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第一一六章 周依诺

    谈完了武当,李信又接着开口。

    “大王,臣建议此次进兵吐蕃一事。我陕西卫所兵马,还是与朝廷分开统帅为好。”

    李信先是建议让朱樉将五万亲兵调往河西。就是存了,不让这五万亲兵参与其中的意思。

    这五万亲兵,人数虽然不多。可力量绝对不弱。

    毕竟这五万亲兵,可以说是集西北之力全力打造的。

    无论武器装备,还是战马给养。都是其他卫所官兵无法比拟的。

    而这些军队,才是西北的核心军事力量。是朱樉可以任由支配调动,哪怕造反也不会犹豫的军队。

    当然,将五万亲兵调往河西。这不仅仅是李信的意思。而是陕西高层,倒向朱樉文武官员所有人的意思。

    如今皇上的圣旨已公布,李信及一众官员。虽不知道朱樉的想法。但是为朱樉保留军事力量上,他们是用了心的。

    从乱世中走过来的这些人,对兵权的认识远远高于朱樉。

    已公布圣旨上的意思,这是明显要剥夺朱樉军权的意思。

    这件事情,对陕西文武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他们中很多人,都与朱樉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曾伙同朱樉一起抵制过朝廷。

    以朱樉面对圣旨的态度,这很有可能是朱樉对朝廷低头的表现。

    这让陕西的官员们惶恐。朱樉或许没事,可他们的未来以及命运就很难说。谁能知道,皇上会不会旧事重提追究他们。

    就算朱樉要低头。他们也不会甘心情愿,他们可不会冒着抄家灭门的风险陪同朱樉冒险。

    唯有保存陕西军事力量的同时,逼朱樉走上与朝廷对立的道路来。

    朱樉去南京也不要紧。除了朱樉,王妃赵敏同样能调动这支军队。

    以上前东进事件来看,有赵敏这个主心骨在。有没有朱樉便不在那样重要。

    这些官员现在更是在打听,赵敏有没有怀孕。

    朱樉要是回不来,他们一样可以拥护朱樉的遗腹子为主。

    这能看出,当命悬一线的时候。什么伦理道德都不在重要。最重要的是,抓紧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这些事情。只是陕西的官员们用以防备不可知因素用的。

    先想好退路,总比在关键的时候抓瞎要好。

    “也好。”

    朱樉原本就是要强大自己,借船出海。

    如果借这次吐蕃事件被朱元璋一口吃了。那还谈什么未来。

    “这次我陕西将士入吐蕃,是谁担任的主帅”

    话说,朱樉还真是浆糊脑袋。

    不说从太原回西安的目的都忘了,连军事行动的主帅是谁他都不清楚。

    “都是事情太多给闹得!”

    内心里,朱樉觉得有必有成立一个秘书处了。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自己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

    而王府的长史邓艾,朱樉已经把他列为不合格的人选。

    “邓艾有多久没对自己汇报过事情了”

    看来,自己需要敲打敲打。必须要让所有人明白,王府不是王妃们在当家。

    “是王妃指定的邓将军。”李信回道。

    朱樉点头,说道。

    “既然是王妃选定的人选,那就以他为主吧!告诉他,本王的意思。陕西的兵力不能与朝廷合兵一处。”

    “臣遵命。”

    大王看来并没有糊涂到将兵权拱手相让。朱樉的决定,让李信松了一口气。

    “你去办好这件事,告诉邓将军。事情办砸了,可不只是他一个人就能领罪的。”

    朱樉想了想,决定必须给邓氏之人一个警钟。

    先说断后不乱。到时候丢了自己的兵权,影响到自己的发展计划。可别怪本王心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对朱樉而言,只要不影响到他复兴关中。一切都不是问题。

    恰好正是因为朱樉这个心态。导致西北的军政权利,被他的两个王妃慢慢蚕食。

    李信告辞去办理公事。朱樉也继续在军营里选人。

    最终,朱樉选定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