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媳》第二百三十四章 说话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正当顾玉棠要开口回话的时候,软榻上头坐着的冯老安人往着顾玉棠这边看了一眼,见顾玉棠脸色不是太好,一张小脸涨得有些通红,以为是黄氏那毫无遮拦的话惹恼了她,她心里头正压着气,没敢发作呢。

    喊了身边的雨燕把高几上头摆着的那碟葡萄端到了,顾玉棠身旁的高几上。

    冯老安人这才来打了圆场,拍着黄氏的手笑着道。

    “黄氏呀!那姑娘是林老夫人嫡亲的孙女,我们顾家的三姑娘,如今已有了婚配,男方是定武侯府的小世子。

    你家侄儿才刚中了秀才,离说亲还早呢,等中了举人,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我会寻几家好姑娘,来给你家侄儿相看相看的。”

    黄氏瞧着身旁的冯老安人说的很是高兴,她心里头却像是打着鼓一样,脸上也带上了几分紧张的神色。

    她原以为林老夫人身边那姑娘,不过是个伺候林老夫人的丫鬟。

    自己侄儿前些日子刚中了秀才,正愁没个合适的姑娘,她瞧着那姑娘生的极好,举止又知书达礼,和自己侄儿也相配些。

    可谁会想到,那姑娘竟然是林老夫人嫡亲的孙女,顾家的三姑娘,以她们这样伺候人的人家,哪里高攀得上人家千金小姐?

    况且自己方才那番话,的确说的有些不合时宜。

    屋里坐的都是顾家有头有脸的人物,她不过是个管事的媳妇,人家不过敬着,喊了几句老夫人罢了。自己张口就要给侄儿说亲的,若是人家细究下去,还以为自己如今做了三姑六婆的行当呢。

    黄氏笑的讪讪地,先是抬起头瞧了冯老安人一眼,又转过眼,去看了顾玉棠一眼,见顾玉棠也在细细打量着,慌忙把自己的目光收了回来。

    拉了拉身边儿媳李氏的手,像是想要让李氏找个台阶给她下。

    李氏也知道婆婆黄氏方才的言语的确有欠妥当,林老夫人身边的姑娘是顾家的三姑娘,婚事自有顾家太太,老爷,老夫人来做主。

    婆婆不过是一个来做客下人的家眷,张口就要给人家千金小姐说婚事,还是自己的侄子。

    若是换了有些脾气的人家,只怕冯老安人早就喊了人把她们给赶出去了,哪里还会让她们继续坐在这里?

    李氏取下了自己手腕上的一支金丝缠莲花的玉镯,亲自走到了顾玉棠的身边,把那玉镯塞到了顾玉棠的手上。

    “过来

    来的时候,没听老夫人说三姑娘也在这里,若三姑娘也在这里,妾身一定备一份厚厚的礼物。

    这金丝缠莲花的玉镯虽不值几个钱,却是出嫁时,母亲送我的陪嫁,方才婆母言语失误,这玉镯就当时来赔罪吧!”李氏说着,把那玉镯紧紧地塞到了顾玉棠的手里,随后回过头瞧了一眼身后的黄氏。

    这玉镯既然是李氏的陪嫁之礼,顾玉棠是万万不能收的。

    且方才言语失误的人并不是李氏,而是那黄氏,黄氏推了儿媳出来赔礼道歉,这算个怎么回事?长辈的气度呢

    顾玉棠拉住了李氏的手,把那玉镯重新塞到了李氏手里。

    “李家嫂嫂,这玉镯既是李家太太送你的陪嫁之礼,我是万万不能要的。

    玉棠虽未读过多少书,可也知道不能横刀夺爱的道理,这玉镯既是母亲所送,那必是贵重之物,李家嫂嫂还是收好吧!”

    顾玉棠这番话,让李氏有些意料不到。她原想着,婆婆惹恼了她,她之所以憋着不发作,就是想要骗些银钱来使,所以她就把那玉镯塞到了她手里。

    没成想顾玉棠不收就算了,又塞到了自己手里,还说了那番话。

    她有些搞不明白了,这顾家三姑娘,怎么和旁的人家姑娘不一样?

    “三姑娘,照您这么说,您是原谅我婆婆方才言语的失误了?”李氏不敢确定,只能大着胆子又问了一遍。

    既然李氏都这样问,顾玉棠也不能说旁的了,就道。

    “不知者不罪。黄老夫人方才并不知我是顾家的三姑娘,我何必去怪她呢?再说了,我在祖母身边伺候,也有不少人把我瞧成了祖母身边伺候的丫鬟。”

    顾玉棠这么一说,一直悬着一颗心的黄氏,这才把心放了下来。

    黄氏心里方才一直在担心,若是顾玉棠把自己方才那番话听到了心里,事后和林老夫人说了几嘴。只怕这顾府,她往后是来不了了。

    李氏见顾玉棠这样说,却还是把那玉镯塞到了顾玉棠的手里。

    “三姑娘,您既然遵着辈分喊了我几句李家嫂嫂,那这玉镯,您还是得收下的。毕竟长者赐,不可辞,您说是不是呀?”

    李氏说着,趁着顾玉棠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把自己方才从手腕上褪下的那玉镯,戴到了顾玉棠的手腕上。

    那玉镯,是用了金镶玉和金累丝的技艺。把几块薄如纸片的金片

    用木锤敲薄,敲到可以用来碾成有硬度的金线,然后用这金线,攒成了几朵精致小巧的莲花。

    待那莲花成型后,再用了金镶玉的技艺,把那金累丝攒成的莲花,镶嵌到了玉镯上打的孔眼里。

    这玉镯技艺实在是太过繁琐,不是一般的作坊能够做出了的。

    唯有澄江的老盛家里头有几个做金器玉镯的几个老师傅,有这样的水平。

    可能请来老盛家里头的老师傅来家里打造手饰的人家,非富即贵。

    顾玉棠这样想着,往李氏的方向瞅了一眼,见她低着头,望着黄氏的眼神里带上了几分害怕。

    这李氏,不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姑娘,怎么会有这样名贵的陪嫁手饰?

    且没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一个管事之子的,这样嫁到了夫家,不仅要伺候夫家的公公婆婆,还要伺候主人家。

    所以有些人在府里做了几年管事后,就出去自个置了房产,买上了几块地。这样娶了媳妇回来,也不用拉着媳妇一起来府里当差,做伺候人的活计。

    李氏似乎也注意到了顾玉棠在盯着她看,以为是自己妆容花了。让身边的丫鬟取出了随身小铜镜,照了几下,见自己妆容并没有花,向着顾玉棠就问了句。

    “三姑娘,您是瞧上妾身衣服上的花纹了吗怎么一直盯着我看?”

    听李氏这么说,顾玉棠不好得明说自己是在从她身上探信息,就顺着她的话头问了句。

    “李家嫂嫂衣服上的花纹的确有些与众不同,不知是请了师傅来画的还是自己画的?”

    李氏没想到,竟然有人夸了她衣服上的花纹好看。原先见过她的人,都说她衣服上的花纹太土了,是多少年前流行的式样了,怎么她还穿着?

    可旁人哪里晓得?这些式样都是老盛家往年的款式,是那些人有眼不识泰山,自己看不出来,还说了这样式土罢了。

    “三姑娘有所不知,这件衣裳是多年前,我出嫁的时候,母亲特地喊了澄江府老盛家的老师傅,进府来给我做的。做工和面料,比起如今市面上流行的妆花绸缎,要好看很多。

    只是这样式自那老师傅死后,就后继无人了,老盛家也请了别的老师傅。”

    听那李氏这样说,顾玉棠也想起了上一世发生的一些事。

    在母亲送她去舅舅家里的时候,母亲也是特地喊了老盛家的老师傅进府,给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