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伦向北一天行程之内属于庞贝实际控制区域,有大大小小的人类聚居点分布,各方面状况尚好。
再往北继续前进,逐渐脱离治安军日常巡逻范围,一切就渐渐糟糕起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分布着不知多少大大小小的部落,有人类,也有熊地精、豺狼人或者野人之类的异族。
他们平时靠放牧狩猎维持生活,一旦有机会也绝不介意客串一把强盗。也许对于这些处于半蒙昧状态的部落来说,抢劫行人和狩猎麋鹿本来就没什么区别。
从第二天开始,车队后面就一直坠着一支“小尾巴”。
开始是零散几个荒野人跟在车队后面,想捡点吃剩下的残羹冷炙填肚子。但很快,小尾巴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他们的胆量完全和人数成正比,三五个人的时候只想捡剩饭吃,大喝一声就能惊退。等膨胀到几十人时开始明目张胆地尾随车队,瞎子都能看出来意图不轨。
随行佣兵要求车队掉头,回到安全区域等待合适的时机,往常遇到这种情况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李察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只让佣兵和马夫离队返回科伦,自己带着五十个蛮子继续向荒野深处前进。
队伍后面坠着的“小尾巴”继续膨胀,人数渐渐超过一百。他们似乎已经认定车队是瓮中之鳖,开始明目张胆的前后串联。
这伙强盗很明显至少来自三个部落,人数最多的是豺狼人,足得有七八十。身高体壮但是纪律混乱,作为强盗是超标的合格,跟正规军对上就是找死。
其次是一伙大地精,二十人左右。体格普遍相较豺狼人稍微瘦小,不过据说是地精里纪律性最好的军事种族,战斗力可能反而强些。
稍微有点让人意外的是,这帮草台班子不知从哪拉来三个巨怪入伙。这种身高三米,肌肉虬结,据说恢复能力还很强的怪物起码看起来很威风。
在人员组成虽然如此混杂的情况下,强盗们居然做到了着装统一——都是看不出颜色的破烂布条缠身,配上木棍骨头烂铁片当武器,领先庞贝帝国一百年做到了官兵一致。
“停车,把马车围成一圈,牲口都围在里面。”
李察决定了,再拖下去这帮强盗不定能壮大到什么样,还是就地歼灭比较保险。
可是他们一停下,原本很活跃的强盗团也停了下来,似乎还没做好心理建设。
不用想也知道,一旦启程他们又会跟上来,一直维持一个安全距离。这种战术很埋汰,但是不能说没用。
“头儿,这东西看着吓人而已。”冈瑟发现李察一直在看着巨怪,以为他心怀忌惮,“我们以前在雪原经常顺手宰几个,一点也不费劲,肉很臭但是能钓海豹。”
“冈瑟!”
李察伸手扶着车厢木板,一翻身跳到马车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一众高地蛮人。
他从怀里取出一个严严实实的鱼皮包裹,打开后里面满是豆子大小的棕色圆球,飘散出一股浓郁的香辛料味。
“给大家分下去,一人一颗。”
“这啥啊。”冈瑟接过来先往自己嘴里塞了一颗,又苦又辣的怪味让他一阵龇牙咧嘴。
“一种珍贵的东方丹药,叫做‘修罗魔药’,吃了可以增长力气,蓄养精神,有脱胎换骨的神效。”
李察站在车顶摇头晃脑,活像个卖假药的神棍。
冈瑟半张着嘴含着药丸,吞也不是吐也不是。雪原上偶尔有商人来贩卖药物,但是连最大胆的骗子都不敢夸这种海口。要不是说话的是自家老大,他早就抡起拳头开始打人了。
“放心,骗你们又没什么好处。”李察努力维持着面色严肃。
这句话起到点作用。怪味面坨子分发到每一个蛮子手里,被愁眉苦脸地吞了下去。
对,就是面坨子。
主料是最便宜的熟木薯粉加蜂蜜搓成丸子,掺了些便宜又味冲的香料提出点药味,一共花了不到三块银币,总的来说可以认定就是调味面坨子。
修罗魔药这个名字还是从骑士小说上看来的,因为隐约有他老家的几分神韵,所以印象深刻。
这东西主要成分是淀粉,填饱肚子是它的唯一功效。至于什么“增长力
猜你喜欢
- 大咸者摩西
- 魔兽践踏,巨龙咆哮,巫师诅咒,魔法璀璨之光照耀知识灯塔!
- 风兮破地
- 痛苦只是心灵的幻觉,如非必要,不得妄言,不可失信。
- 中更
- 田信来到建安二十四年春季的荆城,即将爆发的襄樊战役将决定今后天下是真正三分,还是一强两弱。当听闻曹仁屠宛城后,田信毅然响应荆州的征召,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更为了自己的正义、良知、勇气而战。
- zooooz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暮色北冥
- 魔兽践踏,巨龙咆哮,巫师诅咒,魔法璀璨之光照耀知识灯塔!
- 凰汉
- 这是发生在一个架空历史环境下的故事。古老的大夏帝国牢牢占据着浩瀚的东方,历代英雄辈出。同时,金戈铁马、兄弟情义、儿女情长、权谋机变、朝堂争雄、尔虞我诈等等,这些事层出不穷而又最终归于沉寂。这不是属于一两个人的故事,是属于一群人的故事。
- 小曾老了
- 肆意挥洒激情的游戏人生,打破现实框架的无尽幻想!
- 期门郎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gejianyunice
- 这是一篇传统的古典武侠色文,文章背景设定非常宏大,很有成为长篇的潜力,情节更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带入到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心理的拿捏也是十分到位,肉戏同样可圈可点,刺激感爆棚,总而言之,绝对是一篇良心之作,值得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