列的人脉,如今平反,虽然爵位降为吴国公,但丝毫不影响以前的党羽重回杜先身边。

    刘文静、封德彝又死,血诏盟的影响力再一次受到打击,杜先只能极力拉拢这两位重臣的儿子。

    这一次,随着刘树义离奇的服散暴毙,杜先定然是要逃离长安了。

    云阳县,隶属雍州,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因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

    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故而在秦曲梁宫的遗址上,修筑了天子围猎所居住的行宫,名曰:黄白城。

    云阳令不是别人,正是杜先的表兄西门道。

    西门道出自绛州学院,学业有成之后,经杜如晦推荐参加平驱王府文曲殿试。

    那一届的学子水平可能并不出众,西门道不负众望,夺得一届文曲魁首,韦韬世也是亲自举荐了他出任云阳县令。

    再说西门道其人,他的父母皆是杜伏威的心腹之人。其父西门君仪颇擅谋略,其母王氏夫人勇决多力,也是骁勇善战的女将军。

    这位王夫人曾在李子通的乱军之中背负杜伏威杀出重围,可见其勇武,只可惜西门君仪断后丧生。

    杜伏威逃出生天,便投降了李渊,官拜太子太保,封爵吴王。此战之后,杜伏威便与王夫人义结金兰,这西门道自然便成为了自己的外甥。

    自古红颜多薄命,已然是吴王之妹的王夫人还没享几天福,便因旧伤复发卧床不起。

    时年,韦韬世的绛州书院可谓天下名满天下,王夫人临死前的遗愿便是让西门道去往绛州求学。杜伏威感念西门夫妇之大恩,自然洒泪答应。

    西门道本来是前途无量的,可经不住自己的“好”表弟杜先一阵教唆,毅然决然的子承父业辅佐了杜先。

    书归正传,接演前文。

    韦韬世初得西门道,文曲殿上面试,西门道与他对答如流,头头是道,韦韬世旋即大喜过望,这才放了官职。

    就是去年的李世民围猎之时,杜先随封言道伴驾,才结识了西门道。

    这可好了,二人心心相惜,一发不可收拾。杜先巧舌如簧,口吐莲花,加之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成功俘获了西门道的忠心。

    而这件事,韦韬世完全被蒙在鼓里。

    因为出离长安之时,韦韬世将闇月司的人手暂时撤下了,他觉得自己盯着杜先,万无一失。宋妙音苦劝无果,只好作罢。

    万没想到,杜先来了一手“灯下黑”,在韦韬世的眼皮子下面收了西门道。

    韦韬世也对西门道很是放心,因为他认为西门道压根就没有接触过杜先,云阳又距离长安这么近。所以,并没有安插闇月司进行监视。

    殊不知,这西门道在云阳城内可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因为血诏盟下所有的兵卒都藏在云阳城内,化装成百姓、商贾、猎户。

    养兵的钱粮自然是血诏之上签名之人供应,当然有钱还不够,西门道时常都会分批次对其“洗脑”,大多都是忠君爱国之言论。

    久而久之,这批人马都认为自己是为天子效力,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隐患,巨大的隐患。

    韦韬世却一无所知,还自信西门道已经为自己所用。而这种信任,归根结底来自于绛州书院。

    与其说韦韬世信任西门道,倒不如说他信任的是杜如晦。

    韦韬世还美滋滋的打算,等西门道在云阳历练一番,就将其调入天节府任职。

    如果说西门道养兵是隐患,那他接下来的行为则是隐患中的大患!

    他以云游为名暗中联系了突厥的突利可汗阿史那钵苾,意欲让其佯攻边境,从而好吸引韦韬世的注意。

    这一切,都是为了封言道杜先等血诏盟骨干在长安发难,除掉韦韬世。

    杜先蓄谋已久,韦韬世疏忽大意,这可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好在韦韬世已然准备清洗血诏盟了,只要他动手,杜先等人必有大动作。

    是夜,韦韬世书房内。

    宋妙音安排下的韦柔已然盗取了血诏,如此已然交给了韦韬世。

    韦韬世拿着诏书,呈于灯下,细细观瞧,而后念叨: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权臣韦贼,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

    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

    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等需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