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是关中人?
我确是关中人,跟着家里掌柜到兰州行商,出来见识见识。
郎君一定是嫡出吧,行商人家,庶出子弟十五六岁就跟着出来长见识了。
呃老丈说得没错
金城市集一隅,一身便装的宇文维城,此刻化身关中来的余郎君,和一摆地摊卖药材的老汉闲聊。
老汉头发花白,脸上满是沧桑,坐在地摊边的石块上,宇文维城买了一些药材,随后坐在另一块石头上,跟对方打听起兰州风情。
聊着聊着,宇文维城发现对方的经历很丰富,当过几次兵,随军讨伐吐谷浑。
老汉十五六岁时,还是魏国百姓,被官府征发从军,作为青壮输送粮草,当时魏军和突厥联合,从凉州出发,向南翻越天山山脉,攻打吐谷浑。
其实是突厥的可汗想要袭击掠夺吐谷浑,而魏军只是作为协同,魏军之所以不走河湟,就是想给吐谷浑一个出其不意。
后来过了二十多年,到了建德年间,也就是三十多年前,周国讨伐吐谷浑,是太子挂帅出征,老汉当时已是中年,被官府征发,随军出征。
官军到西海边上转了一圈,攻下吐谷浑王都伏俟城,大军驻扎在伏俟城和西海之间,为了补充食物,还从西海里捕鱼,那鱼没有鳞片,吃起来味道鲜美,到现在,老汉还在为这美味感慨。
宇文维城对此深有同感,因为他这次出征,也吃过西海里捞起来的无鳞鱼。
有一个认真的倾听者,老汉的话越来越多,那一次出征,他冻伤腿落下残疾,走路不便,故而之后再没被征发从军,期间经历了隋国,后来,朝廷又换回来,和吐谷浑的关系时好时坏,靠近河湟的河州三天两头遇袭,而在河州以东的兰州,相对要好一些。
说到这里,老汉感慨道:哎呀,官军此次出击,那西贼依旧西逃,等官军撤了,肯定是要卷土重来的,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是呀,只盼经此一战,吐谷浑能老实几年宇文维城附和着,他当然不会跟对方讨论这种问题,就是想知道最真实的百姓生活情况。
主政者想要熟悉民情,不能只靠听官员上报,因为各级官僚很可能基于不同目的,报喜不报忧,或者有意识的误导,所以必须时常到民间走访。
在民间走访,自然要隐去身份,最好扮作寻常商旅,这样才能和百姓好好的交谈,从闲聊之中,听到百姓内心所想。
这是宇文维城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技巧,但微服出巡有风险,很可能因为和泼皮无赖或者游侠儿发生冲突,导致横尸街头。
即便性命无忧,断手断脚或者脸上留下伤疤,总是不好。
所以微服出巡要有个度,得注意保证自身安全,毕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要老想着如江湖游侠般行侠仗义,随便与人起冲突。
这也是父亲的交代。
宇文维城此次微服出巡,自然有便装侍卫在一旁保护,不过在这集市上,谁也不会想到皇太子居然会和一个老汉坐在一起聊家常。
老汉絮絮叨叨的说着,说到自家情况,颇为骄傲,他虽然瘸了一条腿,却儿孙满堂,日子不能说过得舒舒服服,但温饱总是可以做到的。
家中没有多少田地,只能留给长子,其他儿子们自谋生路,有的做佃农,有的做樵夫,顺便采些药材回来,他攒够一定量,就拿布一包,背到城里摆摊卖。
摆上大半日,能卖多少卖多少,卖得些许铜钱,买些日用品回去。
他家距离金城不远,所以即便慢慢走,早出晚归是没问题的,如今兰州地界颇为太平,半路上也不怕什么强人拦路抢劫。
听得对方说太平,宇文维城问:老丈,入城或者在市集摆摊,官府收税么?
不收,都不收,就是得在市集指定位置摆摊,毕竟人家商铺是要交租金的嘛,当然要在最好的位置
如今城里铁钉怎么卖来着?常见的那种宇文维城边问边手指比了比尺寸。
一文钱五颗钉,便宜着哩。
猪呢?小猪,五六个月大的小猪。
不用买,家里养着哩。
那若是卖,作价几何?
总得卖个两百文,但那也不能卖,得养大了,过年杀了吃肉。老汉说到这里,兴致勃勃的说下去:
养猪卖,还不如摘棉花,待到秋天,棉田一片白,园主们心急火燎雇人摘棉花,那才是务工赚钱的好时候
雇一个摘棉花,无论老幼都包吃住,然后摘一斤棉花两文钱,小子一日能摘二三十斤,成年人一日能摘六七十斤,熟手摘得更多
那么多棉田,棉花一茬一茬的开,忙上一两个月,那是多少钱?可不比养猪卖划算?
但就是累,老汉我是腿脚不便,腰也吃不住,所以就去不了,家里儿孙媳妇们去棉田摘棉花,每日从天亮忙到天黑,忙上一个月,累得腰都要断了
棉花不高,成年人要摘棉花得弯腰,你想想,从早弯到晚,那有多累?老人家可吃不消。
腰累,手也遭罪,棉花要一朵朵摘,可叶子硬,很容易扎破手磨破手,又划破衣裳,真是辛苦
宇文维城听得老汉絮絮叨叨说着,忽然一惊。
陇右织造司设立多年,其纺织工场如今以纺织棉布为主,而棉布十分受欢迎,所以陇右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逐年递增。
各地但凡能保证粮食供应,多出来的田地或者新开荒地,大多种了棉花。
棉花种植园很多,越来越多,所以种植园主雇佣大量人手,这一点,宇文维城之前就已经有所了解。
而棉花到了丰收季节,须要人力采摘,这点宇文维城也知道。
但他不知道种植园主为了棉花采摘,居然在包吃住的前提下,要给雇工开出这么高的工钱。
换句话说,棉花采摘这个工序,是棉花种植园成本较高的一个环节,因为辛苦又不可或缺,于是种植园主只能高薪雇佣人手打短工。
因为棉田面积越来越大,到了摘棉花的季节,居然出现了用工紧张的局面,种植园主为了及时摘棉花,什么法子都想出来了,实在人不够,家中护院仆人都一起上。
这意味着什么?
一,随着棉花种植纺织业的发展,对于人力的需求十分旺盛,棉田要打理,棉花要采摘搬运,这都要靠人力,而现在,陇右地区开始出现季节性的人力紧缺现象。
二,对于种植园主来说,奴隶制种植园,比雇佣制种植园划算,因为同样包吃包住,奴隶不需要工钱,再苦再累也得干活,而雇工随时可以不干,还不好打骂太过。
奴隶,对于种植园主而言就是低成本的生产工具,想要更高的利润,就得需要更多的奴隶,高强度的压榨下,奴隶寿命有限,于是,要经常更换。
那么,数量充足且便宜的奴隶从哪来?
想到这里,宇文维城有些失神,此次官军西征,俘虏吐谷浑丁口数万,牲畜十余万,俘虏们除了一部分奖赏给踊跃助战的铁勒薛延陀部外,如今全都被战前踊跃拥军的陇右大户们瓜分一空。
宇文维城当时还奇怪,觉得陇右好像不缺人手,怎么就争着抢着要俘虏,毕竟这些吐谷浑部众不会种地,放牧的话很可能会跑。
现在看来,是他忽略了棉花种植纺织这两个行业。
西海地区虽然荒凉,没有什么重要矿产,但对于已经大规模种植棉花的陇右地区来说,西海最宝贵的财富不是牛羊,而是人。
确切的说,是奴隶。
所以,吐谷浑以及西海诸羌番族,从鸡肋变成了鸡腿,若再有类似汉时的羌乱发生,那么,官军出击,恐怕就不会亏损,把俘虏们卖给种植园主,显而易见有利可图。
说不定,吐谷浑这处溃疡,会被名为棉花的秘方治好。
猜你喜欢
- 逆水行云
- 借三尺明月,衔两袖青龙,轻剑快马恣意,携侣江湖同游!
- 大周周
- 林雪落封行朗全章哪里有林雪落封行朗名叫不眠之夜,是由大周周所著的一本言情。林雪落封行朗阅读,讲述的是夏家怎么都没有想到,那个被送去给封行朗大哥的人,竟然是选给封行朗的。当他们后悔莫及的时候,林雪落已经开始和封行朗斗智斗勇了。他的内心被紧紧的关上,林雪落想要成为那个打开他心门的人 男人临窗而立 孤寂挺
- 逆水行舟
- 醒握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一代兵王游戏都市,纵意花丛,逍遥快活。
- 倦倚西风
- 丰水居士
- 练武,开头难,中间难,越往后越难 武者,顶天立地 少年宗师,一人一枪,逆行诸天,征战万界 tags:逆行诸天万界全文阅读,逆行诸天万界最新章节,逆行诸天万界丰水居士,丰水居士作品
- 周逆轩
- 神的终点,亦是尘土。
- 周抒卿
- 借三尺明月,衔两袖青龙,轻剑快马恣意,携侣江湖同游!
- 周问行
- 【2018阅文体育征文大赛—王者之战】参赛作品
- 庄不周
- 重生孙策,雄霸三国 本以为对手就是曹操、刘备,干掉他们就大功告成 万万没想到曹操、刘备只是小虾米,董卓也是草头王,袁绍才是真正的大佬,世家更是盘根错节,左右天下 孙家是寒门,世家瞧不上 没办法,孙策只能迎难而上,与世家斗个你死我活 打土豪,分田地;招黄巾,拉队伍;开发江南,逐鹿中原,独霸天下 老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