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外二十里一处草市,布衣打扮的宇文温正在买鱼,当然其实是通过本地人当通事和卖鱼的村姑搭讪,他不是起了歪心思,而是正在搞农村调查。
驻军江陵城外将近二十日,为的是避免隋军杀个回马枪,无所事事的宇文温,总不能进城去花天酒地找乐子,所以他便趁着难得的机会收集情报。
收集情报自然是靠问,问梁国的官吏那是自讨没趣,从古至今官吏欺上瞒下的技能都是点满的,所以宇文温要微服私访。
这段时间他便装出游,田间地头街坊里弄,城里的市以及城外农户自发聚集的草市全都去了,各种问题汇集起来,大概心中有了数。
如今的梁国只是弹丸江山,但各种制度都沿袭了当年的南朝梁国,赋役制度也是南朝一脉相承,正好让他从侧面了解南朝陈国百姓的生活状况。
说到赋役制度,这可是从魏晋时流传下来的,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当然其中也经历过改进,但万变不离其宗:士族和官僚各种豁免,负担都压在百姓头上。
当然这事情南北都那样,无非是程度轻重如何,而南朝比较悲催的是,因为军事上压力很大而人口相对北朝要少,所以百姓的负担不轻。
赋役分为田租户调和役,以田租为例,梁国和如今陈国的制度循南朝传统,不光收实物,其中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要折算成铜钱。
这个问题宇文温已经在建康听章华说过了,略过不提,他关心的是户调。
南朝的户调在梁武帝时经过改革,调的征收从以户为单位换为以丁为单位,实际上户调已经转为丁调。
何为丁?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为丁,其中已婚女十八为丁,未嫁者二十为丁。
为什么要改呢?因为征收户调时,要由官府对各户的情况做调查,然后按照九品相同的原则划分为九等。
上上户缴纳的户调自然要多,每户缴绢五匹,下下户则是最少,每户缴绢一匹。
然后在吏治的情况下,世家大户的户等全部偏低,贫民百姓的户等全部偏高,黑白颠倒。
所以萧梁时改户调为按丁征收,这种做法看上去比按户征收更能减轻农民负担,可实际上完全不是那回事。
问题出在哪里?
地主家地多奴仆多,可这都是隐户,在官府的户籍上是不存在的人口,大户们收买官吏,自己一户人依旧是按两老两大一小来计算丁口。
富人家里良田千亩却是一户五口,穷人家几亩薄田也是一户五口,实际上贫困农户缴纳的户调(丁调),和富裕地主缴纳的量差不多。
如今的梁国是如此,江南的陈国也是如此。
然后是名目繁多的杂税杂调,例如贷粮种子钱塘丁税修城钱州郡送迎钱等等。
灾荒年景青黄不接时,官府名义上开仓赈灾,实际上是借贷,粮种也是如此,届时百姓不光要悉数归还,还得加一定的利息,此为贷粮种子钱。
说到贷粮种子钱的利息嘛呵呵。
所谓塘丁税,是农民自发兴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时,朝廷要收税,美其名曰管理费,然而收了钱管理是没有的,日常维护还得农民自己来。
城池修葺的费用也摊到百姓身上,名为修城钱,其实就是新官上任的头一笔勒索;地方官员要离任,需要送故,然后新官到任,需要迎新,这些钱都是百姓出。
然后还有军用征调钱,这是临时性摊派,数额由开支来定,说是和百姓借,可实际上是有借无还,平日无战事时,最多是剿匪需要征调,可一旦名目变成北伐呢?
这和明末的辽饷有区别吗?
宇文温拎着几条鱼往城里走,边走边琢磨收集来的情报,弹丸江山的梁国都是如此德行,那么陈国的情况只会更糟糕,若是往日龟缩江南倒也罢了,可如今为了北伐中原,那可是要出事的。
明廷为了保住辽东所以征收辽饷,结果大部分都被官员漂没被辽东将门给吞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反倒逼反农民。
如今的陈国为了保住淮南,大约会征收各种杂税,并且征发百姓服力役兵役,在吏治的情况下,副作用会成倍的放大。
按照先前从建康收集到的情报看,两年下来陈国百姓日子愈发艰难,虽然历史上陈国这个时间段没发生什么民变,可当时的陈国也没有淮南这个溃疡变成的包袱。
再加上他往江南推销廉价水纺布,大概会让情况恶化不少。
陈国的世家大户占山护泽,名下隐户不知凡几,却基本不用缴纳赋税租调,作为朝廷税基的自耕农越来越少,可越来越多的赋税力役兵役压在这些人身上。
百姓都快家破人亡,你们家里快起火了还想搞东搞西?谁怕谁!
。。。。。。
傍晚,陈国吴州吴兴郡,武康。
一处村庄内,各家各户冒起炊烟,吴斗躲在草丛中,静静看着村里的情况。
他冒险从淮南逃回来,是为了带着家人逃亡,投到一家大户下去做佃农,虽然待遇好不到哪里去,可总比留在这里等死强。
官军要守淮南,征发百姓服力役兵役,吴斗一年多以前被征发去淮南筑城,好容易熬到城墙修好,却被继续征发服兵役。
随行的同村同乡死的死逃的逃,吴斗生怕连累家中父母妻儿,一直老老实实的服役,可眼见着在外一年多都没有回家的希望,他坐不住了。
作为家中唯一的壮劳动力,常年在外那家里怎么办?父母年老体弱,媳妇一个人又要照顾小的又要照顾老的,还得做农活养家,这样能行么?
肯定不行!
所以吴斗一咬牙,趁着月黑风高开溜,一路南下不知吃了多少苦才回到江南,他在建康遇见了自己的一个同乡,对方也是和他一起到淮南服役,后来私自逃跑回家。
一问才知道那人带着家小投到一个大户家里作佃农,看在同乡的份上答应帮他介绍进去,问清楚了地址后,吴斗星夜南下,就等着今晚回家,带着父母妻儿逃走。
服役时逃亡是犯王法的,吴斗白天不敢进村,毕竟此事会连坐,就怕被左邻右舍看见抓了去见官,所以他只能在村边草丛里等。
只是这么一等,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自家院里没有冒出炊烟。
怎么回事?是不是没东西煮了?
吴斗摸了摸怀里那两个炊饼,这可是他在州城街上炊饼摊偷的,一路回来只吃了一个,剩下两个就是要留给家人。
想到家里会出事,他再也等不下去,不顾一切向着自家小院摸去。
一年多没见到家人,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有些焦虑的吴斗蹑手蹑脚来到自家那破落小院,攀着墙头翻进去。
院内一片萧瑟,房间里黑灯瞎火,哪里有一丝人影,吴斗心急如焚的推开房门,只见家徒四壁,卧榻上的被褥早已积满灰尘。
人呢,人呢
吴斗一家在别处没有亲戚,父母不可能移居别处,他只觉得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大,在自家小院里不停地翻着。
厨房似乎很久没有生火了,吃饭用的破碗都是灰尘,为数不多的破旧衣物也积满灰尘,整个家看起来已经破败很久了。
你是阿斗?
门口传来声音,吴斗转身一看,是隔壁的成二,算是从小长大的玩伴,因为数年前随军作战断了条腿,所以躲过被征发的厄运,可依旧逃不了免役钱。
阿二!我耶娘呢!我媳妇呢!我儿子呢!
别别!别这么大声!你不怕被人听见啊!
吴斗一把将成二扯进房间,尽量压低声音问道:我家里是怎么了?人都去哪里了?
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成二杵着拐杖,痛心疾首: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说啊!他们人呢!!
吴斗咆哮着,从对方的表情里,他看出不祥的征兆。
你家唉
成二说出了残酷的事实:吴斗被征发在外一年多,家里老弱妇孺只能自食其力,春天借钱买了种子,老爷子和媳妇拉犁,老婆子背着孙子扶犁,好容易耕好地播了种,夏天一场连绵数日的大暴雨毁了一切。
秋天歉收,债主上门催债时哪有收成来还,地是租的没法抵押,家中所有值钱的物件全被拿走。
屋漏偏逢连夜雨,吴斗的儿子病了,因为没钱治病就这么死在吴斗媳妇怀里,媳妇受不了刺激上吊自杀,留下两老欲哭无泪。
吴斗一直没有回来,也没有音信,两老不相信儿子死了,苦苦的熬着,熬着熬着就没了动静。
头一天没见两老出来,我们还没注意,到了第二日上午觉得不对劲,进来一看
说到这里,成二泣不成声:两老已经饿死了
我我家里粮食根本不够吃,可若是知道这样,怎么都要匀一些给两老阿斗,是我对不住你啊
吴斗听到这里呆住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他扶起跪在地上的成二问道:人呢?他们在哪里?
大家帮忙把你父母和媳妇儿子埋在一起,在村头的坟地,歪脖子树东面二十步。
没钱买棺材,只能用你家中的破席子一裹
不等成二把话说完,吴斗疯了一般冲出门,向着村头坟地跑去,家人的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他无数次幻想回家时的情景,可从没想过会是如此结局。
没了,儿子没了,媳妇没了,耶娘没了,家没了,都没了!
片刻后,村头方向传来凄厉的哭喊声,刚才的动静村民们都听见了,人人都知道是吴斗逃回来,可没人有勇气去报官。
一人逃亡,三户连坐,吴斗被征发服力役结果家破人亡,要是报官说他逃亡,那些胥吏会昧着良心借此征发更多的人去服力役,美其名曰震慑宵小。
不,不用报官,淮南那边一旦发觉吴斗逃亡,官府会立刻派人过来,从三户人里抽丁去服力役兵役,到时候吴斗家的遭遇,会在这三家人身上重演。
待不下去了,再不跑会被弄得家破人亡的!
猜你喜欢
- 逆水行云
- 借三尺明月,衔两袖青龙,轻剑快马恣意,携侣江湖同游!
- 大周周
- 林雪落封行朗全章哪里有林雪落封行朗名叫不眠之夜,是由大周周所著的一本言情。林雪落封行朗阅读,讲述的是夏家怎么都没有想到,那个被送去给封行朗大哥的人,竟然是选给封行朗的。当他们后悔莫及的时候,林雪落已经开始和封行朗斗智斗勇了。他的内心被紧紧的关上,林雪落想要成为那个打开他心门的人 男人临窗而立 孤寂挺
- 逆水行舟
- 醒握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一代兵王游戏都市,纵意花丛,逍遥快活。
- 倦倚西风
- 丰水居士
- 练武,开头难,中间难,越往后越难 武者,顶天立地 少年宗师,一人一枪,逆行诸天,征战万界 tags:逆行诸天万界全文阅读,逆行诸天万界最新章节,逆行诸天万界丰水居士,丰水居士作品
- 周逆轩
- 神的终点,亦是尘土。
- 周抒卿
- 借三尺明月,衔两袖青龙,轻剑快马恣意,携侣江湖同游!
- 周问行
- 【2018阅文体育征文大赛—王者之战】参赛作品
- 庄不周
- 重生孙策,雄霸三国 本以为对手就是曹操、刘备,干掉他们就大功告成 万万没想到曹操、刘备只是小虾米,董卓也是草头王,袁绍才是真正的大佬,世家更是盘根错节,左右天下 孙家是寒门,世家瞧不上 没办法,孙策只能迎难而上,与世家斗个你死我活 打土豪,分田地;招黄巾,拉队伍;开发江南,逐鹿中原,独霸天下 老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