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

    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

    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

    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

    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

    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

    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

    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

    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

    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

    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

    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

    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

    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

    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

    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

    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

    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

    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

    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

    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

    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

    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

    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

    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

    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

    是,微臣明白。

    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

    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及技术骨干们出事。

    安全生产问题,天天讲,月月讲,尤嫌不够。

    宇文温一直都在讲工作,许绍和刘杨的话题也离不开工作,天子很关心工业区的情况,难得来现场,他们要抓紧时间汇报工作,看看天子有何指示。

    君臣齐心,把邺城工业区办好。

    工业区,是邺城的一个新区,内有大量作坊工场,全都是新式手工业作坊工场,承载着许多人的希望,不容有失。

    这是黄州模式在邺城的重现,大型造纸场大型印刷场大型化工场大型加工场大型制革场大型平板玻璃场等等,全都是黄州大型工场在邺城的分身。

    与此同时,大规模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也在邺城周边地区出现,为这座繁荣的城市提供大量的肉食品。

    邺城,正渐渐转变为工商业并重的城市,成为大量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地,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这就是宇文温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个五年计划,邺城变成工业(工场手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然后带动周边城池发展,吸引更多的无地农民进城打工,摆脱对宗族大地主的人身依附。

    第三个五年计划,邺城作为河北工业中心,借助永济渠的便利运输条件,向河北各地倾销工业制品,带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打垮各地传统的手工业。

    邺城还要为河北地区工业化(工场手工业化)提供强大的技术人员支持。

    第四个五年计划,初步实现工业化的河北地区,吸纳无数农民进城做工,廉价的工业品此时已经在河北连续十余年大规模倾销,大量庄园开始破产。

    没错,宇文温就是要在河北搞事,用经济手段把庄园经济推向末路,挖门阀政治的根基。

    这就是他的雄心壮志,为河北地区工场手工业化而拟定一个个五年计划,能否实现,邺城是关键。

    所以为了打好基础,宇文温让年轻的许绍任相州刺史,以便办好工业区,让稚嫩的幼苗茁壮成长。

    许绍负责行政管理,而从黄州抽调的刘杨等产业带头人负责技术生产工作。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内容,宇文温定下了量化的考核指标,在他登基满五年之后,这些指标必须完成,不然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首当其冲的就是许绍。

    许绍是宇文温的元从心腹,是他的左臂右膀,所以宇文温把这么一个重任交到许绍手上,一来是倚重,二来是磨练。

    真要搞出纰漏,杀是不会杀的,宇文温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人,大不了冷藏几年,再让许绍出山。

    但那是特殊情况,该说的狠话,还是得说,该提醒的注意事项,宇文温一条不漏。

    其中一条,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宇文温认为这个问题必须重视,不然会出大事。

    造纸和制革废水的污染很严重,所以必须妥善处置,还有养殖场造成的污染也不能轻视,邺城人口众多,一旦饮用水受到污染,很容易爆发大规模瘟疫,那可是人间惨剧。

    这个时代的人对环境污染问题不是很重视,宇文温不是极端环保主义者,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必须考虑最基本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所以他不断敲打许绍。

    谈话内容换成另外一种场景,那就是:

    许绍同志,如果为了保护饮用水安全而导致五年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我会枪毙你。

    如果为了完成五年计划而导致邺城饮用水受严重污染,我也会枪毙你!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