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八章 书肆

    书肆街,很直白的名字,因为这一条街的两边店铺,真的就只有书肆而已,孔颖达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不敢置信。

    山南黄州,并不是什么文风昌盛的地方,也不是世家大族聚集之地,更不是什么名城,会有诸多学子士人聚集,为何书肆会如此兴旺?

    光想没用,不如一探究竟罢。

    同行的萧瑀知道孔颖达的疑问,他初次来到西阳城的这书肆街,也是觉得奇怪,西阳城不是江陵等名城,更谈不上文风昌盛,却有如此兴旺的书籍买卖。

    书肆门口不光人多,车也多,一箱箱书装车被拉走,然后又有空车驶来停下,继续装书拉走,

    两位郎君是要买书么?

    呃,看看,看看。

    里边请,老李,有客到!

    啊,店家,我等只是随便看看。

    孔颖达没见过如此热情的书商,他今日没打算买书,所以担心店家空欢喜一场,奈何对方毫不在意,热情的拉了他进去随意看看。

    这一看就不得了,孔颖达坐在临街座位,看着书单上密密麻麻的书名,惊疑不定的看着萧瑀:这当真有如此多书籍?

    孔兄可以问店家嘛,这书肆又不是小弟开的。

    就怕开了口,就得要定金啊

    那不用,西阳城书肆里大都是现货,列在书单上的书,即便现在拿不到,只要数量不是太过,三日内必定能交货,若是你不要这书,书肆很快也能卖掉,所以不用定金。

    这么好卖?这些书别处也有售吧,何苦当然,这种线装书确实别出心裁。

    孔兄,方才小弟已经说过了,列在书单上的书,即便现在拿不到,无论数量多少,三日内必定能交货。萧瑀又强调了一遍。

    你是说‘出版’?

    这位郎君说得及是!伙计笑眯眯的走上前来,本店的优势,一是量大,二是价廉。

    孔颖达本想问问价廉到何种地步,但毕竟面皮薄,做不出不买光问价的事情,见着书肆里许多人正和伙计们讨价还价,他尴尬的拱拱手。

    多谢店家,我等真的只是来看看。

    无妨,郎君若有意,随时来小店看看。

    孔颖达扯着萧瑀离开,见着一路上鳞次栉比的书肆,他决定直接到求学社一探究竟,他不太懂书肆街第贰拾叁号是什么意思,但求学社却很容易找,因为萧瑀知道在哪里。

    原来萧兄知道求学社,何不早说?

    孔兄又没问,小弟还当孔兄是来逛书肆的。

    萧瑀说的很有道理,孔颖达竟无言以对,他今日出来碰见萧瑀时,确实只说是到书肆街走走。

    求学社伙计和前一家书肆般热情,搞得面皮薄的孔颖达不知如何开口,问到底何为出版,伙计阅人无数,见着这位年轻郎君支支吾吾的,心里已明白大半。

    这位郎君是慕名而来的吧?

    啊,是的,在下初到西阳,听说求学社出版书籍,所以前来看看,请问何为出版?

    伙计心知又是位前来一探何为出版的读书人,每日里他都要回答同样的问题,所以要说什么做什么信手拈来,只是另一位年轻人似乎有些面熟,但一时间想不出在哪见过。

    好教郎君晓得,所谓出版,即是雕版印刷术,和手抄有区别。

    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

    正是,小的就这么一演示,郎君就这么一看。

    伙计从柜台拿来一块木板刷子墨还有一张纸,孔颖达拿过那块木板,只见其上刻着一个个文字,确切的说,是一个个反体字。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只是还差那么一点点就抓到要点,却见那伙计将刷子蘸上墨汁,在木板上刷了几遍,然后将那张白纸盖了上去。

    又用一张干净的刷子在白纸背面刷了几遍,随后将白纸揭下来,却见白纸上印着许多字迹。

    郎君请看,此即为印刷术。

    原来如此!和拓印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孔颖达拍案叫绝,伙计这一番演示,让他直截了当的明白,什么叫印,什么叫刷,而出版是为何物也呼之欲出。

    多谢了,只是只是这般演示,岂不是把贵店的机密泄露了?

    这位郎君多虑了,雕版印刷之术,各家书肆均已掌握,防是防不住的。那伙计丝毫不在意,实不相瞒,建康那边,已经有书肆开始如此印刷书籍了,可书商们依旧来西阳购书。

    此是何故?孔颖达话说出口,觉得有些失礼,想必这就是书肆盈利的秘密,他这样问就有些不妥了。

    郎君,本店,以及西阳其他书肆,之所以有如此多书商来购书,一是量大,而是价廉,书商从西阳购书运到建康,售价依旧比建康书肆的书便宜许多。

    孔颖达闻言十分惊讶,他家境尚可所以不缺书,但他知道对于贫寒的学子来说,一本书意味着什么,手抄本的价格,可不是他们能买得起的。

    如果书真的很便宜,那么,那么有多少人就可以

    他没有冒昧的问为何西阳的书能如此价廉,拱了拱手对伙计的演示表示感谢,这几一直为出版的问题辗转反侧,如今终于得到答案,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既然来了,人家又如此热情,孔颖达觉得不买些书说不过去,拿来书单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书名密密麻麻,比前一家明显多了许多。

    这书单上的书,都有么?

    大部分都无现货,郎君若要购书,定了书单之后还得等上两日。

    此为何故?

    存货已售空,今日交的书,是两日前客商定下的。

    这么好卖!

    是的,本店每日装订好的书籍,次日便装箱外运,当然,若是郎君等不得,别家书肆也是有的。

    那么这全套的《华林遍略

    《华林遍略今日已无现货,郎君若要,只要不超过十套,五日后定能交付。

    五日就行了?全套可是数百卷本啊!孔颖达已经掩饰不住内心的震惊,这样的出版速度,简直是匪夷所思。

    郎君,本店主打《华林遍略,如今以后许多套在装订之中,并且印刷速度是别店比不了的,毕竟要有全套雕版,那可是数以万计。

    孔颖达嘴巴一张一合,不知该说什么,萧瑀却是一副我早知道你会这副表情的模样。

    这位郎君,听口音似乎是北方人士?

    伙计每日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分辨口音的本事可不小。

    在下确系北人。

    不知郎君买的书籍是否要送回家乡?若如此可不必如此麻烦,本店本月在邺城的分店已开张,郎君的亲友可到邺城看看。

    贵店也在邺城印书?

    是也不是,一般的书是在邺城印,但《华林遍略等书是在西阳印好,运到邺城分店出售,当然分店也接受预定书籍。

    听到这里,孔颖达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写信,让父亲和亲友们赶紧派人到邺城看看,他在书单上选了几本书,正要交钱,却见门口数人走了进来。

    萧瑀见了来人,赶紧行礼:阿舅姊夫!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