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氏黄河流域东方的氏族部落的首领,与黄帝、炎帝并称为中华人文始祖,在逐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蚩尤在战争中骁勇善战威力十足,从上古时期以来蚩尤就是善战战神的同义词,在苗疆苗族男子的世界里,尊称蚩尤为战神,而在汉民族华夏民族作为苗族的对立面的民族来讲,是非常排斥蚩尤,嗤之以鼻为祸首,
蚩尤乃九黎首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议。蚩尤代表的九黎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
但是多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九黎和三苗并无渊源。
另一种解释是,蚩尤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共同称号,因而既是炎帝后裔,又是两皞集团首领,也是九黎之君,后来三苗集团也加以袭用。今人常称蚩尤是东夷的首领。其实“东夷”是商、周时代“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时代较蚩尤晚近得多,或曰东夷乃蚩尤之后,更为恰当。
蚩尤败于黄帝,族人四散。后世可能与之相关的民蚩尤
蚩尤族有苗族、汉族、羌族等。
1苗族根据一些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尤是苗族的大祖神,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一些学者特别是苗族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华夏族所败,被迫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
2汉族蚩尤败后,部分族人融于炎、黄集团,从而成为部分华夏族,以至当今汉族的先民。一些汉族姓氏可能和蚩尤有关,如阚、邹、屠、黎、蚩等。
3羌族根据《后汉书西羌传》,三苗部分族人向西迁徙,若承认蚩尤与三苗的关系,蚩尤也可能是羌族的先祖。
4高句丽族东夷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族有关。
相对于汉族一般自认炎黄子孙,苗族则持续以蚩尤为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chibyeul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黔东南、广西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
云南、武定苗族有“跳月”或“踩花山”的风俗,传说此风俗与蚩尤关系密切。当时蚩尤率领苗民抵抗黄帝东进,失败之后退入深山。为召集四方苗人,蚩尤在山上树起树杆,系上腰带,令男女年围绕花杆歌舞,吹奏芦笙。热闹的聚会吸引了众多苗人,并重振旗鼓,重新投入战斗。此俗后成为定期的歌舞盛会,成为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还有崇拜枫木的民俗,甚至以枫木为图腾。此俗也可能与蚩尤有关。苗族史诗中的《枫木歌》更把苗族乃至人类都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
神农氏是华夏民族历史上发明农耕生产工具耒、耜的一个氏族。《易系辞》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许多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族群先后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如《白虎通义》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这是对狩猎肉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追忆。又如《淮南子修务训》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又是对采储果实及螺蚌之肉为主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记忆。
耒耜的发明是中国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飞跃,它奠定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基础,导致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神农氏之世”的出现。神农氏功绩伟烈,被尊为“农皇”,又称“地皇”。《尚书大传卷第四》说:“神农为农皇也。……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指其功德之实质在发挥地力,亦称“地皇”。
在中华远古传说中,“皇”的意思有两层:一是有重大发明功大德美泽被天下者,“皇,君也,美也,大也”,如燧人氏发明个钻木燧取火而被尊为“燧皇”;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用于捕兽捞鱼,并制定婚姻嫁娶之礼,使人类本身的繁衍进入健康有序的轨道,因而被尊为“羲皇”。二是指不存在公共权力的早期原始社会,“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烦一夫扰一妇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妇故为皇”。其情景如《庄子盗跖》所述:“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
到了神农氏晚期,由于农耕业逐渐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游荡觅食的原始群也渐次定居,逐步形成氏族社会,并发展为部落组织,出现拥有超出本部落影响力的部落联盟首领,这就是“帝”。《说文解字》释:“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谛”是指“审谛”,即举措详谨周密,合乎客观规律。《白虎通义》说,“德合天者称帝”。“王天下之号”是指超越部落范围的号召力。“帝”的称号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从早期游群和氏族社会阶段向晚期部落社会阶段的转变。此时,神农氏也开始被称为“炎帝”。
“炎帝”之“炎”,其义有二:一是火光,焚烧。《说文解字》释:“炎,火光上也”。《玉篇》释:“炎,热也,焚也”。这与原始农业离不开“火耕”有关。所谓“火耕”,是指先砍倒烧光荒地上的杂草灌木,然后耕种点播的一种垦殖手段。二是指南方之神。《汉书卷七十四》:“南方之神炎帝”,这是从黄河流域的地理视角而言,发祥于湖北,崩葬于湖南的神农氏当属南方无疑。
从被尊为“农皇”的“神农氏之世”,到被称为“炎帝”的“神农氏世衰”之时,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时代。
蚩尤活跃于历史舞台之时,即“神农氏世衰”的“炎帝”之时。当时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互相争斗,不再服从由于发明耒耜的功绩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的约束。“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最为暴”。此所言“诸侯”,并非周秦社会制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贵族,而是指原始社会末期的各部落酋长。蚩尤是其中之一。
“蚩”是贬词。《说文解字》释为“虫也”。作冠词用,若今之詈辞“小爬虫”之类。《六书正伪》曰:“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尤”为部落名。尤又作由,意为农。杨慎《丹铅录》云:“由与农通”。《韩诗外传》云:“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吕氏春秋勿躬》例举“管子复于桓公曰:‘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若甯遬,请置以为大由’”。注:“大由,大农也”。《管子省官》说:“相高下,视肥瘠,观地力,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由田之事也”。诏期即《礼记月令》所谓“王命布农事”之日期。由田即农田,亦农官之谓也。《钱谱》神农币文“农”作“由”。“尤”是依传闻所记部落名称,与“由”为同音异字。故“尤”部落即“由”部落,亦即农部落。贬之即谓“蚩尤”。中国古代对氏族及部落的名称与其酋长名称和氏族部落民名称常常不加区别地称呼,所以,“蚩尤”既为部落名,亦为该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名。
猜你喜欢
- 眼球净化
- 忆殇流年
- 晋江2017-02-02完结 文案 当晴明历经万险感化了所有妖怪和人,将其带到自己的阴阳寮进行生活后的日常闹剧。PS:1.每章之间无关联。2.抽不到茨木来求欧气,不知道能写多少。3.沉迷男色无法自拔,说的就是我。内容标签:强强 欢喜冤家 情有独钟 灵异神怪搜索关键字:主角:阴阳师众 配角:阴阳师众
- 绯缺落
- 2015-4-8 22:02 上传晋江2015-04-07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902 总书评数:2 文案平安京绘安平界,阴与阳世的交绘,混沌滋生妖物熙攘“博雅啊”那薄唇笑得风轻云淡,风情万种。明眸善睐。晨曦朝露。三味弦叩促促,哪家垂帘后又呢喃出多情伤感的徘句,纠缠在桔梗藤紫的夜色如歌。管乐扬止。回
- 怙恶不悛
- 2018-9-8 07:27 上传晋江2018.09.07完结文案警示*1、CP:鬼茨!没错,是鬼切X茨木的同人!拒绝KY,不喜误入!2、脑补早更新慢,官方巴掌不减半,当初私设太多现在脸已经被打肿;3、短篇已完结,大号长久不登忘记MM,只能小号搬运自LOFTER。PS:本文已完结,部分章节沿用部分绘
- 茶白丁
- 晋江2017-06-30完结文案本文为梦枕貘原著《阴阳师》及其同名改编电影的衍生小说,剧情向原著风,CP博晴/晴博无差“幻角之乱”后,平安京又起迷雾—骨虫肆虐,朝中公卿被困宅邸;少女被害,线索直指重臣之女;妖魅横行,天皇性命危在旦夕…一切的背后似乎都有某个神秘人在操纵,晴明和博雅二人必须再次联手破解
- 宅鲸
- 晋江非V高积分2016-11-17完结文章积分:28,788,080
- 漠离歌
- 晋江2017-01-22 完结CP:狗崽,微量酒茨。第一人称,非正常狗崽,请注意避雷。内容标签: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 游戏网游搜索关键字:主角:妖狐,大天狗 配角:安倍晴明 其它:阴阳师
- 月眠无殇
- 镜子里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