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赵国当官》第七十四章:鸿是江边鸟

    宋玄随着刘小澜进入书肆里间,见刘铺头已然等候在案前,只是他身后的屏风已撤去,在五尺开外挂起了竹帘。

    他看到竹帘后,隐约处,有两个朦胧身影。

    帘后的阿晚,她将点燃的梅子青香炉置于案前,随即乖巧地在江松月身侧坐下。

    帘前的人虽看不清帘后之人,但帘后的人却能将透过帘前的人看得真切,这便是竹帘的奇妙之处。

    江松月隔着一方帘,但见案前对坐的是一个年约十六的年轻学子,身着襕衫,腰悬折扇,身形清举。

    “姑娘,那便是易安先生”阿晚双手托腮支在案上,扭头看向江松月。

    江松月轻轻颔首,双目看向帘外的人,低语,“未曾想到,易安先生竟这般年轻。”

    帘外,宋玄示意伍彦将新的几折《西厢记》转交给刘铺头。

    “刘先生,这是新的几折,请过目。”

    刘铺头颔首接过,并未细看,而是交给刘小澜,刘小澜会意当即转身往后方竹帘处走去。

    “听闻宋公子明日便要去羊城了”刘铺头诚挚笑道,“刘某在此,向祝愿你夺得头筹。”

    “承先生吉言。”宋玄端起茶盏,敬道:“玄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就在这时,竹帘内传出隐隐约约的女声。

    “呀,姑娘,这折子中的‘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是甚么意思”阿晚指着折中的一句词,问向江松月。

    江松月凝视这句风景诗,低语着,“此墙便是西厢的墙,而夜月照花成影……”

    “姑娘,你怎么不说了”阿晚好奇着,江松月将折子放下,轻咳一声打断,“阿晚,快些梅子青香炉撤去,味浓了。”

    话末,她明眸忽闪,一丝红晕跃然脸上。

    ……

    翌日清晨,熙熙攘攘的马车驶向羊城。羊城各家客栈此前住着的,都是一些前来参加诗会的学子。

    宋玄一行随着朱教谕来到了明月路客栈,入目是绿瓦白墙建成的明月楼,楼前用竹竿挑出一幅酒旗,飞檐处又悬上了红灯笼。

    匾额“明月楼”两侧处,还刻有楹联,“孟尝君子店,千里客来投”。

    那末,朱教谕已带着门生鱼贯而入,宋玄回神,从速抬步进去。

    明月楼与别处客栈自是不一样,它入门先是一座大院,院中满栽茶花树,茶花树叶绿浓浓而带光泽,其花鲜红可爱,颇有一番奔放、潇洒之感。

    朱教谕安顿好他们之后,随之去寻城南府学的教谕喝酒。

    入了夜,月明楼客栈各处灯火繁星,明黄的灯笼高高挂起,颇有韵味。

    宋玄与裴希等人走在阁楼长廊中,见阁楼各处,有会文的,或是饮酒作诗,抑或是诵读《诗经》者。

    “宋兄,时候尚早,不如趁着这好时辰到楼中喝酒去”裴希邀道,又看向江既明等人,“可是”

    “走,今日我请客。”魏凌拉上江既明,对着宋玄他们道。

    故而,宋玄一行四人拾级而上,来到明月楼的三楼雅座当中。

    他们选了一处临窗的大雅间,正要过去,忽闻有人高声唤道:“宋兄!”

    宋玄寻声过去,瞅见那人是他近几日在城北茶楼认识的鲁兄,也就是城南府学的学生。

    “原是鲁兄。”宋玄见人已过来,他便打招呼道。一旁的裴希等人疑惑地看着宋玄,但他此时不知作何解释。

    “宋兄,真巧,你怎么也此处,难不成是来游玩的”鲁庭带着几个人上前来,并对其中一位笑道,“范兄,他就是我在城北茶楼结识的宋兄。”

    范言听鲁庭这么一说,眼前一亮,当即上前拱手,“在下城南府学生,范言。”

    宋玄只好微笑回道:“在下是来自城北府学的宋玄。”

    此话一出,鲁庭当即一愣,倒是他旁边的范言率先回道:“那我们倒是有缘,不如一同到雅间去喝一杯。”

    宋玄听了,看向裴希他们,他们亦无意见,一行人便一同进入雅间。

    七人围坐在案前,在相互熟识只见,酒菜已满上。

    “宋兄,原来你是城北府学的学生。”鲁庭就酒杯敬了过去。

    宋玄淡笑浅酌一口,对面的范言便爽直道,“干坐着喝酒也着实无趣,不如行个酒令。”

    江既明赞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