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激情年代》107、要不您再贷点

    107、

    不光箱包厂现在急需车子,罐头厂更是求车若渴。

    高岩和刘清涛也觉得该买车。

    不然的话,你产能提起来,运输上不来还是白搭。

    “干脆!我们再向银行贷款!”

    高岩主动提议。

    “可咱们上一笔贷款才半年功夫,现在又要求,能行吗”

    “我觉得能行,咱们贷款10万那会儿的账目情况银行已经看过了。眼下比那会儿增长了5倍不止。而且,咱们厂是全市第一家在省电视台打广告的企业。就冲这知名度,他们也应该考虑追加贷款!”

    刘清涛也说:“班长说得对,咱们现在也算有点知名度了,别说银行了,市领导搞不好也会考虑重点扶持。”

    尽管两位老同学都这么说,童建国心里还是没底儿。

    因为他是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人。

    上一世的爷爷也是金融行业的人,多少也耳濡目染了解一些规则。

    像箱包厂这样是不符合追加贷款条件的。

    但童建国偏偏忘了眼下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年代。

    连两劳释放人员都能拿到贷款。

    银行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

    童建国怯怯地来找上次给他发放贷款的徐科长。

    正好徐科长不在,他们科室的一个同事说:“您稍微等会儿,徐科长上厕所了。”

    等了没一会儿,徐科长就甩着手回来了,童建国连忙殷勤地迎上去。

    “徐科长您真是身先士卒啊!这种事都亲自去做。”

    “啥”

    “呵呵……”

    徐科长将双手在身上蹭了蹭,跟童建国热情握手。

    “童厂长啊,你不来找我,我还打算去找你呢。”

    童建国不免心慌:“我们每个月都按时返本付息……”

    “是啊,你们是模范贷款户。”

    “还好,还好。”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我们行长批评我了……”

    “啊是不是那个……”

    “行长批评我给你们放贷少了点!”

    “哈哈!”

    “不过,这也不能怪我是不是我给你们放贷那会儿实在没想到你们企业会发展这么快,现在每天都能在电视里看到你们的广告。你们简直就是我们市的明星企业啊。”

    “呵呵,还好还好。”

    “要不您考虑考虑,再追加点贷款”

    “这个嘛,说老实话,其实我们的现金流还是蛮充沛的。”

    “既然你们势头这么猛,是不是应该扩大经营,再购买些固定资产”

    “嗯,您说得对。为了扩大经营,我们还需要你们鼎力相助。”

    “没问题!这一次你们自己报一报吧。”

    “啊贷款还得抱一抱”

    “是啊,你们想贷多少尽管提!”

    “这个……”

    童建国咬咬牙:“那就……要不20万”

    童建国刚报完就后悔了,因为徐科长毫不犹豫地点头:“没问题!”

    要是再多贷点就可以买三台车了。

    70年代中期以前,各单位最流行的是解放大卡车、东风大卡车。

    这两种看起来大同小异的重型货车可以拉货也可以拉人,比日后的五菱宏光还吃香。

    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一种130轻型货车。

    这种轻型货车颜色各异,外形大同小异,统统都称作130。

    它最早是首都一家汽车制造厂仿日式轻型货车造出来的,称作bj130。

    这会儿各个企业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也没什么产品专利、知识产权。

    首都造出bj130后,就把设计图纸分享给全国各地的厂子。

    所以,就有了千奇百怪的130。

    最早的130是2吨载重的,最近几年又开始出现3吨、4吨载重的。

    童建国要买干脆就一步到位,直接买4吨载重的。

    箱包厂两台、罐头厂一台。

    这样的一台130大约要七八万块钱,3台就得20万开外了。

    不过,后悔也没用,反正厂子账面还有充足现金,不够就自己再添加点好了。

    这一回,徐科长连查账的程序都免了,签订借贷合同3天后就直接把20万划到箱包厂的账上了。

    其实,跟买车比,找开车的人才是最麻烦的。

    这会儿最吃香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采购员,一个是司机。

    去年下半年,国棉有个司机因为流氓罪被判刑了。

    这司机已经五十来岁了,长着小眼睛、牛皮廯、酒糟鼻子。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