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激情年代》113、央视广告

    “那咱们现在……”

    “咱们冬天的主打产品其实也不少,有苹果罐头、山楂罐头、梨罐头。尤其这后两种。山楂罐头开胃、梨罐头清肺。在咱北方地区很受欢迎呢。您看……”

    仓库里摆放着一堆堆的山楂和梨。

    山楂用麻袋装着,梨用筐装着。

    山楂是吉省出的,个头儿很大很饱满。

    也比较容易放的住。

    梨则是当地人俗称的桑皮梨。

    “这种梨吃着并不好吃,但做成罐头却相当不错,很脆。”

    不过,这桑皮梨似乎不太好放。

    仓库里正有一些工人在挑拣着,削掉桑皮梨上坏掉的部分,然后优先搬走。

    看了会儿,童建国忍不住笑了。

    “这不赶上住家过日子的老人们了吗”

    “咋了”

    “先挑坏的吃,到最后一直吃的都是坏的。”

    老温愣了一下哈哈大笑,工人们也跟着大笑起来。

    “童总说得对啊,咱可以节约,但不能本末倒置。以后好的和坏的都一块儿用,先紧着好的用!”

    从仓库出来,童建国说:“老温啊,我每次过来,你十次有五次在外面。”

    “是啊,尤其前段时间。”

    “你得拿出更多精力到管理上来了。”

    “俺哪懂管理啊,都是您里里外外帮着我。”

    “咋不懂呢,你干买卖有些年月了,多多少少也懂点。再说,你凡事也不必亲力亲为,可以培养点新人帮你忙活。”

    “好!我尽量吧。”

    童建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老温五十多岁了,谁知道他哪天就干不动了。

    要是像老丈人那样“嘎嘣”来一下,企业不瘫痪了吗

    不要说老温,童建国自己也一样。

    一个企业如果少了个人就运转不起来了,那就不是健康的企业。

    当然,童建国希望老温健健康康的。

    至少也要坚持20年,一起分享改开带来的红利。

    5块钱出一次车对当下每月四五十元工资的司机来说,绝对是个巨大诱惑。

    各个厂子的司机都托关系走后门想拿到这份临时工作。

    丛洋他们行政人事科的人筛选了一番留下七八个人。

    试用了一个星期后,又淘汰掉两三个人。

    剩下的五六个人中有两个具备长期借用的条件。

    “咱们还需要再增加固定的司机吗”

    丛洋问。

    眼下,箱包厂和罐头厂有三台车,除了老胡,王胖子和大奎来年春节后也能拿到驾照了。

    “当然需要,咱们企业还得发展嘛。”

    “那就再增加一个”

    “嗯,您看着办。”

    开了两个月车,童建国真是够了。

    起早贪黑、又忙又累不说,车子也很蠢笨,开着那叫一个费劲。

    再加上童建国这个老司机跟当下的新司机都没法比。

    水箱开锅了都不会加水。

    车子爆胎了也不会换。

    雇了一大堆临时司机后,童建国又骑上了自己的老国防自行车。

    每天睡到自然醒,慢悠悠上班,慢悠悠下班。

    连去燕京都是坐火车。

    虽然坐火车比开汽车还慢。

    这一趟,童建国又是谈广告。

    他必须抓住广告白菜价这个时期。

    尤其央视的广告。

    国家级媒体,做事总是比地方慢半拍。

    年初,上塰电视台首开先河,推出广告业务后。

    各个地方报刊杂志、电视台也开始纷纷试水。

    年底到来前,央视的广告也姗姗来迟了。

    辽省台新闻联播后的一分半钟广告,播放一次200元,制作费一分钟500元。

    央视的广告自然要贵很多。

    新闻联播后的一分半钟广告,播放一次800元,制作费一分钟1000元。

    “哇,贵了这么多,”刘清涛忍不住感叹。

    高岩却说:“从覆盖率上看,其实不贵。”

    “是啊,央视覆盖全国,应该是地方台的30倍……”

    这会儿地方台没上星,像辽省电视台这样颇有影响的地方台,也只能覆盖辽省以及跟辽省临界的邻省几个市县而已。

    甚至连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