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媳》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斋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姜知明想了片刻,当即就道:“祖母,我心里头装着棠儿,想要娶她过门,自然知道她心里头也同样装着我,想要嫁到侯府来。祖母,我和棠儿是真心相爱,我的心里既已装了她,就不会再装入旁人,求祖母成全!”

    姜知明说着,立刻就跪在了冯老夫人的身边,抬着头望着坐在蒲团上的冯老夫人。

    冯老夫人看着姜知明一副痴情到了深处的模样,自知已经无法劝动他,只能叹了一口气,吩咐了身边伺候的雨燕把他搀了起来。

    “知明哥儿呀!既然你铁了心要娶那位顾家姑娘入门,又口口声声呼喊着她做棠儿,若是祖母再不应允你,帮着你娶了那顾家姑娘回来,便该是祖母的不是了。

    知明哥儿,你也是知道你母亲的为人,那顾家姑娘若是嫁过来,那是在你母亲手底下过活,若是你不与你母亲好好说说,我担心那顾家姑娘嫁过来,势必是要吃苦头的。

    你母亲可以为了分那冯姨娘的宠,往你父亲书房里塞了那些个莺莺燕燕,打压了那冯姨娘,手段可是不凡呀!。”冯老夫人话罢,就由着姜知明搀了起来。

    祖母说的这些,他何尝不知?若棠儿真正嫁过来了,不得了母亲欢心,只怕纵然有他在一旁护着,在府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的。

    每日的晨昏定省,棠儿做为儿媳,理应去母亲房里伺候梳洗,难不成自己还能整天把她拘在屋里?

    祖母话中所忧虑的,正是姜知明心中所担忧的。姜知明抬头看了冯老夫人一眼,见她由婆子搀着,也往他这瞧了一眼,两个人的眼神瞬间对在了一起。

    日后棠儿嫁过来了,能一直护着棠儿的人,便只有祖母,也只有祖母有能力护棠儿周全。

    姜知明心中这样想着,就道。

    “祖母,知明知道您老人家心里疼着知明,棠儿若嫁过来了,那便是知明的媳妇,您老人家的孙媳妇。您是不会让母亲欺负棠儿,放任棠儿不管的吧?”

    是,冯老夫人的确不会放任那顾家姑娘不管。

    只因着那顾家姑娘是自己宝贝孙子的媳妇,若是换了旁人,她哪里还有那个闲心去管那样的琐事?

    冒着吃罪那陶氏的风险,去护着一个毛丫头,若此事放在以前,她一定会袖手旁观的。

    可瞧着自己孙子那副爱得无法自拔的模样,若是自己真的对那顾家姑娘不管不顾,只怕知明哥儿定要和陶氏闹僵的。

    与其到时候他们二人闹得母子离心,还不如待那顾家姑娘嫁过来后,她护着她点,让那丫头少吃点苦,让知明哥儿那臭小子安心。

    冯老夫人咬咬牙,索性还是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了姜知明。

    “是,知明哥儿。若那顾家姑娘嫁过来后,祖母不会放任她遭人欺负的,只是祖母能护得了那顾家姑娘一时,却护不了那顾家姑娘一辈子。那顾家姑娘若是个聪明的,嫁到侯府后,她自然晓得该如何做,才能讨得婆母的欢心。

    若是那顾家姑娘是个蠢笨的,我能护她一时,已经是瞧着祖母的宝贝孙子那样深爱着她的份上了。不过既是知明哥儿亲自看上的,想必也不是什么蠢笨的姑娘。”

    祖母确实不能护着棠儿一辈子,祖母已经年迈,难不成还要让年迈的祖母,冒着和母亲闹僵的风险,护棠儿一辈子吗

    姜知明心中也是晓得的,棠儿是个聪明的,若是她嫁过来,只要被祖母稍加点拨,一定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讨了母亲的欢心的。

    想定主意后,姜知明又跪了下来,给冯老夫人磕了三个响头。

    “知明代棠儿多谢祖母的恩情,待棠儿顺顺利利嫁过来之后,知明一定会带着棠儿,亲自过来给您老人家请安的。”

    “你这傻孩子!你的媳妇,自然也就是我的孙儿媳妇,难不成她受了欺负,我这老婆子能坐视不管?若她顺顺利利嫁过来了,我总不会叫她受了委屈的,毕竟是我宝贝孙子的媳妇,祖母总是要多疼爱她几分的。”

    冯老夫人说着,吩咐身旁伺候的雨燕把跪在地上的姜知明给搀了起来。

    片刻后,就有一个知客和尚行色匆匆地赶了进来,依着规矩给冯老夫人行礼,才道。

    “老夫人,定阳刘家的大太太陪着老太太一起过来了,如今正在殿外。住持师傅让我过来禀告冯老夫人一声,说若是冯老夫人进香完毕,就请到隔壁的斋饭堂用饭,住持师傅已经吩咐人备下了一桌素席。”

    “定阳刘家的大太太和她们家老太太也来了?她们可是稀客呀!看来你们这城隍庙,不愧是阳宗海香火最旺盛的寺庙。”冯老夫人哈哈地笑着,对着那引路的知客和尚打趣道。

    “冯老夫人快别拿我们开玩笑了,我们城隍庙不过是小寺小庙,哪里敢和城里那些个香火鼎盛的大寺大庙争香火旺盛?不过是几位老夫人,夫人瞧着我们小庙风景好,菩萨也灵验,多跑了几趟罢了。”

    引路的知客和尚说的很是谦虚,没一点自持香火旺盛的那种骄傲之感。

    这也就难怪阳宗海有那么多的世家大族,放着城里的佛光寺,观音院不去进香祈福,不辞辛苦来到这地处城郊的城隍庙进香祈福了。

    城隍庙的知客和尚尚且如此自谦,更别说庙里其他的和尚了。

    且这城隍庙的斋菜也与旁的不同,旁的寺院,斋菜都是清淡得紧,不堪入目。而这城隍庙的斋菜,虽说不上是人间美味,却也值得一尝。姜知明现在想想方才吃的素鸡素鱼,就忍不住要流口水。

    出了上真殿,引路的知客和尚带着冯老夫人去了先前姜知明就已经去过的斋饭堂了,不过去的却不是方才他待的那间雅间,而是隔壁悬了‘竹屋’牌匾的雅间。

    这间雅间建在斋饭堂后头的翠竹林里头,是个开了天井的雅间,抬头向上望去,便是一片长得极好,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竹林。

    住在雅间里头的竹椅上,有一种清静悠远之感,时不时还听见竹林上头传来了几声鸟鸣。茂密的竹林已经把外头的凉风给挡住了,屋里还生了两个火盆,给冯老夫人和姜知明烘手。

    冯老夫人很满意这间雅间,正要向引路的知客和尚询问的时候,就见另一个满头大汗,穿着青布僧衣的知客和尚急匆匆走了进来,对着给姜知明他们引路的知客和尚说了几句。

    随后轻轻望了屋里一眼,又望了屋外一眼,慌忙赶了出去。

    看着那知客和尚的脸色有了些许的变化,姜知明心中奇怪,就问了句,“小师傅,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我见先前进来的那师傅一脸焦急地走了出去。”

    因着事情紧急,又涉及到如今姜知明和冯老夫人所待的这间竹屋,那知客和尚不敢欺瞒,便把先前进来禀告消息的和尚的原话,告诉了她们。

    “冯老夫人,姜家公子,实在是本寺的疏忽。老夫人和公子现在所在的这间竹屋,是定阳刘家的大太太早就订下的了,刘家大太太前些天请了管事过来,和我们说了过些天要过来进香祈福,便定了这间竹屋。

    但前两天刘家又派人过来说,刘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