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赵国当官》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求诸己

    火烧粮仓的事情很快就传开,若不是朝廷下发的赈灾粮运到了,此时的新丰早已乱成套。

    事后,那块石头上的字宛如刺一般卡在姚县令的喉咙,令他有苦难言。

    但,即使发生这样的事情,新丰重建的事项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

    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宋玄亦已回到府学上课。

    然而,他协助官府救灾的事迹已然传遍了城北。只是宋玄不知道,此事还随着折子传到了御史台。

    洛阳,御史台。

    在新丰治水取得成效后,洛阳这边也收到消息。

    御史台中,此时,御史大夫萧守和御史中丞严宣正在整理折子。

    在御史台,御史大夫为长官,主要是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历代,群臣的奏事须由御史大夫向上转达,皇帝下诏书先下御史,再达丞相。

    故而,皇帝一般是可利用御史大夫来监察,牵制丞相。

    然而,这都是平武元年以前的事情。

    奏折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以及贺折四类。

    严宣在翻动奏折之际,无意之中看到一个名字,令他的手略微一顿。

    宋玄。

    严宣脑海中忽地闪过三个字,“嫁接术”。

    是了,上回杨刺史向陛下上了一份奏折,里面就提到“嫁接术”。而当时陛下对此事的态度,他还清楚的记得。

    于是,他仔细地将这封奏折再看一遍。

    “裁弯取直”严宣低语出声。

    陛下招贤若渴,上呈这样的折子,定然不会错。

    当即提笔,在折子上添上一句,便将这封奏折呈与御史大夫萧守。

    萧守接过折子,翻动之际,说道:“这是南海郡新丰治水的折子”

    “回大人,正是。”

    萧守细看之后,提道:“府学生宋玄与都水丞治水,还提出了防治瘟疫的药方。”

    “还真是年少有为,乃我们赵国之福。”

    严宣笑应,“大人说的是,近日陛下为各地水灾的事情烦恼着,这封折子可是个极好的消息。”

    就在此时,一道浑厚的声音响了起来。

    “萧大人,说谁年少有为”

    人未至,声已到。

    萧守回身,见丞相岑利白正缓缓踱步而来。

    萧守和严宣从速起身,上前一步行礼。

    萧守打招呼道:“岑公安好。”

    岑利白轻轻摇头,“老朽年纪大了,夏日多雨,听不得整日整夜的雷鸣声,已好些天不得安眠。”

    萧守关切道:“岑公多保重身体。”

    岑利白闻言,将视线转向萧守手中拿着的那份奏折,笑道:“萧大人有心了。”

    “方才,你说谁年少有为”

    萧守身侧的严宣听了一怔,萧守将奏折递在前,“此次新丰治水有大成,当地的府学生宋玄出计有功,着实难得。”

    岑利白抬手,微微翻动折子,似笑非笑道:“噢一个府学生。”

    言罢,他将奏折合上,随即丢在右侧的一叠奏折上。

    萧守是个聪明人,他看到岑丞相的这个举动,立即明了。

    严宣唯有用眼眸的余光看着那封奏折,沉默。

    这左右两叠的奏折,是有一定的学问在其中。

    这左边的奏折,一般直接送达御书房,不必经过丞相府。而右边的折子,要么就送去丞相府由丞相批阅之后再达御书房,要么就直接驳回。

    只是,萧守想不通,岑丞相与宋玄这个年轻的府学生到底有何瓜葛。

    他只知道,这个叫作宋玄的年轻学子,自此失去一个在陛下面前展露才能的机会。

    岑利白回到丞相府之后,叫来属官岑远,问道:“上回叫你打探的事情,如何了”

    岑远恭敬道:“回大人,属下已打听清楚。这名宋玄不过是西关一个小地方的学子,他本为学馆扫地的小子,后由其师作保,才得以参加县试。”

    “扫地小子连寒门都算不上罢。”岑利白坐在案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