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万里》第五十二章 剥茧抽丝另有含义(入V上架加更,欢迎订阅、推荐)

    兰婶儿离开后,贞锦依独自一人扫地擦桌子。好在内院也有水井,用水倒是方便。只是看着那个“床铺”,半晌不知如何着手。

    中午下工,坊里的女工们都回来吃点心休息。

    贞锦依见纾锦宛往北面的屋子里走,正好经过她的房门前,便向她打招呼。

    实在的,这边的人除了良三娘和兰婶儿,她也只认得这个锦宛大师姐了。

    看到贞锦依,纾锦宛并没有显得非常惊异,但仍是询问道:“是锦依你怎的在这里”

    贞锦依答道:“我们坊主娘子派我过来守屋子呢。”

    纾锦宛听了正待细问,忽然听到她肚子咕咕响,便问:“你这是肚子饿了吧”

    贞锦依老实答道:“一早就过来了,连早饭还没吃呢。”

    纾锦宛一笑:“那就莫要打扫了,快去厨房取点心吧。”

    贞锦依皱眉道:“走得匆忙,碗筷都没拿呢。”

    纾锦宛又是一笑:“那你等等,待会儿随我一起去。”

    说罢进自己屋子取了食盒,带着贞锦依到东南边的厨房里,向厨房的仆妇要了副碗筷给她,又领着她取了点心。

    贞锦依端着窝头咸菜跟她回去,腆了脸道:“锦宛师姐,我房里还没收拾干净,可否暂时到你那里吃”

    纾锦宛点头:“无妨,我屋里如今只我一个,你且进来就是。”

    开了房门,让贞锦依进屋。

    她这间屋子是建院时就修好的,高大宽敞,与造隔断时搭建的倒座相比,不单是朝向好,屋内也宽敞明亮。屋中两张床,一张床挂了帐子,一张空着。

    贞锦依坐在桌边没话找话:“那边床怎么空了是哪位师姐已经启程了么”

    纾锦宛放下碗筷坐下,并不答话,埋头只管吃东西。

    贞锦依只好自己再多说些:“那你和良三娘子几时进省城呢”

    纾锦宛咽下一口食物,缓缓答道:“还未定下启程的日子,须等锦官院派人来,总要待那边安排停当吧。”

    她的性格显然要比陵锦佑她们沉稳得多,问一句答一句,有时问了也未必回答。

    贞锦依同她拉了一阵话,也只打听到省城的锦官院之前来通知过丝坊,叫她们预备进省里去,但近来又没了动静,派人去问,只回说让她们等着,那边自会安排。

    良三娘却怕万一锦官院突然来催,这边来不及准备,便让大伙儿把暂时不大动用之物收拾装箱。坊主良三早已带上儿子到省城去了,一面在那里的找地方开设良家的新机房,一面打探消息。她自己则在坊中仍领着大家继续做冬天要用的活计。

    如今坊中众人虽也在猜测打听启程的时间,但因坊主娘子很是镇定,大家做起事来还算井井有条。

    她们不知道的是,江安省城景州的锦官院里的人们也在猜测打探,只不过打探的是朝廷关于织造新政的举措是否会终止,哪些官员又会受到牵连。

    此时也是各种消息暗中流传,莫衷一是。

    数日之后,原先定于冬月末呈送京城的大年的贡品提前被装上了船,从大江码头经运河送去了京城。

    江安锦官院督办珞兴阳的奏疏摆在雕龙描金的书案上。

    一同呈上来的,还有他与新任农桑劝谕使绎焕宗交给内阁的答复奏本的抄件。

    “老师,内阁呈进的条陈,竟丝毫没有提到这个奏本。”

    已登基六年、亲政四年的正昌帝早已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知晓内阁隐瞒了奏本,还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他心头虽是怒极,仍是不露声色地叫太监把自己的老师郑太傅请来书房,对外只说让他来讲经书。

    郑太傅在正昌帝刚被封为太子、才只有十岁时就已做了他的老师,对这个皇帝学生的脾性深为了解。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