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勤王》第六十七章 绝世高人,身世浮沉

    方瑾在辛苦捕鱼,衙役们热火朝天地分鱼,邑大夫心花怒放地拍马屁去了。而华少坐在客栈等待那个“过两天就过来”的人——文彦!

    他看人一向很准,这个人可用,身上有故事,但是到底什么故事,他不清楚,他只能等。

    他给方瑾说:“那个叫文彦的流民如果来找,你就叫他去客栈寻我。”

    方瑾觉得华少可能想多了,城隍庙那批流民很明显和张倔驴不一样,没有骨气,没有忠义的一伙人,说是再来找他,不一定会来。方瑾还说:“拿你水壶的女人不是没影子了吗”

    华少说:“文彦和她不一样!”

    方瑾摇头,干活去了,华少则回了客栈。

    事实上,文彦还真没去捕鱼点,不过这人?的要命,直接跑到客栈来了。当华少看见他时,很惊讶,因为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老头子,头发全白,有些稀疏,在头顶松松地绾了一个小髻,胡须又白又长,灰袍,瘦高,看上去仙风道骨,又有一些桀骜。

    深藏绝技!这是华少的第一直觉!

    两人模样有一点点像,华少想着这个不知道是他爷爷还是他外公

    文彦指着华少说:“爷爷,这个是……哎,公子,你叫啥”

    老头儿直愣愣地看着华少,脸上有些清冷,冲华少行礼:“老头子文一白,谢过公子救命大恩!”

    华少急忙还礼:“在下华少,见过文前辈!”

    招呼两人进了房间,李嬷嬷奉了茶,站立一旁。

    文一白早就看见李嬷嬷,似乎有些惊异,因为李嬷嬷虽然破相,但是明显看上去是后天人为,而她为人恭敬,修为极高,又知进退,心里想着自己家孙子不知高低,可能还不知道华少是个人物!

    文一白看着文彦似乎有些急躁,拿出随身带的一个盒子,递给华少。

    打开盒子,一套十二枚大小不一的柳叶飞刀静静地卧在盒子里。色泽银白,平滑无痕,闪耀冷冷的光芒,刀片上清晰地映着华少的脸部五官,华少拿出,仔细地查看,只见刀口平滑,线条流畅,硬度和韧性都远超过华少见过的最好的铁质!

    他心大动,这是钢!

    精钢中的白钢!

    他递回给文一白,笑看着他。

    文一白又把刀递给他,也不废话:“这是老头子做的。材料也是老头子炼制的。这个送给小公子做见面礼吧!”

    华少大喜:“好!谢谢前辈!请受晚辈一拜!”

    文彦在旁边早就开心地小得意写在脸上,他早就说了嘛,他和那些流民不一样!

    华少转头对他一笑:“你确实有资格骄傲!”

    文一白拉过文彦,对华少说:“我不知道小公子来处,也不问小公子去处,这两天老头子在衙门外大街看到堆积如山的鱼,和欢天喜地的百姓,也去了你们捕鱼的河边,现在活命艰难,小公子妙计破冰取鱼,分文不取,老头子觉得小公子悲悯天下,心怀百姓,所以老头子腆脸求公子,让孙儿文彦以后就跟着小公子如何”

    华少看看文彦,后者点头:“我和爷爷商议过了!只要安顿好爷爷,我就随时听从公子吩咐!”

    又对华少说:“在下会炼制精铁(钢),会打制精密刀具,比纸薄,锋利无比,任是牛皮,只需轻划,十步走远,血不及出。”

    华少心里一动。她观察寻找多年,因为**的“文字狱”和愚民政策,不仅冶炼技术无处可查,好的冶炼师更是人间难觅,而且铁器一直作为军队武器制造,严加管制,锋利的刀具根本就是奢想。

    而且精钢的用途可不是仅仅打制刀具!

    这是一位绝世大师!

    听闻文彦低语,他扭头仔细看了文彦,文彦不躲不避,双眼清冽,坚定自信。

    华少点头:“我信你!”

    没有想到文彦却说一句:“你必须安排好我爷爷。”

    华少笑了下,对文一白说:“白前辈,您看上去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晚辈想着如果您不嫌弃,可以和文彦一起跟着晚辈做一些事。”

    文一白惊诧,但是却摇头说:“老头子年纪大了,不比你们年轻人,跑不动了,锤子也轮不动了。”

    华少:“无需您抡锤!——晚辈不知道您家中还有没有其他人离开文彦您可有人照顾”

    听闻这些,文一白也不隐瞒,他和孙子活命于华少,认定华少,所以当下把自己家里情况全部讲述给华少,华少听了,直接呆掉!

    文一白说:“不瞒小公子,老头子本姓欧冶,老祖宗欧冶子!”

    华少一瞬间就是想要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感觉!

    虽然这个时代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是自秦朝后期出现了时空差异,华少不能理解,但是时空的差异,改变不了人类的一部分历史,就像欧冶子,铸剑师鼻祖级别的存在!并他所铸湛卢剑,无法叫人忘却!

    湛卢剑,天下第一剑!

    有诗曰:“十年云卧湛卢下,斗间瞻气有双龙,人间何处问欧冶?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

    作为战国时期越国人,欧冶子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铸剑的鼻祖!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

    华少一时间百感交集!

    文一白苦笑了一下:“欧冶子虽然是我祖上,却也是外祖,因为外祖唯有一女莫邪,后被吴王逼迫,为熔化五山**的金铁之精,莫邪将血融入高耸的铸剑炉内,于是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莫邪老祖半条命也搭进去,为躲避各国逼迫,莫邪老祖隐世而居,化名白龙,六百年后,干将老祖找到莫邪老祖,夫妻团聚,隐于丰城,后代一子,取姓文,一直隐世,潜心锻普通农具,再不曾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

    文一白声音干涩,语速缓慢,陷入久远的回忆一般,脸上带着历经风雨的沧桑,那一道道的皱纹刻下对祖辈的追忆,对那些辉煌的缅怀,更是对家族隐世而居的淡泊!

    华少不打断他,认真地听着,感受来自顶级铸造大师世家的历史底蕴。

    一代代的文家,过着极为简单的生活,大隐隐于世的低调,除了他们血亲直系,即便是旁支,从来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祖上那样的辉煌卓越!

    但是三百年前,天宁王朝东方氏,宽厚仁慈,天下为先,减负轻瑶,南诸侯荣国,东诸侯蓬莱,西诸侯大秦,先后迅速发展成长,诸侯势力渐盛,渐渐与天宁关系松散,终致脱离天宁,宣布独立,南疆也逐渐成皇,东方氏并不苛刻要求,只图天下百姓生活安定,但是各诸侯却仍不知足,纷纷妄想一统天圣大陆,三国之间互相猜忌,骚扰,国内逐渐乌烟瘴气。

    荣国妄图造出世上最锋利的长剑,在东越和闵族一带到处寻找欧冶子后人,利戈天下。可怜湛卢山本清幽树茂,薪炭易得之地,矿藏丰富,山泉清冽的铸剑圣地,竟然成了朝廷的屠宰场,东越和闵族惨遭屠戮,欧冶子亲族及后人旁支,留守嫡系被屠杀殆尽。

    西秦听闻干将莫邪可能隐世于丰城,派兵数十万,凡懂铁器制造者,无论是否利剑还是农具,一律严刑拷问……

    文一白慢慢阐述那段历史,声音苍凉——

    虽然隐居,世代打制农具维持生计,也为隐藏传世绝学,没有想到一夕之间,嫡支、旁支几无所存,文一白父母亲因为在铁匠铺没有及时回家,被抓入官府。

    文一白的祖父连夜带领文一白逃亡天宁,逃亡途中,祖父病重不治……文一白带领儿子躲藏在北疆,再也不敢制造铁器,开垦荒地自给自足!

    每每想到老祖宗的手艺和绝学在他们这一代断绝,文一白总是心如刀绞,在天宁安定后,他偷偷地在山沟里冶炼,在传承祖宗的绝学外,又发扬光大,发现了白钢炼制方法,炼制出来的精钢和青铜,制造的宝剑韧性和硬度均达到空前高度,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