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明君》第四百五十二章 两个全真子

    赵桓想要移驾云中路的想法再一次落空,他在等人。www



    因为淮北陈家的陈子美,通过陈冲上了一本札子,说是西山隐居的全真子带着一本书,前往了燕京。



    西山隐居全真子



    赵桓看到这个名字的第一想法,就是此人是个道家的修士,第二个想法就是想到了王重阳。



    王重阳可是全真派的掌门,坐下全真七子。



    这是有人抢注了王重阳的商标吗



    仙风道骨这四个字,是赵桓见到西山隐居全真子的第一个感觉,从进入文德殿之后,就是一股子出尘的气息扑面而来。



    “拜见官家,此乃臣之叔父,父亲从山中寻到了叔父,特意让臣带着叔父来京中觐见,言,必然不会让官家失望。”陈冲行了一个礼说道。



    而这名全真子笑意盎然的看着赵桓,轻轻一甩玉柱笑道:“西山隐居全真子陈敷拜见官家,官家万福。”



    “免礼。”赵桓笑着让两个人平身,自己的时间还很充裕,初夏很快就会过去,盛夏的时候,并不是进攻的窗口期。



    陈家一直没让自己失望过,这个时间点送一个道士入宫,显然不是来给他整什么长生之道的。



    “官家,此乃山人山中种药治圃以自给,闲暇时所做一本书,书很短,约万字,因为看得人,不是什么读书的人。写的浅显易懂,不晦涩。”陈敷从宽大的道袍里拿出一本书来。



    赵桓将这本略带着褶皱的手写的书籍,翻看了良久,赵英看着官家看得入神,和黄彦节两个人,一人搬了一个凳子给了御下两人。闪舞www



    “妙哉!”



    赵桓将书籍合上,说道:“不知道全真子要什么朕能给你的都可以给你,进献此宝,功在千秋!”



    赵桓笑的合不拢嘴,越看陈冲喜欢,这小子,除了有点读书人的迂腐,还有商人特有的精明,只不过之前的寒窗苦读,让他有点转不过弯来,假以时日,未尝不可担当大任。



    而且这陈家为了他的前程,真的是费劲了所有的心机。



    这也是陈家从山里把这个修道的叔父拉出来,带着书上京的理由。



    为了讨好大宋的官家,陈家费劲了心思,想要让陈冲简在帝心。



    论有钱,陈家富可敌国。



    可是官家也不缺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积极配合官家的行动,是作为人臣的本分。



    如何让陈冲简在帝心,才是陈子美的心头大事。



    而这次,陈子美显然赌对了,官家心情大好。



    “官家笑言。”陈敷含笑着说道,打量着赵桓的面庞,脸上的笑容变得严肃,频频皱眉。



    赵桓揉了揉自己的脸,自己早上洗脸了啊。



    难道是眼屎



    “怎么了”赵桓问道。



    陈敷俯首说道:“谅以天尊地卑,君民之别,是臣僭越了。盯着官家看了半天,妄断官家之面相,窥天机岂是那么容易。www”



    “哦朕这个面相有什么说法吗”赵桓愣神的问道,自己这张脸虽然没有帅到王重阳那个地步,但是也不算差。



    怎么让老道士频频皱眉



    陈敷笑道:“官家的面相,本是福薄财浅之相,但是眉宇间多了一丝英气,这丝英气让薄浅一扫而空,真是咄咄怪事,某平生未见,想来,天子尊荣,自有不同。”



    “毕竟某只见过一个官家。”



    赵桓笑了笑,他对着这些一直不怎么相信,将书放在案上说道:“这些玄之又玄之事,朕不擅长,不如说说你这《陈敷农书》吧。”



    陈敷看着那本书叹气的说道:“这是闲暇自作,很全面,但是不够细节,毕竟某一人之力,着实精力有限。”



    “不过依旧是旷世奇作。”赵桓先给他定了个性,省的他再自谦下去。



    陈敷赶忙俯首说道:“官家谬赞,某不甚惶恐。”



    “既然官家让某说说这书,某就说说,首先某以为,法可以为常,而幸不可以为常,耕稼,盗天地之时利。”



    “办法可以一直使用,而天时不可以一直风调雨顺,再说,本身耕稼之事,就是窃天地以养自身,故在传统农法上,加上了这精耕细作三十六法和七种农具。”



    【《陈敷农书》从内容到体裁都突破了先前农书的樊篱,而开创了一种新的农学体系。上述十二宜、祈报和善其根苗两篇,所论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