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二百七十七章 前途

    火炉边,几个男子正在忙碌着,他们用坩埚盛着许多铅粒,再把坩埚放在火上加热,使得铅粒融化,然后倒入一个个模范里,待得冷却,将模范一分为二,于是得了一粒粒铅子。

    用刀削去铅子之间连接的铅线,就能得到圆滚滚的铅子。

    火铳的子弹,就是这球状的铅子,铅子必须比火铳的内径小,才能塞进去。

    但又不能太小,否则会漏气,影响威力。

    能买到的火铳,分单管双管,单管火铳的铳径较小,双管火铳(猎铳)的铳径略大,所以这两种火铳所用铅子有区别,有时需要靠使用者自己融铅来制作不同的铅子。

    相应的工具,包括模范以及手工压制铅子的制弹钳,都是商社在销售火铳时附送的,为买家带来了极大方便。

    正在查看板簧仿制情况的刘霸道,见着这些精致的工具,不由得琢磨起那制作火铳的官府军器监,会是何等样的规模。

    在辽东,火铳是公开售买的,虽然购买者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但种种规矩实际上防不了小人,只要稍微动动脑子,谁都可以购买火铳及弹药。

    各商社敞开了供应火铳,官府因为控制着火药的来源,所以乐见火铳大卖,而对于刘霸道来说,既然造反没前途,那么他买那么多火铳来,好像派不上什么大用。

    这些火铳平日里要定期保养,就像弓那般,闲置的火铳多了,保养的开支就上去了。

    想着想着,刘霸道有些烦躁,示意张山跟他到一边谈谈,他想听听张山的建议。

    张山是刘霸道派去北洋贸易公司的细作,混进髡军数年,如今见识可是不得了,所以刘霸道想让对方给他出出主意,看接下来的路要如何走。

    见阿舅问自己,张山说:阿舅,这火铳不嫌少,若人手足,还是多多益善。

    刘霸道问:此话怎讲?万一官府哪天掐了火药来源,可如何是好?

    阿舅,官府无缘无故的掐火药作甚?那火铳还怎么卖?

    张山开始谈起生意经:这是一门生意,官府靠着卖火铳商社靠着做二道贩子赚第一笔钱,然后火铳卖得越多,对火药的需求就越大,官府每年都能靠卖火药赚钱,这收入可不低

    辽东这鬼地方地广人稀,朝廷又许了三十年免赋,阿舅想想,辽东官府如要有岁入,除了收商税,不就只能靠卖火铳火药挣钱?这可是不小的收入啊,谁失心疯了掐火药?

    道理浅显易懂,刘霸道点点头,又问:那么,方才你说

    张山继续说:俺的意思是,趁着大家都在犹豫,阿舅赶紧拉起队伍去打猎,做毛皮买卖。

    毛皮买卖可不得了,一张普通的貂皮狐皮,运到长安邺城晋阳洛阳,扣去成本,都是几倍的利润,那些上品就更不用说了。

    天底下那么多富人,得要多少毛皮才够?

    俺们来辽东,开荒需要多年才见成效,所以,得靠毛皮打开局面,只要阿舅手上有得力的队伍,每年都能弄来充足的毛皮,和几家商社合作愉快,争取成为‘合伙人’,那就不愁火铳不够多。

    有了火铳,拉起更多的队伍去打猎,弄毛皮,阿舅是亲眼看到的,这辽东的深山老林,可到处都是野物。

    弄来的毛皮越多,阿舅手头上的钱粮就越多,再多招募人手来辽东开荒,定居,只要过得几年,这局面就打开了。

    刘霸道听着听着,忽然问:届时该如何是好?到官府报备户口田亩?

    没错,不如此,难以更进一步。张山说完,坦然的看着刘霸道。

    刘霸道看着张山,目光犀利,好一会才说:给官府当走狗,哪天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阿舅,兔死狗烹,这句话总是没错的,不过,据俺所见,这些年,给公司当狗的人,可都过得不错。

    明明说的是官府,怎么又扯到公司了?那什么‘北羊’公司又不管户口田亩!

    阿舅,不到官府哪里报备户口田亩,如何让官府认定阿舅是良民让驿站落户?阿舅跟官府的关系不好,商社和公司也不会上心

    刘霸道闻言一愣:驿站,怎么又扯到驿站了?

    阿舅,有人气才会有机会,而有了驿站,一条便道就成了官道,人气才会更旺盛,而驿站周边,必然聚集人气,人多了,商机不就多了?

    呃你说,继续说。

    阿舅,俺们得趁早和官府几家商社以及公司搞好关系,把商栈驿站定下来,可劲的招募人手,在驿站周围安家落户,渐渐聚集成小镇。

    俺们开荒开出来的地,种果蔬也好种粮食也罢,除了自用,就可以卖给驿站和镇上居民。

    朝廷为了开发辽东下血本,连火铳都拿出来卖,可想而知,辽东日后会越来越热闹,有越来越多的人沿着官道向前走,去开荒落户,这就是人气。

    镇子人气渐旺,俺们也可以在镇上开客栈食肆酒肆,这可是门好买卖,阿舅是知道的。

    若是过了几年,镇子发展起来,落户的人越来越多,南来北往的商旅也越来越多,届时阿舅和商社及公司打好关系,有了人脉,还可以做分销商

    那时候,周边山林的猎物怕是被猎得差不多,毛皮的买卖,得到更远的地方去做,届时,阿舅就算不做这毛皮买卖,靠着镇子上的产业,一样日进斗金

    刘霸道听着听着,眼睛发亮,做一个曾经准备起事做天子的人,他当然有些见识,张山所说,倒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他的寨子,位置不错,若和官府还有商社公司搞好关系,争取让官道从附近经过,然后立驿站商栈引来人气,那么接下来做起各种买卖,就有了底气。

    说白了就是要有商路,而刘霸道知道,当永济渠开通,沿岸的新港口没多久都繁荣起来,所以,张山的建议真不错。

    既然造反造不成,那么做个富家翁,也是不错的。

    或者,凭着良好表现经营人脉,入仕当官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

    你整日里说公司公司,公司靠不靠得住?

    面对刘霸道的提问,张山应对起来游刃有余:靠人人走,靠山山倒,对于公司来说,‘业绩好’的人,才有资格得庇佑。

    张山不忘向刘霸道鼓吹北洋贸易公司的实力,阿舅对于公司有用,遇到了事情,公司才会给阿舅当靠山。

    刘霸道看着张山,忽然笑起来:你小子,莫不是公司派来招揽我的?怪不能那么容易就脱身回来。

    阿舅,恕俺直言,以阿舅的实力,公司未必看得上眼,人家看的是‘业绩’。张山笑了笑,辽东地广人稀,做买卖的业绩,目前也就是看能弄来多少毛皮,其他都是虚的。

    毛皮买卖赚钱得很,谁要是能让公司赚大钱,谁就有资格得公司青睐,有事情,公司会出面回护,走狗的下场好或不好,也得看郎主是谁。

    阿舅想想,做东主的,会让自己手下能挣钱的掌柜吃亏么?

    如此直白的说法,倒也省得人费心去想,刘霸道最初打算借着闯辽东蓄养私兵囤积火器,现在发现自己好像改行做买卖会比较有前途。

    金刀之谶,莫非应的是老子要发大财,连佩刀都是金做的?

    刘霸道如是想,急切的问:那么眼见着过了这个冬天,就是春暖花开,这开年第一步

    赶紧招人,拉队伍去打猎,做毛皮买卖积累本钱!张山继续给刘霸道鼓劲:趁着附近野物多,赶紧弄毛皮,然后开荒,让商队多来,聚拢人气,也好培养人脉。

    先通商道,然后俺们开了荒做良民,和官府搞好关系,定驿站,通官道,赶在家乡那帮傻鸟回过神之前,把位置给占好。

    再过几年,傻鸟们再来,能有个位置喝汤就不错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