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车间》第四十四章 司马承祯

    看到她能来,虽然有点担心她的安危,但是我还是挺高兴的。“我们快走吧,不要在这里墨迹了。”大牙催促道。

    这次还是大牙在前面带路,反正是他要来的,冲到最前面的肯定是他了,我们三个跟在他的后边。本来我想跟常姐唠两句的,但是她好像不愿搭理我。我也自讨没趣的闭上了嘴。

    这次来的跟前两次来的又不是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很奇怪,好像会移动一样。不管你怎么记方向。每次往同一个方向走都不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大牙说的确实是事实,虽然我方向感不是很强。但是我认路的本领很强,只要出过一次,我都能准确无误的找到。但是在这里真的不行,不知道山神庙的建筑是什么大师设计的。

    “快看这里,这里东西不少。”大牙在前面说道。我们走进去一看,还真是,只见屋里摆着一张桌子。虽然这张桌子经过了几百年的洗礼,上面盖满了厚厚的灰尘。但是从桌子腿的质地看,应该是名贵的木材打造的。桌子上摆着香炉。最奇怪的是香炉上还点着一炷香,香已经烧了一半了。不仅如此,桌子上还摆着一把宝剑。我走过去刚要拿起宝剑,被老王头制止了。他用手指了指桌子,我这才发现,桌子上的灰尘上有一首诗:

    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日月丽光景,星斗裁文章。写鉴表容质,佩服为身防。从兹一赏玩,永德保龄长。

    我虽然是大专毕业,但是对于古诗词我是非常的喜欢的。也背过很多的名家大作。这时唐玄宗李隆基的诗。这首诗我虽然知道是李隆基写的,但是具体的意思并不是太清楚。

    老王头和大牙都没有说话,默默的看着这首诗。许久老王头才说道:“司马承祯的名字怎么也会出现在这里。”

    “司马承祯是谁,”我问道。虽然我知道这首诗诗唐玄宗写给一个人的,但是这个名字我并没有考究。所以并不知道他是谁。没想到老王头都比我知道的多,真是有点汗颜了。

    “司马承祯是唐朝非常有名的道士,他自号天台白月子,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都接见过他。特别是唐玄宗非常爱好道术,所以经常请他进宫。据说他们经常通宵达旦的谈论。可见唐玄宗对他是非常的净重的。并且在王屋山给他建造阳台观,同时又按照他的意思给他在五岳各建了一座真君祠。可以说他跟唐玄宗的渊源是非常深的。他的很多东西很和帝意。”老王头头头是道的说道。

    没想到他知道的这么多,我不解的问:“王大爷,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我是修道之人,看过他的一些著作。而且我也很仰慕他。他不仅在道教上造诣颇深,而且他的文学修养也很是不俗。他是‘仙宗十友’之一。”老王头说道。

    从老王头的话中我感觉到这个人很不简单,能得

    到唐朝几位有名的皇帝的青睐,本事应该了得。“那后来这个人怎么样了。”我好奇的问道。

    “羽化升仙了,据野史上记载,他活到了一百多岁,但是面容却像三十多岁的。有一天他告诉弟子,蓬莱的东海青童君,东华君召唤他,他必须离开了人世间了。刚对弟子说完,他就咽气了,而后尸体就像蝉蜕一样,慢慢分解,消散在空气中了。”老王头平静的讲着故事。

    我对于司马承祯越来越感兴趣了,用手机把这首诗照了下来。

    “行了,有事回去再讨论吧。”大牙不耐烦的拿起了宝剑。宝剑被他从剑鞘了抽了出来,我立刻感觉一股寒气嗖的一下到了我身上。这把宝剑的剑气看来挺重的。大牙拿着比划了。

    “这是棠溪剑,”老王头说道。“这把宝剑不是已经被李隆基毁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老王头自言自语道。

    “王大爷,这把宝剑你也认识,你太厉害了。”我拍马屁道,其实也是发自内心的马屁,现在发现这个老头确实见多识广,这次带他来算是对了。

    “你看这把宝剑在舞动的时候,它的韧性和弹性是不是很大,一般的宝剑强度和硬度很容易做到,但是这个要做的韧性和弹性好就很难了。一般的宝剑只能弯到四十度左右,就算好点的也只不过七十度左右。而这把棠溪宝剑能弯曲到一百二十度,也就是说他的弹性和韧性非常的大,而且你只要一松手,他立即就能弹回到笔直的原样,笔直如新,一点都看不出来有弯曲折叠的迹象。”

    被老王这么一说我,立即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大牙也停止了舞剑。我让大牙试试,大牙把剑尖插到地上的地砖,他没用劲,地砖竟然裂了几道缝。大牙用力弯了一下宝剑真的弯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太厉害了,这可是铁打造的兵器,不是绳子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