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赵国当官》第一百零三章:祸从天降

    朱教谕离开府学之后,直接去了姚府探望长姊。

    “舅舅,你总算来了。”姚思思赶忙上前,着急道:“阿娘的病又因雨天加重了,可她还又不肯休息。”

    “她在哪里”

    “阿娘在祠堂里,正为父亲祈求平安。”姚思思边说,边引路。

    朱教谕闻言一怔,随即皱着眉头跟上。

    祠堂中,姚夫人素衣在前,嘴里念念有词地祈祷着。

    朱教谕看见她的病容,不由劝说道:“阿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得先保重身体。”

    “若是姚兄知道了,定会不安。”

    “令伯,你来了。”姚夫人稍微露出笑容,随之又叹了一口气,“今夏雨水连绵,他已多次外出查看河流。”

    “他尽心尽职,我心敬佩,亦不安宁。唯有在此祈祷,方才静心些。”

    朱教谕很明显看得出来,姚夫人在情绪上的不安定。他也知晓,这份不安源自对姚县令的忧心。

    “阿姊,今时不同往日,你现下正病着,须得回去修养。”朱教谕说完这句话后,又转向姚思思,“思思,过来扶你母亲回去歇着。”

    “是,舅舅。”姚思思领着丫鬟曼儿上前,扶起姚夫人,“阿娘,你且放心罢。阿爹是个好官,定得神明庇佑。”

    姚夫人随着她们的搀扶站了起来,只动了一下,已觉得冷汗跳出,她知道自身的情况不乐观。

    在她离开祠堂时,脚下猛然一滞,一股疲惫之感涌上心头。

    姚夫人转身,不安地看向朱教谕,“令伯,此次与以往不一样,我着实担心。”

    朱教谕见她忧心至此,诧异试探道:“阿姊,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姚夫人眸中眼光波动,落在朱教谕面上,“这连绵的雨一个劲地下个不停,城北东侧的流秀河水位猛涨,已有几处决了口子。”

    朱教谕闻言一惊,自忖着,流秀河本就水势浩大,如今决堤,河水怒吼,卷着泥沙拍击河岸,该是多么凶险。

    “什么时候的事”他抬起头,看着姚夫人。

    姚夫人抬手揉额,声音里充满了疲惫,“昨日夜里,他接到急报便匆匆赶去查看,至今尚未回来。”

    “阿娘,出了这事,你怎么不告诉我。”姚思思急切地上前询问。

    姚夫人叹息一声,拍了拍姚思思的手,接着道:“决口处涌水上来,听说新丰村出事了。”

    朱教谕听了,猛然心颤。

    新丰村位于流秀河与东江的交界处,此处水陆便捷,设有转运码头。新丰虽是小村,但若是进了水,到时灾民全部涌进城可就不妙了。

    朱教谕越想越后怕,后怕过后又是一番冷静。若是新丰真的爆发了洪灾,姚县令处理不妥,官印怕是要被摘了呀。

    天色阴重,本是昼长夜短的夏天,此刻却黑得早。

    午后方过,四处已是一片昏暗。城内外只有几处忽暗忽明的灯火,在风雨中摇曳着,显得格外幽静。

    此时,姚县令正站在新丰村的高处的一座庙宇前。

    他望着不远处奔流不息的大水,身旁站着的是师爷元齐,以及十几个浑身沾满泥沙的衙役。

    捕头丁阳带着两名差役跑了回来,于姚县令跟前高声急忙汇报,“大人,还有两处溃决的口子没能补上。”

    姚县令心情异常沉重,一股潮湿的风打了过来,心不由一跳,“丁阳,你立即去安排受灾的村民内撤。”

    “是。”丁阳领命之后,从速离开。

    姚县令看着阴雨连绵的天,心头颤动道:“这雨一天不停,新丰的灾民便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庙宇寺观,都是挨饿的人。”

    闻言,元气也跟着叹一口气“唉,大人说的是。虽然现在已将流秀河泛滥的事情上报,等朝廷审核将粮食下发,也得再等一段时间……”

    “岂能久等,那两个口子堵不住,洪水很快就会涌上来!”

    说罢,姚县令沉声再道:“除了等之外,如今没钱没粮,亦别无他法。今日许多店铺已关门,粮价飞速上涨,过不了几日,灾民便会拥进城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