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妖记》冥河变 第九十三章 剑渊旁

    黄粱一般少有剑客,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丛冉。

    因为在丛冉境内有一道横越无数山脉的剑渊。

    关于剑渊的来历,纵使是翻遍典籍,亦难有所知,只知剑渊之中存在着无数年前留存下来的一道剑意。

    而后世剑客,若是一生行至尽头,亦有不少会选择来到剑渊之上,将自己的剑丢入剑渊之中。

    那时的黄粱人间依旧相信轮回,人死之后去往冥河,经过漫长的岁月历程,终将复归人间,彼时剑渊剑意所养之剑便会重新回到主人之手。

    然而无数年来,剑渊中从来未曾有过一柄剑回归过人间。

    只有五十年前,正是槐安磨剑崖上,剑圣拔剑破天而去之时,人间见到剑渊之中万剑悲鸣。

    三人乘着剑舟自白河而来,路过剑渊之时,红浸珊却是蓦然一阵胸闷,转头看向下方剑渊,隐隐可见深处有一座石碑,石碑早已不知多少岁月之前的遗物,碑上石体早已风化剥落无数,然而碑上却依旧深深刻留着两个完好无损的字——长空。

    越往剑渊靠近,红浸珊心中那种感觉愈发强烈,渐如一柄绝世之剑逼在心头一般。

    红浸珊乃是磨剑崖之人,自然心中傲气十足,越是这般感受,便越要向着剑渊靠近,自身的剑意亦是尽数展现而出。

    青悬薜一见红浸珊这般模样,便知不妙,只是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剑渊的回应来了。

    那柄一直逼在红浸珊心头的剑蓦然穿体而过,剑渊之中一股惊世剑意爆发而出,尽数逼向红浸珊而来。

    红浸珊闷哼一声,不可置信的看向剑渊方向,吐了一口鲜血,而后方寸所化剑舟自行解体,三人狼狈的从空中坠了下来。

    红浸珊与青衣女子自然不会坠伤,只是青悬薜只是一个书生,自然难免摔得一阵眼盲。

    三人落在剑渊一旁的青山上,青衣女子抱着琵琶,看向那处无尽深渊,不知发生了什么。红浸珊盘膝而坐,剑意大多冲着她而来,自然受了一些伤。

    青悬薜狼狈的从一旁的树下爬了起来,一面不住的咳嗽着,一面去找不知落到了何处的书箱。

    红浸珊看着方寸,这柄天下名剑竟是在剑身之上出现了一道裂纹。

    一如当初勾芺尝试拔出青悬薜那柄剑时,斩妖刀上蓦然出现一道裂纹一般。

    “这便是黄粱传说中存留无上剑意的剑渊”红浸珊面色有些苍白,看向还在不远处落叶草丛中清点着自己书箱的青悬薜。

    青悬薜抱着书箱蹒跚的走回,看向红浸珊说道:“先前你催动剑意之时我便想提醒你,只是没来得及。”

    红浸珊沿着那缺了一边的山崖向下看去,此时剑渊之中却是沉寂下来,只是隐隐可见崖壁之上残留着不少世人丢下去的剑,那块风化的石碑依旧伫立在渊中。

    “剑渊的来历早已遗失在历史中,世人只知道其中存在着一道无数年来未曾消散过的剑意。历来剑客来此,都要收剑执礼缓缓而行,像你那样直接与剑渊拼剑意的,倒是近千年来第一人。”

    “那块石碑是什么”

    “那是长空剑碑,典籍之中亦无记载,世人只是根据那上面残留的长空二字而取的名字。”

    青衣女子却是注意到了青悬薜说的是残留,看向他说道:“残留”

    青悬薜却是自顾取出了《人世补录集》,舔了舔笔,而后写着一些东西,一面说道:“据说在无数年前,黄粱未曾到古楚地时代的时候,有人曾在剑碑上还见过一个星字。”

    “星长空”红浸珊抬头看向天空,此时天色尚早,自然不可见星空,却是冷笑一声,说道,“剑出而星长空当年剑圣师祖都未曾说过这般话。”

    青悬薜却是抬起头,看了眼红浸珊,说道:“剑圣大人曾经走遍人间,自然来过剑渊,据说当年剑圣大人曾经进入过剑渊,而后在山崖站了三日三夜,叹息了一声‘斯人逝矣,未曾得见,人间憾事’。”

    红浸珊听到这句话,便沉默下来。

    纵使她一身剑意足以傲视如今人间,却不得不承认,剑渊那道剑意,的确高于磨剑崖历代崖主,唯有剑圣师祖,或许可以与之比拟。

    红浸珊看见了青悬薜腰间所悬的那柄剑,想了想说道:“不如你试着在这里拔出那柄剑”

    青悬薜却是坚决的摇摇头,说道:“临渊拔剑,除非我是想找死。”

    青衣女子抱着琵琶久久的看着那一处剑碑,缓缓说道:“倘若剑渊剑意真的如你说的这般强横,为何黄粱这么多年来,从未见过有天下名剑客出现。”

    青悬薜还未说什么,红浸珊倒是开口说道:“这种剑意,人间学不来。”

    青悬薜看了一眼红浸珊,沉默少许,看向剑渊缓缓说道:“是的,这种剑意人间如何能够学到。”

    人间这么多年来只出了一个剑圣青衣,这种剑意早已不属于人间范畴之内。

    三人在剑渊这一处山崖上沉默的看了少许,便离开了这一处。

    一如二人所说,这种剑意人间学不来,红浸珊自然没有想要留下来参悟剑意的想法。

    当年磨剑崖上,剑圣有十一个弟子,然而除了大师兄一剑是由剑圣年轻时所教授,其余弟子都是跟着大师兄学剑,而后四师兄之后的弟子,又随四师兄学剑,四师兄叛崖而出,便改由当时人间第一剑客七师兄教授。

    高山仰止的意思,便是高山只能止于仰。

    剑圣的剑意亦是随着破天而去,于人间全无踪影。

    好在此地距离丛冉城都已经极为接近,几人便一路行走,越过青山而去。

    入城时,便见城中民众面色有些异常,不时便听

    见有人小声议论着一些事情。

    譬如镇妖司的变故。

    譬如某个提刀而来的少年,一人一刀杀入了镇妖司,至今无人敢去那种地方看一眼。

    红浸珊知道勾芺发了疯,疯子做什么自然都可能,对于此事亦不觉得奇怪。

    只是青衣女子却是隐隐有些担心,勾芺动用这般远距离的越行术来到这边,只怕已是强弩之末。

    青悬薜叹息了一声,说道:“我们去看看吧。”

    二人点点头,三人沿着城中街道向着众人所指镇妖司方向而去。

    三人一路行至镇妖司,深巷之中大门紧闭,只是却有一种浓厚的血腥之味从司中逸出。

    青衣女子上前一步,推开院门,三人走了进去,只是却发现司中一片死寂,司中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尸体,却不见勾芺身影。

    青衣女子心中隐隐有些不安,看向红浸珊与青悬薜。

    红浸珊抱着剑在司中寻了一遍,未曾找到活人。

    青悬薜看着司中尸体,仔细辨认了一番,说道:“他们应该不在城内了,我未曾见到丛冉镇妖司叔司的尸体。”

    红浸珊看向青悬薜,说道:“你认得他”

    青悬薜缓缓说道:“我这些年走遍黄粱人间,自然或多或少认识一些。”

    红浸珊剑意弥散而出,试图寻找下勾芺的身影,先前在白河,便是如此知道勾芺的去向,只是丛冉距离剑渊太近,剑意无不受到那一处剑渊中剑意的压制,才始出城,便被那道剑意斩断。

    青悬薜看了一眼面色愈发苍白的红浸珊,自然知道她刚刚尝试了什么,说道:“不用试了,直接去城外沿着剑渊寻过去便知道。”

    “你这么肯定”红浸珊看着他说道。

    “这里的叔司祖上历代都生存于剑渊之侧,据说与剑渊中剑意的主人有些关系,是以那人亦是一个剑客,若是勾芺跨越而来没能一刀杀死他,那么他必定会逃往剑渊那边。”

    “剑渊对于剑意的压制这般强烈,为何他还会逃往那里”

    青悬薜沉默少许,说道:“他们这一脉是人间唯一不会受到剑意压制的人。”

    青衣女子沉默少许,抱着断弦琵琶,转身便往外走去。

    红浸珊与青悬薜对视一眼,匆匆跟上。

    再度出城来,便是青山一线而去的剑渊。

    剑渊几乎横越丛冉境内,若是在高处看去,便是有若一道狭长剑痕一般。

    青衣女子抱着琵琶,沉默的走在剑渊山崖之上,红浸珊亦是借着被压制得极为严重剑意,搜寻着两旁青山。青衣女子看见红浸珊向来风轻云淡的神情亦是有些惨淡,自然知道她在做什么。

    “多谢。”青衣女子抱着琵琶,却是向着红浸珊道了一声谢。

    红浸珊只是平静的说道:“你是旁人,有什么好谢的,更何况,若是勾芺真被那人借着剑渊杀死在这里,我回崖上都不知如何说。世人亦不知会如何看我——你,磨剑崖之人,却在黄粱守不住一个要看的人”

    青衣女子沉默下来。

    三人走了一阵,却是在前方数里之外的剑渊旁传来一些动静,而后沉寂下来,再不闻声响。

    三人心中都是有些担忧,于是匆匆赶去。

    赶到那里,便见勾芺执刀立于崖边,身周落满了断剑,横七竖八的插在山崖上。勾芺背对着三人,看着那片渐渐陷入一片昏黄之中的天空沉默不语。

    身旁躺着一个年轻的镇妖司之人,正是丛冉镇妖司叔司,这人面门直接被一刀砍得模糊不清,手中死死握住一柄折断的剑,只剩下一双淌着血的眼睛,还残留着几分不可置信。

    青悬薜停在不远处,看着那一处惨烈的战场,便足以想象得到先前发生过什么,心中惊诧许久,才缓缓说道:“勾芺究竟有多强”

    红浸珊抱剑站在崖边,看着勾芺的背影,说道:“往前三十年,二十岁的红衣打不过他。”

    红衣乃是磨剑崖当代崖主,除却磨剑崖八师兄外人间最强之人,然而红浸珊却说同样二十岁,红衣打不过勾芺。

    青悬薜虽不知红衣当年有多强,但是当年司主却是评价过丛冉叔司,说这个人若是出了丛冉,在天下九大叔司中,只能位于末流,但是若是在剑渊之侧,八大叔司联手都未必能占到上风。

    勾芺身侧那些断剑自然从剑渊而来,却尽数折断在崖边,连着丛冉叔司手中的剑都折断在那里,青悬薜这才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