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十三章 车水马龙

    得空多喝水,有益健康!

    为何说喝水有益健康?

    不喝水你会得结石!

    结石是什么?

    你修为不够,是不会明白的!

    那你的修为呢?有多少了?

    已经是炼丹后期了!

    陈媗闻言一笑,看着笼中的白鹦鹉一撮毛,从布袋里掏出一些米粒,摊在手掌上,喂白鹦鹉吃下,同车的几名侍女默默看着,见她居然能和大王的鹦鹉交流,十分佩服。

    大王的这只白鹦鹉,说话很刁钻,嘴巴不饶人,寻常人很难与其交谈太久。

    世子及其他几个小郎君小女郎们,都被这鹦鹉气哭过,却又喜欢听这鹦鹉饶舌,侍女们觉得新来的陈娘子能和白鹦鹉交流,真的很了不起。

    对于侍女们来说,新来的陈娘子有些笨手笨脚,因为对方似乎什么都不会做,连洗衣服都不会,长得貌若天仙,大王却不收,让其养鹦鹉。

    如今看来,陈娘子能和白鹦鹉做朋友,让她养鹦鹉再合适不过。

    别人怎么想,陈媗不知道,她是真的要做事,所以好不容易才摸清这鸟儿的脾气,哭了不知道多少次,终于有了心得,能把白鹦鹉一撮毛照顾得舒舒服服。

    见着白鹦鹉很活泼,陈媗又问:一撮毛,你会唱歌么?

    会呀!

    那你唱一支歌呀。

    凭什么?

    陈媗闻言拿出几粒米,喂着白鹦鹉吃了之后,期待的问:现在能唱了么?

    呵呵。

    几名侍女见状捂着嘴笑,陈媗有些无奈,又喂了几粒米,白鹦鹉吃饱喝足,理了理翅膀,然后发声:开始吧。

    啊?

    唱歌,开始吧。

    陈媗只觉得无奈,这鸟儿好像成了精,似乎有时候比人还聪明,自己白白喂了许多米,对方却耍赖。

    白鹦鹉见着陈媗有些默然,在架子上挪了挪位置,叫了几声,说道:好嘛,我来唱首

    你要唱什么歌呀?

    提问前请举手,你的礼貌在哪里?

    一本正经的语气,让陈媗和几名侍女笑起来,行进中的马车有些摇晃,让她们身形有些摆动,但白鹦鹉不受影响,说道:

    当。

    陈媗几个等了一会,见白鹦鹉没唱歌,正纳闷,却听对方说:请鼓掌。

    你还没说唱什么歌呢。

    当。

    哈?歌名唤作《当?

    是,听过当当当么?

    陈媗很好奇:‘’什么是当当当?

    当当当,就是

    白鹦鹉顿了顿,唱道:欧尼油,楞伴我取西经,欧尼油~,楞杀妖怪除魔~

    怪异的音调,莫名其妙的歌词,让陈媗和其她人捂着嘴笑起来,陈媗笑得最开心,眼泪都笑出来了。

    这只白鹦鹉,给她带来了欢乐,忘掉了烦恼,每日里伴着白鹦鹉,时间过得飞快,而四人间的住宿条件虽然不比从前,但她却适应了。

    同宿舍的三位侍女,此时与她同车,作为搬迁队伍中的一员,前往千里之外的亳州。

    自从她在豳王府开始做事,进入试用期,无论愿意与否,都要经常与人交谈,渐渐地融入侍女们的圈子里。

    原本郁郁寡欢的陈媗,开始有说有笑,如今明显开朗了许多,除了没有母亲陪在身边,她比在建康台城里开心许多。

    虽然要自己洗衣物叠被子打饭洗碗,穿的不再是绫罗绸缎,但陈媗有了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在王府里过得很开心。

    不再像之前那样,寸步不离张贵妃,把对方当做主心骨,没了不行。

    欢声笑语之中,车内气氛愈发轻松,几位侍女开始憧憬,憧憬未来。

    她们当然希望能被大王看中,成为院主,不光能锦衣玉食,还有大王时不时嘘寒问暖,因为大王对几位院主都是很好的。

    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夫君,这不就是大多数女子所期盼的么?

    陈媗听到这里觉得有些尴尬,脑海里浮现出那日包厢里的情景,她当时明明看见贵妃一脸痛苦的样子,所以才吓得不行。

    如今想想,好像不是那回事,当时贵妃的表情更像是很享受

    心乱如麻的陈媗低头不语,耳边传来同伴的窃窃私语:听说了么,亳州的王府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到了亳州,就能住下了。

    那么快?王府是新建的么?

    好像是改建的,所以才能这么快建好。

    哎呀,不知到时候,我们四个是否还是一个宿舍。

    见着陈媗低头不语,有侍女促狭的笑道:陈娘子,肯定不会和我们一个宿舍了。

    为何?

    因为她那么漂亮,肯定会成院主的呀!

    陈媗闻言窘得面颊泛红,想说些什么,却被同伴起哄:陈娘子到时候成了院主,得大王百般宠爱,必然早生贵子。

    别别乱说

    陈媗急了眼,却说不过对方,情急之下伸手去掐,几个人在车厢里打闹起来,气氛愈发活跃。

    不知不觉中,马车缓缓停下,车外传来说话声,有侍女掀开窗帘看了看外面,随后面色一喜:到驿站了!

    下车休息,下车休息!

    下车排好队,不要乱走!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中,马车上的人们下车排队,大部分人的衣着都是一样的,因为他(她)们是豳王府的仆人,有统一的着装。

    豳王带着家眷远赴亳州上任,有大量仆人同行,每日为了能保持行进四十里的速度,侍女都能乘车,男仆则大多步行。

    加上随行护卫的骑兵和步兵,豳王府的队伍规模很大,行走在光黄道上气势非凡,宛若翻越大别山北上的一支军队。

    此时是午后,队伍要休息一段时间,而下车的侍女们还没来得及排队,就被眼前一幕震撼:

    官道上,有另外一支队伍,同样自南向北行进,翻越大别山。

    这队伍同样由大量四轮马车组成,随行人员为数众多,放眼望去,竟然看不到队伍的首尾,王府的队伍与之相比,算不上什么了。

    官道两侧是巍峨大山,在这翻越大别山的光黄道上,热闹而非凡,许多人事前根本就没想到,在荒郊野岭里竟然有着比西阳城还要热闹的车水马龙。

    下了车的陈媗,看着眼前壮观的一幕,不由得惊诧非常,身边许多人在议论,议论这队伍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说纷纭间,有人猜测:莫非是朝廷要对陈国用兵了?

    听得这个猜测,陈媗心中一紧,再次看向那队伍,不由得面色苍白。

    她想到了身在建康的母亲,还有兄弟姊妹们。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