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玺》第六章 帝王心鉴

    “那小家伙和杨太傅呆了那么久,出来后便一个字也没说“

    殿外厚重的阴云一刻也未曾散去,漫天冰雪,寒冷彻骨,仁寿宫里却是香烟缭绕,温暖异常。太后端坐在珠帘帷幕之后,轻轻地端起茶盏,随口问了这么一句。

    吴长起恭敬的点头道:“回太后的话,这位殿下似乎....似乎有些不寻常”

    “哦”太后手中茶盏一顿,“吴公公到是说说看,怎么个不寻常了”

    “太后,这位皇子殿下,兴许是在民间长大缘故,少了几分贵气,身子骨也不如宫里的几位贵人,但老奴瞧着总觉得不像个八岁的孩童,倒像是个老大人似的,好奇心很重,心里头装着沉甸甸的事儿。“

    “嗯,这话到是听着有几分意思,”太后放下茶盏,“吴公公这么一说,哀家心里便知了些底了。这民间长大的孩子啊,是这样,尤其是那凉地......”

    她顿了顿,似乎想到什么。

    “刘许川,宗人府那边有什么消息。“

    “回太后,各位宗老已与平凉侯那边来的人都一一确认过了,的的确确是先皇遗子。”

    “如此便好,总归是我皇家的血脉啊。吴公公,这时辰也是凑巧,哀家有些乏了,你吩咐下去,让这小家伙先去庭香院歇息着,让御厨们弄些个滋补的菜式,给他暖暖身子,待哀家有空时,便招来见见。”

    吴长起身影一僵,沉默片刻后道:“奴才遵旨。”

    吴长起和刘许川一同退出,半晌后又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跪倒在地。

    “太后,已经安排下去了。”

    “可有什么异常”

    “没有,那小子老实的很。只不过这吴公公看起来到是.....”

    太后站起身,身边两个宫娥连忙上前搀扶。

    她挪着步子走到另一处,嘴里淡淡的开口道:“这吴长起本就是先皇的人,如今又想来辅佐这先皇的儿子,自然不稀奇。”

    刘许川一皱眉,试探的问道:“那是不是需要.....”

    “不用,我啊,巴不得这吴长起和这孩子能生出些事来,做出些不规矩的事,不然还得去多费心思。”

    刘许川笑道:“正是,如今整个宫里都在太后掌控之下,就算他们再翻腾也闹不出多大的动静。”

    “今儿可打听到什么消息”

    太后淡淡的问了一声,使了个眼色,左右两边下人纷纷告退,只剩下刘许川跪在珠帘之外。

    “今日杨太傅将众臣召集到奉天殿,举行了一个小的朝议。”

    “大臣们都说了些什么”

    “还不是那些个老话,国不可一日无君,需早日立下新君。”刘许川冷笑道。

    “那杨太傅可说了些什么”

    刘许川皱起眉头,沉吟道:“太傅对新君之事一言未发,只是将内阁间积攒了数日的一些要务一一分配。”

    太后目光闪动,又轻声问道:“那平凉侯可当真退军了”

    刘许川面色肃然道:”已派出数百名探子,十万平凉军今早皇子入城之时,便已全部撤军,并无异象。“

    太后愁眉蹙额,揉着眉心说道:“这平凉侯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刘许川则是试探的问道:“那太后,中军都督那边.....”

    太后指尖一停,沉默片刻后道:“吩咐下去,命两万大军即刻返回中军大营,直至平凉军返回西凉,否则万不可轻举妄动。”

    刘许川有些焦急道:“太后....”

    “好了好了,“她继续揉着眉心道:”哀家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偏在这时候杨太傅去见了这位小皇子,从你们的话来看,这小皇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难不保会和这杨太傅说些什么.....哀家现在最担心的便是,这杨太傅早就猜透了哀家的心思,这平凉侯和这位小皇子难不保也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怎么可能!”刘许川有些吃惊。

    “没什么不可能的,你当差时日短,不了解也是理所应当,这平凉侯和先皇,可都是在太傅门下当过学生的,只不过时日太短,许多人未曾听过罢了。”她站起身,朝着内塌走去,斜倚在上面。

    刘许川见状眼神闪动。

    “进来吧,给哀家揉揉眉心,这大雪下个不停,见着这白色便觉着犯恶心。”太后轻飘飘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刘许川回头看了眼紧闭的大门,这才掀起珠帘走了进去。

    .......

    赵广源已经被困在这狭小的院子里三日了。

    这期间,他有走出过院子,不过被两个皮笑肉不笑的嬷嬷拦住。

    他也开口问过,两人只是冷笑着看着他,将院门给重新合上。

    百无聊赖的赵广源呆愣愣的坐在门口台阶上,突然有些想念西凉,想念庄里那些玩伴了。

    所以当晚吴长起推开院门之时,便被院子里密密麻麻的歪斜雪人给惊呆了。

    穿过一个个东倒西歪的矮小雪人,吴长起找到正在到处寻着小树枝的赵广源,将他拉入屋内。

    见到吴长起来了,赵广源双眼一亮道:“吴公公,是要出去了吗”

    吴长起微微一愣,摇头道:“殿下,老奴只是顺路来看望殿下。”

    赵广源眼中的神色黯淡下去,哦了一声,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双手托腮盯着这些雪人。

    吴长起见状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吴公公,你说我还要在这呆多久”

    吴长起弯下腰道:“殿下,这还得看太后娘娘的意思。这几日太后惹上风寒,伤了凤体,太医说是需静养几日。”

    赵广源闻言抬起头,认真的说道:“那她得做做活,出一身汗便好了,庄子里的老妈子们都是这样的。”

    吴长起失笑道:“殿下,这话可万万不能说出口,太后乃是千金贵体,怎么能与那些个乡下村妇相提并论。”

    赵广源有些不高兴的嘟囔了一声,吴长起没有听清。

    他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门外,将赵广源拉进屋内,关上门,略带严肃和紧张的问道:“殿下,平凉侯可告诉过殿下,入了宫之后该做些什么“

    赵广源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吴长起叹了口气,抬起双袖擦拭着眼眶道:“像啊,当真是像极了。殿下,您和先皇当真是像极了,老奴瞧着,心里便说不出的难受啊。”

    赵广源这道这句话心里一紧,连忙从椅子上跳起来问道:”你.....你也认得我父亲“

    吴长起吸了口气,带着些怜爱的看着赵广源。

    “殿下,想当初先皇只如您这般大的时候,我便侍奉在先皇左右,殿下言行举止,处处都透着先皇的风范,老奴瞧着心里不知怎么的就...就....”

    他边说边落泪,用袖子拭去眼角泪水。

    “殿下,老奴是先皇留下来的人,当初宁贵妃怀上您的时候,先皇还曾打趣过,说你这狗奴才做事倒是挺用心的,日后皇子出生,你便去侍候着吧。老奴当时心里听了不知道多感激,只想着为了殿下和先皇,老奴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得护着殿下和先皇的周全。谁知...谁知后来,哎!”

    吴长起坐在长椅上,已是哭的泣不成声。

    赵广源也是心中激荡,连忙问道:“只是后来怎么了”

    吴长起吸了口气,哀叹道:“后来先皇不听朝中大臣劝说,非要御驾亲征,宁贵妃不知怎么的,挺着个大肚子怀着殿下您,也跟着先皇去了。老奴心里是揪心的要紧啊,结果只过了三个月,便....便传来了噩耗啊!”

    见赵广源傻傻的站在原地,似乎是被这些往事戳痛了,吴长起便继续说道:“殿下,老臣如今见殿下受人欺辱,实在是心里难受的厉害啊。只恨老奴没本事,在这宫中做不了主,不过殿下放心,老奴便是豁出这条性命,也要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