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激情年代》080、再收宝物

    “大妈,我家建军是不是有信儿了”

    “具体的倒没有……”

    “那是……”

    “哈哈,后天他们就都回来了!咱们县里会召开欢迎表彰大会!”

    “太好了!还有那两个……”

    刘大妈叹口气:“牺牲那两个一个是南街老胡家的孩子,一个是七顶山乡的,可惜两个孩子了……”

    “是啊,都是烈士。”

    童建国恨不能立刻就告诉老爸老妈。

    可转念一想,不如给他们个惊喜,直接把老弟领回家来。

    和刘大妈分开后,童建国直接来到街里。

    这一年多以来,童建国几乎每个月都到首饰匠才东亮这里,看看他又收到什么好东西。

    但从春节前到现在,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太多,一直没抽出时间过来。

    这会儿,才东亮也已经升级换代了。

    他搬到南街的一个临街小房子里了。

    前面是店面,后面是住家。

    三中全会以后,整个南街也如沐春风,诞生了这样一批店面。

    有小服装商店、小百货商店、理发店、照相馆等等。

    商家有一大半是南方人。

    也就是东北人私下里说的小南蛮。

    改开前,乃至改开初期,东北都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

    这里的城市率最高,基础设施最完善。

    东北很多中小城市通自来水时,南方的一二线城市还在挑水吃。

    1978年全国gdp前十名,东北城市就占了四席。

    四大城市经济的发达程度跟直辖市不相上下。

    北方出典型,南方出效益。

    南方很多地区城市化率比较低,就业率低。

    老百姓早早自谋出路。

    在改开以前,就有不少老广、江浙一带的人开始往富庶的东北挺进了。

    像才东亮这样,先谦卑低调地隐匿在街头巷尾,哪怕被当地人戏称小南蛮,也只是“嘿嘿”一笑。

    随着改革春风渐渐吹来,他们也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了。

    才东亮这个小铺子只有很小一个角落继续干他的首饰加工。

    剩下的卖的大多是日用小百货。

    像各种头饰、表带表链子、皮带等等。

    卖的东西比较杂,估计也没什么经营思路。

    但这会儿做生意的人少,他们东西也便宜。

    柜台前时不时有人光顾。

    童建国过来时,才东亮刚抽出时间吃饭。

    童建国特地没打扰他,躲在不远处等了会儿。

    但才东亮贼亮的大眼睛很快就发现童建国了。

    连忙放下碗筷站起来。

    “哈哈!伙食不错嘛!”

    才东亮吃的是两和面的面条,里面还能看到几根肉丝。

    “嘿嘿,家里带来的腊肉。”

    两人正寒暄着,一个女人抱着孩子从里面出来。

    “这是弟妹吧”

    “嗯,这是我经常跟你说得童大哥!”

    “童大哥好!”

    童建国隐约记得才东亮有三个孩子。

    看那女人抱着的孩子也只比童建国的儿子大一两个月而已。

    “不会是老四吧”

    “唉,又有多了张嘴。”

    童建国忍不住劝说:“我说老弟,四个够多了,别再要了。”

    “是啊,不能再要了。”

    两人寒暄着,走进才东亮的小家。

    认识才东亮这么长时间了,童建国这还是头一次到他的住处。

    他这个小家只有一个屋子,估计是房东的偏厦子,临街的一头打开了租给做小买卖的人。

    像这种临街的偏厦子一个月房租也得四五十元。

    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房间窄小,既是卧室又是厨房,难免有些杂乱。

    这边放个盆儿,那边放个箱子,中间还生着炉子,铁皮炉脖歪七八钮从门上的窗户伸出去。

    就像一个歪着脖子的长颈鹿。

    其中两截还用铁丝吊在屋顶上。

    “老弟,你在屋里生炉子可得当心啊!”

    “嗯,前几天差点呛着。”

    才东亮说得呛着十有**就是煤烟中毒。

    “你带着孩子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嗯,估计炉脖有点歪。”

    “炉子别跟当央放着,往门口搬一搬。”

    “嗯。”

    屋子里连把椅子都没有。

    才东亮翻了半天才从一堆杂物中找出把小板凳给童建国坐下了。

    他自己则拿出个包裹蹲在童建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