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第七十一章 出宫

    第二日

    朱元璋没有上朝,而是来到后宫中。找到朱樉父子聊天。

    “西安的事知道了吗”

    “知道了!”

    朱樉老实回道。

    那“你怎么看待,文武大臣支持你回西安一事”

    “儿臣不知道。”

    朱元璋点点头:“古人就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这点很好,凡是不要先以自己的观点看问题。”

    “父皇告诉你,胡惟庸为首的文官集团,一直想走宋时路。”

    朱樉听后,大声失叫。

    “士大夫共治天下!”

    “不错!”

    朱樉连连摇头,出声道:“这怎么能行父皇万万不可。”

    崖山一跳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

    宋朝为什么灭亡

    当然不是没有修缮长城。

    而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陈桥兵变之后的赵匡胤,弄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戏码。便开始实施重文轻武的国策。

    这一国策,彻底架空了武将的势力。直接转而宣扬文臣治国忠君。

    看看整个宋朝,从始至终的治国之道也就是排除异己。与中华求同存异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驰。

    他的灭亡,从一开始便注定。没什么好遗憾的。

    如今听到胡惟庸尽然想重走老路,朱樉很气愤。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胡惟庸该杀。

    朱元璋说道:“可是天下文人都很支持胡惟庸,而你徐伯父他们的态度你听见了。你认为父皇该如何办”

    如何办当然是杀了。

    看来历史上朱元璋大杀功臣的背后,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应该说,不止朱元璋。所有帝王都有苦衷,情非得已吧!

    可朱樉不能这样说,这样说了岂不是自己是血流成河的罪魁祸首。

    “发配边疆。”

    朱樉想到一个最好的办法。

    “父皇可以将他们发配到西北,让他们见识一下蒙古人的厉害。”

    朱樉这样说,其实是完全片面理解了胡惟庸的治国理念。

    或许又是朱元璋,忘记将胡惟庸的理念说全的原因。

    “父皇知道了,你现在出宫去吧!”

    朱元璋笑着对朱樉说道。

    “记得尽快回去后,将大队人马撤去,别让外人笑话。”

    朱樉向朱元璋磕头。

    “父皇保重。”

    “去吧!”

    朱樉又去了马皇后那里告别,然后带着邓娇,踏出他们呆了三个月之久的皇城大院。

    刚回秦王府,胡惟庸和徐达便接连而至。

    “大王此去或许无缘再见,请大王保重。”

    胡惟庸什么都没有说,似乎只是来送朱樉一样。

    朱樉其实很好奇,胡惟庸到底想怎么样。可是顾忌着徐达在场,有些话朱樉又不好问。

    “秦王此去路上,有我徐氏家族子弟等候。还望秦王能善待他们。”

    徐达也紧接着开口。徐达很直接,他来朱樉这里就是为徐家多找条路。

    没人知道徐达之所以要力挺朱樉,并逼迫朱元璋放人。都是出自他的兄弟徐庶的建议。

    朱樉点头,徐家和他们朱家是邻居。远近不如近邻居嘛!

    当然,朱樉并不是这样想的。他现在很缺人,他的理想,他的报复。都离不开大量人才。

    他没有朝廷的开科取士,没有大义名分。如今徐达主动投怀送抱,他求之不得。

    有本事的人,朱樉是举双手双脚欢迎。

    没本事的人,朱樉也有对应之策。不会让他们白吃闲饭。

    “魏国公放心,算起来我与徐家兄弟还是兄弟。”

    朱樉这话让魏国公很是感激。

    听听!朱樉这是真将自己徐家当亲人。出口就是兄弟。

    “大王。”

    胡惟庸这时插口。

    “我胡家子弟,也想去西安,去关中感受一番古汉唐风采。”

    朱樉也是一口答应,并保证待他们也如兄弟。

    文人和武人的区别就是不一样。

    人家徐达非常直接,不像胡惟庸这种文人。明明也是想让自己照顾他的子侄,却要说成去西安采风。

    答应下来的朱樉,也提出自己的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